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海燕,中國“婚戀第一股”世紀佳緣創始人,功成名就后,“一切歸零”,重入創業江湖,她的一切選擇源自忠于本我。
龔海燕
1976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源縣
1992年,初三畢業,保送省重點中學桃源一中。
1993年,因家庭欠債,輟學回家,借了3000元,開了一家小商店,做起了小老板。
1994年,懷著青春夢想,趕赴珠海成了一名流水線上的打工妹。
1996年,輟學三年后,重返學校。
1998年,以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取了北大中文系。
2002年,保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
2003年,拿出1000元,創辦了世紀佳緣第一版,提出嚴肅婚戀概念,開始創業之旅。
2011年,作為國內婚戀交友網站第一股,世紀佳緣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成功上市。
2012年,辭去世紀佳緣聯席CEO一職,創辦91外教網,任公司董事長兼CEO。
那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在五道口的一個寫字樓里,記者見到了龔海燕,她正坐在公司門口的長沙發上打電話,一個馬尾辮,一身休閑運動裝,素面朝天,看起來更像一個初次創業的大學生,而不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成功的女強人。
“在這里,我還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掛了電話,她將記者帶到了一間小會議室。這里,不是人們所熟知的世紀佳緣,而是一家剛剛成立不久的新公司——91外教網,龔海燕的新戰場。
一張會議桌、六把椅子,在這個簡陋的會議室里,她手握一次性紙杯,開始云淡風輕地向記者講述自己“彪悍”的二次創業。
從“放下”開始
2012年12月24日,一年一度的平安夜,世紀佳緣創始人、聯席CEO龔海燕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辭去聯席CEO一職。
“小龍女”要離開親手創辦的世紀佳緣,突如其來的消息令外界猜測不已,“投資人逼宮”一說也隨之廣為流傳。
面對紛紛擾擾的流言蜚語,龔海燕選擇了主動澄清,發表了辭職后的第一篇博文《放下》。在文中,對于離職,她這樣解釋:“我主動請辭,而非投資人逼宮。在世紀佳緣殫精竭慮工作了九年,我個人感覺已經遇到了事業的瓶頸,很難再上一層樓。我的放下,也是希望她能更好。”
2003年,在復旦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因為被婚介所騙了五百塊錢,龔海燕以此為契機,在學校宿舍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創辦了交友網站世紀佳緣。從一個完全不懂互聯網的文科女生,到用frontpage創辦世紀佳緣第一版,并且在七年半后使其成為中國唯一一家上市的婚戀網站,成為行業領袖,龔海燕在收獲成功的同時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力不從心。
大規模線下相親會、按效果收費、與電視臺合作……一直以來,龔海燕總是各種點子層出不窮,帶領著世紀佳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但是突然有一天,“在婚戀交友領域,我感覺自己已經做到了巔峰。”不能再為世紀佳緣提供更多的好點子,這讓龔海燕感到非常痛苦,慢慢萌生了離開的念頭。
“換一個人,換一個腦子,可能會更好。”在龔海燕看來,這個人可能就是吳琳光。
吳琳光,空中網的創業元老,受龔海燕和投資人錢永強、甘建平的共同邀請,于2012年3月空降世紀佳緣,并與龔海燕一起擔任聯席CEO。
開發用戶行為分析系統,推出獨立品牌“愛真心”,開發網頁游戲和讀書頻道……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技術出身的吳琳光終于得到了龔海燕的信任。“他聰明,敬業,精力充沛。托付給他,我放心。”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瀟灑。如今,作為世紀佳緣的第二大股東,除了仍在堅持每周更新一兩篇世紀佳緣小龍女情感診所外,龔海燕已經基本上淡出了公司的日常運營。
36歲,還不到退休的時候
但是,龔海燕天生是個“勞碌命”,害怕平庸與無為,36歲退休,她難以忍受。“我喜歡充滿激情、創意無限的生活。”于是,二次創業便成了她的不二選擇。
二次創業,很多創業者都會更加理性地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最初,作為網絡紅娘第一人的龔海燕,看到太多女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就因為長得不夠漂亮而不受關注,曾想過開家整形醫院。不過,“開整形醫院你就先把自己整成范冰冰那樣。”因為老朋友、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這句話,她立馬打消了這種想法。
