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城市化的進程也隨之提升,許多樹木被廣泛應用到林綠化活動中,尤其是一些關鍵意義的項目,通常需要在非常短暫的時間中合理的體現出其綠化的特征,因此就要適量的栽種大樹。在種植的時候對于人員以及裝置和費用等等需求量都非常大,而且有著十分嚴苛的規定,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其有效成長。
關鍵詞:樹木;季節苗木;選擇栽植
1 合理的選擇時節
在開展種植活動的時候要選好時節,通常是選擇在最佳的成活時期,而且對于各項物資的花費較少的時節。在北方地區最好是在春天進行。在此時期當土已經開始化解,而且樹木未發芽的時候,此時是休眠階段,消耗水分少,栽后容易達到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理平衡。
2 合理的選擇樹苗
除了選擇好時機之外,選擇樹苗也是非常關鍵的。應該選取那些沒有病害并且未被損傷,樹苗順直,枝葉長勢良好,具有非常多的根的樹苗。為了防止其被風吹而擺動影響根系,所以要在栽種前的時候對其進行必要的修剪。楊樹由于截干后再生芽在截口處成叢生狀,不易留出主干,所以應將側枝全部修除,只留距主干3cm左右長的枝茬。如果樹冠太大的話,不但會導致大量的水分散失,同時還無法避免其被風吹,導致根系無法順利的生長。
3 認真進行種植活動
3.1 樹穴挖掘
一般種植穴、種植槽的深度與寬度應根據苗木根幅、土球、容器的大小及高度、土壤狀況而定。土球苗樹穴直徑應比土球直徑加大40-50CM,加深不小于20cm;箱裝苗,種植穴應挖成方形,邊長比木箱寬出60-80cm,深15-20cm。穴底堆一高15-20cm、寬70-80cm的長方形土臺,長邊與底板方向一致,將土踏實。
3.2 注意種植的深度。通常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要是太淺的話會使得出現悶芽現象。
3.3 樹穴土壤改良
一方面,種植土摻砂。栽植常綠針葉樹種、肉質根苗木時,樹穴必須摻砂或摻拌草炭土,摻拌比例1:8。在粘重土壤栽植時,也可采取樹穴打孔灌砂措施,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氣性,有利于新根生長。
另一方面,樹穴施肥。苗木栽植前,應將腐熟的有機肥與1/3種植土充分摻拌,待回填種植土時,填入樹穴中下部。
3.4 適當進行澆水
通常我們在看樹木能否成活的時候,首先就要分析其澆水情況。只有確保水量充足,才可以保證根系生長良好,所以當樹苗種植以后要對其進行充足的澆灌活動。在種植的時候,假如土太干,要先對樹坑進行澆灌,然后當種植之后在進行澆水活動。如果土太干,又沒有跟上澆水活動,就會導致樹木原本的水分被土吸收,進而使得根系無法獲取水分,不利于生長。
3.5 高效的進行培土活動
通常新種植的樹木,因為它們的根還沒有生長好,不能有效地抵御大風天氣,而且當澆水之后又常會發生水分散失的現象,所以要認真的進行培土活動。通常培土活動應該有一個大背景,確保水量合理,而且要一邊培一邊進行踩踏活動,以此來增強樹苗的牢固性,不過要在初春的時候對其清理,以防止其有過多的土壤而影響到根系的生長。
3.6 立支柱
最后要做的工作就是立支柱。立支柱主要是為了防止新栽的樹木被風吹倒。
4 認真地開展養護活動
4.1 要對其進行涂白活動
當種植樹木之后,要對它們進行涂白,此舉能夠消滅一定的病菌等,起到降低病害的功效。
4.2 要對樹干進行纏繞,以此來保持水分。對于樹皮不是很厚的樹種以及不抗寒、在夏季栽種等的樹木要對其使用草繩纏繞。
4.3 通過合理的措施遮蔽陽光
在夏季種植的樹木,葉子通常非常寬,并且不是很厚,所以當種植之后要對其進行必要的遮陽處理。當樹苗開始正常生長之后,可以除去。
4.4 適當的噴水,以此來保持濕潤
早春栽植的雪松、華山松、白皮松、油松、云杉、中山杉等常綠針葉樹,及高溫季節栽植的大喬木,栽后半月內每天應向樹干、樹冠噴水1-2次。噴水時間,在早10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除此之外,當遇到連續的酷熱天或者是狂風的時候,要對其噴水。
