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中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引入項目教學法的思想。結合課程特點和實際教學,以一個“工作項目”為框架、多個子項目為支撐,構建出該課程的教學項目,在體系設計上追求大膽創新,突破課程體系的束縛,融入相關課程的知識。該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能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學習主動性;綜合應用能力
1 《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在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教材為主進行教學,教學組織按照“先介紹理論知識,隨后進行演示教學,最后再由學生進行上機練習”這樣的過程進行。實踐環節和理論教學單獨設立,導致學生的學習被動,知識離散。
基于以上現狀,筆者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中,以期改變這一現狀。
2 項目教學法內涵
項目教學法作為課程改革的主要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項目課程要求教學規范,按實踐課程設計學習過程,在實踐情境中開展學習,并最終落實到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上。教師的組織方式變為教師團隊或專家工作室,教學場所融實踐與理論學習于一體。
項目教學法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進行學習,它將傳統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使學生直接全程參與,體驗、感悟、論證、探究。
項目教學法不僅能幫助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整合知識和經驗的能力,以及適應環境不斷變化的創新能力。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注重的不僅是最終的結果,更強調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3.1 基本思路
筆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將與本課程要求的實踐能力相關的知識相融合,并將這些知識融入到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中,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從宏觀上對一個項目的開發有所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思維特征,選用典型應用實例或小的項目組織教學。整個教學環節圍繞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進行,并且將這個完整的“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完成部分知識和技能的序化,形成一個小型的學習型的行動過程。多個子項目的集合涵蓋整個課程的內容,再按認知的心理順序編排學習順序,并且采用理實一體化模式組織教學,以期解決現實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知識離散,學生沒有綜合應用能力,無法將所學技能前后銜接這樣的弊端。
3.2 教學項目的構建
《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上緊緊圍繞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實用性為特征,在體系設計上追求大膽創新,突破課程體系的束縛,融入相關課程的知識。
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體現以一個“工作項目”為框架、多個子項目為支撐,重理論、重實踐、重綜合應用能力的設計思想。
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中,構建的教學項目如表1所示。
以上教學項目的構建,按照“一個工作項目為框架、多個子項目為支撐,重理論、重實踐、重綜合應用能力的設計思想”進行。
整個課程的教學由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教務管理系統”為框架,將其開發過程再分解為7個子項目,按照“認知--系統頁面設計與規劃--頁面導航--數據驗證--后臺數據庫設計與實現--頁面數據庫訪問”的順序安排子項目的教學,明確各個子項目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并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方式進行教學。
項目的設計糅合了多門課程的相關知識,如網頁設計、SQL Server數據庫技術、XML語言、數據庫訪問技術等,體現了多種知識的綜合應用,克服了各門課程知識孤立的弊端。
3.3 教學項目的特色創新
3.3.1 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協助作用,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來進行教學活動。
3.3.2 精心構造教學項目,項目構建體現“一個工作項目為框架、多個子項目為支撐”的格局,打破課程的局限性,糅合多門課程知識。
3.3.3 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重理論、重實踐、重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3.4 教學項目的實施與評價
該教學項目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每一次教學時,教師首先設置任務情景,向學生提出要求與任務,將教學內容融入任務主題之中,并進行任務方式的必要闡述。隨后,圍繞本次教學的具體內容與知識點,基于情景設置進行任務的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熱情。任務實施階段,完全以學生設計開發為主,教師輔助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給出合理的建議,由學生自行分析解決問題。
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應全方位組織開展學生評價、總結點評,供學生汲取經驗、彌補不足。教師可以選擇優秀的和較差的作品,略去學生姓名,進行分析講評,并讓學生討論優秀的作品和較差的作品之間的差距,提出改進意見,全面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結語
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需要由過去的“講授者”轉變為“指導者”,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開展自主探究、操作、討論等活動,而教師的職責更多是為學生的活動提供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教師還要有耐心讓學生犯錯誤,失敗的經驗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機會。
筆者將項目教學法應用到《Web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將該課程教學所需的多種知識向融合,精心設計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再現一個項目的設計開發過程。并且將這個完整的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每一個子項目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包含某一部分相對獨立的知識和應用技能,最后,將這若干個子項目按照學生認知的心理順序合理排列,采用理實一體化方式進行教學,將教、學、做糅合在一起進行。以期解決現實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實例零散,知識離散,學生沒有綜合應用能力,無法將所學技能前后銜接這樣的弊端,切實提高職業教育學生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民權.梅曉妍.高等職業教育中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7(10):88-89.
[2]李興鵬.基于項目驅動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法探討[J].職教通訊,2012(27):56-57.
[3]陳艷梅.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5):167.
作者簡介:呂阿璐(1978-),女,陜西咸陽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據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