后來,自己帶領世紀佳緣去美國路演時的尷尬經歷突然在龔海燕腦海里冒了出來。當時,因為英語不好,面對投資人,龔海燕聽不懂也說不了,全靠CFO給自己翻譯。歸國后,不服氣的她立刻花了58000元,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沒能堅持上課,錢也打了水漂。
“我高考英語考了136分,但是面對外國人還是一句話都不敢說。我想,和我有著相同經歷的人肯定還有很多。”龔海燕終于找到了自己二次創業的興奮點。她發現,傳統培訓機構,交了錢報了班的人真正上的課平均只有30%,就像健身卡一樣,交了錢不愿意去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如果采取線上培訓的話,不僅可以降低培訓成本,還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學習效果也更有保障。
“我希望可以幫助很多人解決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這個世紀難題。”于是,“一拍腦袋”,她迅速啟動了自己的第二個創業項目——91外教網,通過互聯網遠程音視頻實時互動的方式,對用戶進行英語口語培訓。
總能找到生存的空間
任何一個行業去創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頭扎進去后,龔海燕才發現,在線教育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
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2012年,在線教育都是一個炙手可熱的領域,大手筆的投資接連不斷:在國外,美國在線教育公司CreativeLIVE剛剛結束了新一輪融資,使其融資總額超過800萬美元;在國內,傳課網、拓詞也都相繼得到了投資人的青睞。與此同時,英孚、新東方等傳統教育培訓巨頭也在加緊布局在線教育。
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龔海燕已經有所察覺,“中國的在線教育這塊市場還處于萌芽狀態,但很快就會成為一片紅海。”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如今,對于公司發展,龔海燕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清晰的想法。
業務范圍,她選擇鎖定英語口語培訓,原因在于,“中國是把英語作為外語的一個國家,將來,隨著世界扁平化,英語在中國的分量會越來越重。”
為了避開新東方、英孚這樣傳統教育巨頭擅長的應試培訓領域,她選擇產品內容更多的偏重素質教育,將目標客戶鎖定在了中小學生和白領。在她看來,在孩子沒上高中以前,中國家長對于英語學習還沒那么功利,還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到了高中,相對就會困難一些,參加中國的高考,學生基本上就沒什么時間去學習口語。“我們的教材,比較偏重素質教育,對考試可能真沒多大幫助。”
用戶支付的學費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要達到盈利平衡點,據龔海燕估計至少需要五萬名注冊用戶。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與91外教網模式類似的網站不是沒有,想要達到五萬名注冊用戶這樣的規模,并非易事。不過,龔海燕并不擔心,“一對一或者一對三全外教,在家學習,24小時可以上課,這是我們主打的概念。”
“有些公司招的是菲律賓老師,口音很重。而我們在美國有個專門負責教師招聘的團隊,所選擇的老師也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龔海燕相信,只要產品好,不愁用戶不付費。
提升用戶體驗是在線教育網站的生存之本,“我們正在做一個反饋系統,每節課學生都能給老師打分,如果他覺得這個老師不好,那他就再也不會遇到這個老師,如果很多人認為這個老師不好的話,這個老師就會被淘汰。反饋及時真實,這在線下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提及91外教網,言語簡練的龔海燕開始侃侃而談。
我可能會更狠些
雖然對于龔海燕而言,在線教育還是個全新的領域,但與第一次創業相比,此時的她顯得非常自信,游刃有余。“第一次確實很苦,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壓力很大。第二次駕輕就熟,管理也會了,相對輕松了。”
創辦91外教網,表面上看是跨界創業,但龔海燕始終覺得,自己的二次創業和第一次創業之間還是有著很多的聯系,“都是互聯網形態,都是匹配制,都是面對個人消費者。”
一個網站如何發展個人消費者,龔海燕了然于心,“我對這點還是有些了解的,畢竟過去9年時間,世紀佳緣從1位會員發展到如今的8000萬注冊用戶,基本上都是我們一個個抓進來的。”
即便面對英孚、新東方這樣的行業巨頭,龔海燕也并沒有感到有什么壓力。“其實沒什么,巨頭沒有那么可怕。早幾年,諾基亞多么龐大,但誰知道突然之間蘋果出來了,三星出來了。這個世界不是百年不變的,機會很多,關鍵是要能夠把握住機會。”
在她看來,好的競爭對手也可以激勵自己的迅速成長。91外教網的辦公地點選在北京著名的培訓機構聚集地五道口,不難看出她的用意和信心。
二次創業,龔海燕的勝算之一就在于能夠少走彎路。雖然世紀佳緣一路走來都比較順利,但她還是為自己總結了一條經驗,“用人方面,我可能要更狠一些。”
