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實行會計新規以來,各項相關的事業獲取了非常顯著地成就,傳統的信息披露方式得以更新。文章重點的分析了新規給披露帶來的作用,講述了不利現象,并且提出了應對方法。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會計信息;披露
1 新規對披露的作用
和以往的內容相比,新規對于披露的信息數量以及領域有了一定的更新,不過對和財務內容沒有這直接關聯的內容的披露工作做的還不是很到位,只有基本準則對企業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性質做了簡單的說明。從會計內容上講,新規看中信息決策的實際效益,尤其是看中其可靠特征。除此,它不僅吸收國際內容的合理成分,而且還結合我國的實際特征來分析。它在單位的合并以及計量等內容上進行的突破,而且起點非常好,設計的內容非常多,比較綜合,形成了非常綜合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標準,完善過去的會計規范相關內容的缺陷。而正是因為這些要素的發生,無形中給信息披露帶來了非常大的作用。
2 對披露產生作用的要素
2.1 經營業績的波動性增強
由于公允價值本身就受市場波動性的影響,而廣泛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勢必影響企業會計上表現的經營業績。我國的市場經濟環境和國際上較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相比,我國作為活躍市場事后證據的市場價格等交易信息系統還不夠完善,難以為由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信息的鑒證提供可資依賴的、必不可少的證據。
2.2 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額增大
盡管公允價值表明了資產的價值,但是進入利潤表的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是未實現的收入,使得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額變得更大。而且長期資產公允價值上的損益與現金流量的差異時間更長,如投資性房地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等。 實際上,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等同于資產的實際變現金額,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損益不能等同于將來的現金收益,這樣使得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額給報表使用者增添了新的難度。
2.3 信息會受到從業者的思想判斷帶來的作用
會計上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過在經濟活動中要進行職業判斷工作,比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認損益需要對業務的商業性質作出判斷。除了存在唯一市場價格的公允價值, 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允價值要進行詳細的復分析,最常見的房地產,價格不是固定的,就算是相同的房產,公允價值的連續獲得性、滿足可開發支出資本化的條件等也不一定是一樣的。不僅判斷如此,還少不了認為預估。
2.4 利潤表項目重分類的影響
不僅準則會對利潤產生一定的作用,其內容重新劃分也會對指標有一定的作用。最為關鍵的是投資獲益中為數不多的股東的利潤。在新規中,投資利潤屬于經營利潤,從而影響了營業利潤少數股東權益不再從凈利潤中扣除,此時凈利潤就變成了單位的實際收益,而非股東的。
3 新規對披露產生的弊端
3.1 公允價值失去其意義
新規中添加了公允價值以及計量措施。從大的層面上來看,其在運行公允價值時非常有效。不過新規并沒有對公允性進行正確的論述,而且在具體活動中,平等交易等也無法正確的定位。在當今的經濟背景之下,其十分易于明確,不過當市場欠缺的時候,怎么對其明確就成為了非常困難的事。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其計量活動就會受到許多要素的干擾,就容易被操縱。因為使用了這種計量措施,債務重組等都變成了單位掩蓋利潤的方法了。所以,要認真地關注公允價值問題,新規也要與之明確相應的制度對其開展管理活動。
3.2 對無形資產進行的攤銷活動欠缺合理性
新會計準則提出了按照反映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攤銷其價值的方法,指出無法可靠確定預期實現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改變了原準則一律分期平均攤銷的做法。此外,新會計準則提出了應當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的有限使用壽命內攤銷,并未論述年限攤銷。新規明確的攤銷措施和年限等都不是非常的明確,這就使得會計處理非常的的靈活。無形資產我們都知道和固定的有這顯著的差異,它并未規定使用以及攤銷的具體實限,在具體的活動中并未存在嚴格的標準,就使得其賬面數并不固定。其對于那些沒有明確的使用時間短資產來講,不再強制要求直線攤銷而采取在持有期每個會計期末進行減值測試的處理方式。所以,一些單位會利用這種空子將使用時間較短的資產進行分類,降低攤銷數值,進而提升利潤。
3.3 企業合并的權益結合法存在缺陷
新規規定對相同的單位合并,應按照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這表示,以后上市單位出現的合并,無需使用公允,它更加的方便操控。除此,它還會增加顯著地利潤操控性。這些單位在合并之后,迅速處置被合并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資產,依次來制造單位合并而出現利潤增加的現象。所以,該措施會變成一些單位開展合并的原因,它必然會導致信息不真實,上市單位信息披露監管活動就會變得非常的重要。
3.4 沒有預估性
新規下財務報告屬于歷史性報告,是對出現的運作情況進行的總結。而其利用人希望不但可以了解它以往的運作狀態,同時還能夠對未來有一定的預估,像是單位在后續時間會遇到的不利現象,以及獲利性估計等,這樣就方便進行合理地決策。 新準則體系下財務報告列示的數據信息仍局限于以往經營狀況的簡單描述,會引起數據信息的歷史性與決策活動的未來性之間的不對稱。
4 針對問題開展的應對方法
4.1 確保公允價值運作氛圍合理
形成“三公”市場,以便公允價值的取得公開且方便,同時對公允價值的確認、運用建立更嚴謹和完善的管理、監督準則和制度,這點是新規需不斷改進的內容。公允價值的需通過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資本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完善以及市場監管、職業道德建設等系統工程來解決,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體系。引入公允價值,逐漸保持與國際同步、公開的準則體系,我國現階段還需要建立相應支持性市場和更完善的監督體系。
4.2 將攤銷活動進行規范
新規在攤銷的措施上,給了單位非常寬的選擇性,對于這種特點要進行嚴密的管控。攤銷措施能夠以多途徑進行,不過對于各類問題,要進行與之對應的選擇。只有這樣才確保能達到既靈活又充分適應各類無形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而發揮出新規的靈活特點。并且可以合理的掌控條例的落實狀態,不能隨便對信息進行改動。
4.3 對權益結合法進行嚴格監管
因為這種措施對于提升單位的財務模式有一定的益處,但是會有潛在的不合法現象存在,所以在很多國家是不允許的。當前,我們國家應對信息不合理的方法就是通過制度來就減輕利潤操控的程度,目前在缺少條例的前提下,新規在單位合并相關的內容上做到并不完善 。要抑制新準則下利用企業合并權益結合法進行操縱,還是依靠不斷的完善制度,做好監督工作來獲取效果。
4.4 提升信息的預估性
目前單位的競爭非常劇烈,風險也隨之加大,預估風險能夠幫助相關人員獲知單位在將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態勢。預估內容在很大層面上不可靠,不過還是能夠應對信息不充分的問題的。單位要結合以往的信息,采用前瞻性預測原則,分別編制預測資產負債表、預測利潤表和預測現金流量表,對編制的預測報表要有一定的制度進行規范以便提高準確性。
參考文獻
[1]赫英霞.論我國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8,(11).
[2]王嘯揚.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發展[J].決策探索:下半月,2008,(10).
[3]晏書敏.論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透明度[J].財政監督,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