4.5 葉面追肥
需行葉面追肥類別。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收能力較差,根系生長恢復較慢,需行葉面追肥。對生長勢較弱的大喬木,也應定期追施葉面肥。可用2‰-5‰磷酸二氫鉀或尿素噴灑葉面。在進行追肥的時候,要注意如下的一些內容。要確保濃度合理,不能太大或者是太小了,因為太大了會導致葉片受到灼傷,如果太小的話肥效又不高。在進行噴施活動的時候,最好是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在早晨結露之前亦或是在傍晚的時候。不應該在光線太強或者是狂風天氣中開展。
4.6 樹干吊瓶輸營養液
4.6.1 通常對于有如下特征等要進行灌輸活動。對未經提前斷根處理的山苗、樹高6米以上、樹齡在50年以上、胸徑20厘米以上大型苗木、生長勢較弱及發芽不旺的樹,均采取樹干掛吊瓶或吊袋輸液措施。采用此舉的意義是為了對其及時的輸送養分,確保根系能夠正常的生長。
4.6.2 營養液種類。可使用上海麗景、四川國光的大樹專用營養液或大樹吊針注射液,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配比也行。
4.6.3 對軀干進行打孔活動。要結合樹干的尺寸,分清楚該用多少藥。
4.6.4 明確次數。要結合具體情況認真地確定次數,通常是不低于兩次,不超過四次。
4.7 認真修剪
4.7.1 休眠期,剪去拆損枝、病枯枝、影響冠型整齊的徒長枝、行道樹過低的下垂枝、樹干上的冗枝、樹干基部萌蘗枝。
4.7.2 苗木生長期,剪口處多余的蘗芽、萌蘗枝,嫁接砧木上的蘗芽、萌蘗枝,應及時抹去和剪除。疏去龍爪槐、垂枝榆等傘形樹冠內膛的下垂枝、樹冠上部的異型枝。
4.7.3 對果樹類樹種,適時疏花、疏果,以利緩苗。
4.8 防風、排澇
4.8.1 通常在冬天以及陰雨天之前的時候,要對其進行必要的支擋和御寒,并且應該認真地檢查這些布設活動是否開展的有序。
4.8.2 當暴雨之后,要對綠地進行及時的排水活動,通常要在半天之內將水合理的排放干凈。
4.8.3 高效的對其進行除草活動。為了確保土壤不會發生板結現象,在歷經暴雨或者是澆灌之后,等土壤初干之后,要對其進行松土活動。
4.9 高效灌水
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量非常的大,所以要認真地對其進行補水活動,在澆灌的時候要確保透地。
4.10 認真進行御寒活動
4.10.1 纏干。樹皮薄、耐寒性稍差的樹種及秋植的苗木,應用草繩纏干保護。
4.10.2 噴施防凍保護劑。對耐寒性差的樹種噴施防凍保濕劑。最好是在沒有風或者是風不大的天氣進行。
4.10.3 培土。雪松及秋植苗木,在澆灌封凍水后,樹穴應培土防寒越冬,培土高度30cm。
4.10.4 搭設風障。耐寒性稍差及邊緣樹種,如雪松等,一般植后3年需設風障防寒越冬;晚秋栽植的雪松,在風障的迎風面內側需加設一層草片。風障應設置在迎主風方向三面搭設,架設必須牢固。應使用厚無紡布或二面膠彩條布等防寒材料,以免破損。在寒冬的時候要做好巡檢活動,如果出現了支撐受損的狀況時,要及時對其處理。
4.10.5 適時澆好返青水和封凍水3月中旬開穴灌返青水,11月中、下旬澆好封凍水,要確保這兩次都要透地。
5 結束語
對于新移栽的苗木,因為根系受到損壞,而且其生長狀態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所以,當種植之后,要對其認真的進行養護,通常規定相關機構以及組織在進行建設以及護理的時候要認真地把握好品質,進而切實提升成活率。
參考文獻
[1]姜魏.淺談大樹栽植誤區及養護管理方法[J].現代園藝,2011年第11期.
[2]卓凱,張兵.大型樹木移栽的養護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