在她看來,世紀佳緣創辦初期,自己在用人方面人情味太濃了些,比較不好意思辭退人,可能招來一個人,雖然覺得不合適,也會拖到試用期后再提辭退的事情。
“其實沒必要等到試用期滿。”龔海燕稱,“公司初創正是公司文化、公司基因慢慢建立和形成的過程,這個時候一定要有好的榜樣和好的典型。”
二次創業,龔海燕希望能夠有所改變,有所突破,“當時的自己太急,太細,喜歡事必躬親。如果有個bug的話,恨不能坐在程序員身邊盯著他改。如果發現一個錯別字,就恨不得半夜打電話讓人改。”說到這里,她羞澀地笑了一下,“現在不會這樣了,我起碼會等到第二天上班。”
輸了就輸了
龔海燕自稱是個比較有“賭性”的人,一直在秉持著一種歸零的心態,進行二次創業。為了籌措創業啟動資金,擁有價值數千萬美元世紀佳緣股份的她剛剛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我還是窮,因為世紀佳緣的股份還不能套現,很多東西還都是賬面財富。”
不過,她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次創業,龔海燕相當高調,微博、媒體報道、電視節目,到處都可以看到重燃創業激情的她。
由于第一次創業太成功,朋友們都在勸她低調一點,不要失敗了讓人看笑話。不過,她并沒有打算就此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失敗了也沒什么可怕的。失敗了,我可能在微博上自嘲一下,一會兒也就過去了。”
面對失敗,龔海燕如此坦然,她的解釋是,“很多事情我可能想得比較開,可能也有點沒心沒肺。”
據她分析,自己的這種性格更像奶奶,94歲的奶奶,心態特別好,“如果家里丟了一只雞,可能裝模作樣去找幾分鐘也就算了。”
曾有人測算得出了這樣一個數據:如果你第一次創業成功了,第二次創業成功的幾率是百分之二十幾。龔海燕相信自己的勝算會更高一些。“這次創業,我發現自己也很容易找到人,我去融資大家都愿意給我投錢,要宣傳,媒體朋友也愿意幫忙,一切進行很順利。”
“當然,我會盡最大努力不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但如果真的讓人看了笑話,我也不會從樓上跳下去!”面對未知的未來,龔海燕還是一如既往的自信、樂觀。
對話龔海燕
一個“彪悍”的女人
《小康·財智》:C 龔海燕:G
C:在外人看來,離開世紀佳緣應該是個比較痛苦的過程,您怎么調節這些負面情緒?
G:對我來說,沒有多么痛苦,馬上就做了這個新的公司。我的性格就是今天剛和男朋友分手,可能明天就馬上去找個新的男朋友的人。人不要和過去過不去,因為過去已經成為過去。
C:置之死地,進行二次創業,“賭”這么大,您的先生什么態度,他也是這種性格嗎?
G:我們兩個的性格差別還是挺大的,但是我總是能夠說服他。我說失敗了也沒什么。首先,世紀佳緣是個很有價值的公司,也不會歸零。另外,我自己到一家互聯網公司也是做VP,一年掙個幾十萬沒有問題。我們物質方面要求也不是很高。我先生很信任我支持我。
C:那么金錢對您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G:金錢意味著數字。我的起點比較低,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我可能就是農村的一個小女孩、打工妹,后來到北大上學,成為大學生,我認為那就是我人生的質變,后面這些都是量變。我現在還是穿得很樸素,都是那種幾百元的衣服。
C:作為一個老板,肯定很多應酬,不需要有人幫您包裝一下嗎?
G:我今晚就有個飯局,但我覺得無所謂。原來在世紀佳緣的時候,找了一個公關總監,他一來就說龔總啊,你這樣可不行,我給你做CEO傳播,第一件事就是做CEO包裝,我要找個形象設計師重新給你設計個發型,化妝,帶著你去買適合你的衣服。我一聽就火了,我說,你還是讓我自在一些吧!
C:但很多場合還是挺需要注意這些的,你這樣不會太格格不入了嗎?
G:很多頒獎要我穿晚禮服,我就穿了很休閑的衣服去了,也沒事啊!
C:你不覺得格格不入不舒服嗎?
G:我覺得挺舒服的。我常說穿高跟鞋的人都是為了別人的用戶體驗犧牲了自己的用戶體驗。你知道,有好多看著很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是很不舒服的,時間長了,手都舉不起來。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改變自己,很痛苦。
C:有沒有什么情況曾經讓您改變過自己的這種堅持?
G:也沒什么,前段時間上“天天向上”,我自己帶的衣服人家看不上,非要給我找衣服,我穿在身上好別扭。
C:喜歡人家說你是女強人嗎?
G:在中國,女強人是個貶義詞,人家找對象的時候,都很排斥。其實,在很多時候,這都是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你放棄一些,就會得到一些。
C:一直忙事業,不覺得對家庭有些虧欠嗎?
G:我感覺還好吧,家人還是都比較理解我的。我先生一直在家里沒有上班,我小孩有爸爸陪著也算比較幸福了,因為大部分工薪家庭兩口子都要上班,陪孩子也會很有限,我們家也算相對好的。
C:那女兒肯定和爸爸比較親,您不覺得嫉妒?
G:還好吧。聽人說有個明星,因為女兒和阿姨親,就把人家阿姨給解雇了。我覺得女兒和爸爸親應該不需要嫉妒吧。
C:45歲退休的計劃變了嗎?
G:計劃沒變,定這樣一個計劃,也是為了激勵自己這幾年更好地去工作。退休后沒什么想法,就是多陪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