4月,受樓市調控細則落地的影響,中國樓市在經歷了3月的“瘋狂成交”后立刻開始恢復冷靜,多個城市成交量出現大幅下滑。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本月,其監測的43個城市中,超過8成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丹東,達到65.5%,其次是北京,環比下降56.6%。成交量上漲的城市有重慶、成都、大連等,其中成都漲幅最大,達45.55%。
成交價格方面,本月43個監測城市成交價格略有上升,其中深圳環比漲幅最大,為11.17%,三亞環比跌幅最大,達15.04%。10個重點城市中,僅上海價格環比略有下降,降幅為1.64%,其余城市價格均有所上升。
量跌難擋價漲,說明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央行調查顯示,購房者購買意愿逐漸高位下滑,未來3個月內準備出手購房的居民占比為14.8%,較上季下降0.6個百分點。觀望的不只是購房者,開發商也在觀望,拖延開盤、捂盤惜售是他們的慣用手段。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數據顯示,4月總推盤量,北京、上海、廣州3個一線城市環比紛紛下跌,僅深圳環比上漲61.54%。
如今,地方版“新國五條”已紛紛落地,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央的調控目標是房地產市場平穩,房價穩定,而地方的目標是房價“增幅穩定”,這和中央存在較大差距,值得警惕。
北京二手房成交環比降九成
不出人們意料,“全國最嚴”的北京版調控細則滿月,成交量銳減。據北京市住建委數據統計顯示,4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套數為8280套,環比下調幅度為57.3%。但高于去年同期的7823套的成交量,當時北京樓市正處于“以價換量”時期。而二手房住宅網簽僅5212套,這一成交量是最近15個月來最低,相比3月份下降了88.1%。
在成交價格方面,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4月來,熱點簽約38個項目相比3月全月的簽約均價基本停滯。漲幅在1%以下的達到了23個,占比達60%。剔除不同房源預售影響,八成房源簽約價格都出現了停漲。
成交量的驟降,也意味著北京4月樓市重現博弈行情。不過,對于北京房價走勢,業內普遍看漲。政府指導價格,限制預售證的發放,并不是不讓漲價,而是讓房價漲幅維持在合理范圍內。由于北京地區的地域特殊性,購房群體以剛需為主力,投資人群所占比例很小,導致了房價持久的居高不下。新政雖嚴,但尚難以改變緊張的市場供需關系,故買、賣、中介三方均認為房價會繼續上漲。
深圳新房均價創三年新高
據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統計,4月深圳樓市量跌價漲,全市新房累計成交3940套,其中退房套數為39套,實際成交總套數為3901套,環比2013年4月份小跌0.68%,同比2012年4月上漲36.38%;本月累計成交面積35.68萬平方米,環比小跌1.43%,同比上漲38.72%;全市六大片區漲跌幅度比較大,但是整體上來說與環比2013年3月成交面積量基本持平,其中漲幅最大的是羅湖片區,高達420.18%。
本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2186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2.26%,同比上漲31.18%,創下3年來新高。新房成交均價福田區最高,為43583元/平米;龍崗區均價最低,僅16405元/平米。
深圳樓市紅四月從何而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深圳“國五條”的力度與效果不及預期,置業者對樓市趨勢的預期發生了改變,選擇積極入市,才造就了樓市紅四月。
5月深圳欲推樓盤23個,其中老盤11個,新盤12個,老盤消化速度加快,新樓盤加大入市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深圳房價將會呈現一個上浮的趨勢,從戶型來看,5月預入市樓盤中,中大戶型占比例最大,這說明一步到位的購房思路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大戶型入市成為樓市亮點。
成都處變不驚
面對4·20雅安地震影響和“國五條”的新一輪調控,原本一些業界人士和機構預期成都樓市4月可能會出現短時期的成交量萎縮,但數據顯示,4月,成都樓市成交非但沒有降溫,反而出現了上漲的情況。據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本月成都商品住宅成交持續走高,成交套數14220套,成交面積為140.63萬平方米,分別環比上漲26.21%和25.13%。
而成交價格方面,據成都搜房網數據監控中心最新統計顯示:成都主城區(04.01-05.02)商品房掛牌均價為10011元/平米,較上月商品房每平米掛牌均價上漲26元/m2。不過,相較于金三銀四的3月,4月房價漲幅收窄,明顯看到緩和狀況。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成都樓市出現高成交的很大因素在于前期熱銷項目集中備案。隨著成都春季房交會的到來,很多開發商都會搶在春交會之前就開盤,選擇這個時間段開盤銷售,搶在房交會前銷售,避免有效客戶的流失。
4月29日,成都春季房交會如期舉行。從5月第一周成都商品住宅成交數據看,成都樓市猶如跨過一道分水嶺,由漲趨穩的態勢明顯,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的進一步細化,當前市場預期也已開始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