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樂寶:真是只為德國的嬰幼兒生產產品
德國奶業巨頭美樂寶(milupa)的老總一邊是高興,一邊是苦惱,高興的是其產品的銷量近來大增了30%,對生產商而言,產品的銷量一下子提高了30%是了不起的成績;苦惱的是禍從口出,該公司老總賈蘭德(Ludovic Galand)對德國著名媒體《圖片報》說“我們只為德國的嬰幼兒生產產品”,此言激怒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美樂寶公司的發言人施托爾(Stefan Stohl)因此親自接到十幾位中國人的電話,電話中抱怨美樂寶公司不了解德國產品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
但是,這恐怕是一對雙向的誤解,美樂寶公司真是只為德國的嬰幼兒生產產品。
美樂寶公司是法國食品巨頭達能集團在德國的分公司,專門針對德國消費者生產配方奶粉,而在中國市場上大名鼎鼎的配方奶粉多美滋就是達能集團在中國推廣的品牌。
美樂寶公司的愛他美(aptamil)、米路米(milumi)兩種嬰兒配方奶粉和多美滋嬰兒配方奶粉其實是“一個媽媽的女兒”。造成她們同時出現在中國消費者中的是活躍的海外奶粉走私、代購群體,中國消費者的抱怨實際上冤枉了美樂寶,賈蘭德沒講錯話。
美國禁止醫院與奶粉商家的“合作”
從某種程度上說,嬰兒配方奶粉的熱銷,與奶業巨頭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銷手段有莫大關系,其中一個最有效的營銷手段就是通過準媽媽們最信賴的醫院、醫生把媽媽們誘入商圈。
長期以來,美國產婦生產后出院的時候,手中都會提著一個漂亮的、裝有某配方奶粉生產商贈送的嬰兒配方奶粉的手提袋。顯然,這個手提袋能夠走進管理嚴格的醫院,必定是醫院與配方奶粉生產商之間的愉快合作使然。
在羅德島州,已經禁止全部醫院發放配方奶粉贈品,馬薩諸塞州是第二個下令全面禁止醫院發放配方奶粉贈品的州,紐約市長邁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則發起“母乳在紐約”(Latch on NYC)”活動,比較軟性地倡導醫院不發放配方奶粉贈品,而且,采取一種類似監控藥品使用的方法,把配方奶粉鎖在柜子里,在“萬不得已”時才可以使用,40家紐約市醫院有28家表示贊同此活動的主張。
而一個母乳喂養倡導組織則報告,在美國大約3300個產科醫院中,有五分之一即600余家醫院已經全面開展拒絕配方奶粉贈品的行動,不光禁止向產婦發放配方奶粉贈品,甚至禁止發放一切相關的宣傳資料。
2011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了全美2600家醫院,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醫院中有近半數約1300家醫院不再向母親贈送配方奶粉。
吃錯“階段”
惠氏奶粉疑引發腎衰竭
嬰兒奶粉最初只為解決母乳不足的產婦應急之需,之所以特為嬰兒制作緣于嬰兒的消化器官與腎臟發育尚不充分,對奶油和蛋白的消化過濾能力有限,需要濾掉會引起不適的部分。
在乳業商的大力開發和拓展下,配方奶粉應運而生,添加了不少據說“有益”的成分,據說將令嬰幼兒“更健康、更聰明”,輔以醫院、醫生的配合,媽媽們趨之若鶩,而配方奶粉也越來越“復雜”,還分出了“階段”,不同的時間添加不同的成分,豈料如果弄錯了“階段”則與服錯藥一樣兇險。
2010年,香港某醫院為此“攤上了大事兒”,該醫院照例為新生嬰兒贈送惠氏嬰兒配方奶粉,其中有17名嬰兒疑似吃錯了“階段”,也即院方為低月份的新生兒提供了1歲到三歲的幼兒吃的配方奶粉,結果引發17名新生兒患腎衰竭的風險,其中至少有一名新生兒的父母來自內地。醫生認為,1至3歲幼兒吃的配方奶粉中可能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添加了更多的礦物質,這些成分對于新生兒則顯得過量,有可能損害新生兒的腎臟。
惠氏奶粉也是中國消費者如雷貫耳的跨國奶粉品牌,香港醫院與惠氏等大品牌多有合作,上述醫院事后發表聲明,出院的新生兒都會獲贈一罐與其在醫院飲用的“一模一樣”的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