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中園林的景觀效果和施工管理、后期養護以及植物的種植設計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本文主要介紹了植物種植與設計中的基本原理,闡述了施工中栽植、苗木選擇、怎樣安排時間和對怎樣進行養護管理進行了安排,指出綠化中出現的問題和應當注意的地方,從而達到最佳觀賞狀態。
關鍵詞:栽植;美觀;原則;技術
通過運用藝術手段,把不同生長規律、色彩和形態的園林植物進行有序的組合,盡可能全方位的表現出細部的特色美,個體莢和群體美,展現給人們園林植物中飽滿而又自然的活力的一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園林景觀。觀賞性強的園林景觀,不但要具備好的設計方案,還得有專門的管理養護手段以保證后期維護,并且加上專業性的隊伍進行施工裝飾,才可以使園林工程在科學性和藝術性上達到同意,構建出一個既符合現代建設理念又達到人們觀賞水平的一個效果。最近這些年,很多地方都在營建岡林城市,構建綠色城市系統。但也有很多地方因為工程建造和設計的不合理、質量把關不合格的原因,使得植物的景觀效果明顯不佳,達不到給人美的生活享受。所以為了防止這類情況再次發生,作為園林綠化的工作者,我們應該對綠化的內容的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1 園林植物栽植的方法
1.1 選樣
選取苗木是園林栽植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要選取合格的苗木,了解栽植的時間,并且要遵從因地制宜,在此基礎上,還要對苗木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對苗木進行有效的準備。高質量苗木大都無枝干損傷、冠根比適當、根系發達、無病蟲害以及苗壯通直。而苗木質量也可以直接影響植物栽植的綠化效果、養護成本以及成活率問題。植物栽植前,要對樹木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比如對根系進行處理,適當的修剪下栽植的枝葉。高質量的栽植成活率相對高很多,生長的也很旺盛,并且可以很快形成花團如簇、綠蔭遍布等優美的景觀。因為不同綠化苗木的生長規律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掌握栽植地點小范圍特殊的氣候不同和一些小群落生態當地的自然問題,還有栽植時間及季節的不同也會影響苗木的生長。所以說,了解不同苗木的栽植時間以及生長規律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1.2 栽植的施工
栽植施工要進行綠化施工,即按照設計的要求對園林植物進行種植,使其很快發揮綠化的作用。了解一定設計意圖后,還要根據設計的圖紙對現場進行細致核對,做好施工前規劃,認真把定點放線、場地平整、排水工程等工作做好。所以在施工時,就可以嚴格按照設計計劃行事。不同植物的栽植有不同的要求,對單株茵木進行栽植時,要注意調整景象。如果要通視選取數種植物驚醒栽植,此時要按照大樹,小樹,蔓藤植物,革本植物,草皮植物這種特定的順序進行種植,避免損傷先前已經栽植成功的植物。
1.3 處理種植土壤
土壤質量的好壞對植物的生長也有直接相關的影響,應該對土壤質量的理化性質進行判斷分析,這里所說的理化性質通常包括:持水性、孔隙度、土壤酸堿性和透水透氣性等。通過相應的施基肥、消毒、客匕措施達到栽植的要求。另外,基肥的腐熟程度、地形的平整度、土壤的客土質量和翻挖深度等也要符合栽植時測檢的要求。
2 種植設計的原則
2.1 基于功能性原則出發,以人為本
園林植物對改善環境美化環境、經濟生產以及防護環境等都有很強的作用。在對植物進行配置中,除了要考慮病蟲害少、樹形美觀、耐鹽堿、抗污染等功能外,還要考慮樹的品種之間搭配的問題,盡可能的滿足園林植物的防護功能和適用功能。要做到符合人類感性理性,生理以及心里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創造親切近人、景色迷人、環境宜人、人景交融、為人所用等一種交融的現代觀賞環境。
2.2 因種樹原則
由于園林的樹木在生長發育時對水分,土壤,溫度和光照等都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種植時,要充分考慮生態性原則,對植物進行合理配置,才可以讓它健康生長。對植物進行種植設計時,首先必須對設計的場地進行環境條件的監測以及分析,以此制定設計方案和具體的計劃。因地種樹是在這種土地上種上合適它生長的樹,這樣可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發揮它的功能效益。鄉土植物一般作為園林綠化的主要品種,在生長進化中對周遭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還可以體現當地的特色。
2.3 經濟性原則
在現在節約型社會倡導下,所以園林景觀在達到適用功能、美化城市和保護環境這些要求之后,要盡可能的減少成本,按照經濟型原則,用小投入獲取大效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服務。應該在設計中合理使用比較名貴的品種、選擇高經濟價值的數種而不是一味追求觀賞性。
2.4 景觀的生態性原則
除了供人們觀賞之外,園林景觀還有項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創造更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因為植物具有調節溫濕度、吸音除塵和降解毒物等作用,所以怎樣使這些功能發揮其作用也是設計景觀種植的一個灌漿。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應該從景觀生態學角度出發,并結合綜合規劃,細致分析設計地區的環境特點,加之植物特性分析,從而使景觀的生態型發揮作用。
2.5 藝術性原則
園林種植作為一項美的享受,在設計中也要遵循調和、韻律、統一和均衡等美學的原則。通常條件下,通過不同色相的搭配、色彩明暗的對比和植物高低組合,進行布局與設計,從而形成豐富同意卻又變化的景觀觀賞構圖,以此吸引游客注目,供游人欣賞。還可以借助植物不同的美來體現人性不同的品質,比如:性格、一直、堅強、品格等。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把人性加注于植物,達到一定的意境效果。也可以根據宅間的大小不同,樹木品種以及配置方式的不同,對植物在品種與空間上進行組合,與周圍建筑比如石頭小路等呼應,協調周圍環境,以此達到更佳的藝術效果。
3 養護、管理
3.1 灌溉、排水
水是植物生長的必備因素,水分環境的適宜才能夠使得植物更好的生長,綠地剛剛建好時應當對植物的水分環境進行及時的調整。保證灌溉透,定期澆,并且還不能澇。澆水時間應當在陽光比較弱的早晨和傍晚進行。濕潤的土壤可以提高大苗大樹成活的概率。在干旱的地區如有需要還應當對枝干進行噴水處理。灌溉重要,排水同樣重要,過澇的環境同樣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因此排水管理的工作必須同步開展。
3.2 施肥
在自然環境中,植物和土壤間通過自然的分解進行肥力循環,但是城市綠化還要講求衛生以及美觀,因此,落葉和枯枝必須被及時的清理,因此,城市的土壤較之自然環境較為貧瘠。這也是由于城市的土地基本是有建筑垃圾累積形成的原因。如此一來,為了保證土壤的生產力,必須定期施肥。不但保證和改良土質,還可以令園林植物更加的枝繁葉茂,發揮綠化的建設作用達到綠化目的。
3.3 中耕除草
通過中耕,使土壤表層松動,疏松透氣、保水、透水和增溫,利于植物生長。除草可以減少雜草與樹木爭奪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特別是新栽植的喬灌木或淺根性樹種利于生躍,同時除草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清除病蟲害的潛伏處,保持景觀的整潔。
3.4 自然災害防御
自然災害如風害、日灼、凍害等,常常對植物的生長有很大威脅,應及時對所在地的災害性天氣進行預測和防治。多風地區樹木常發生風害,有偏冠和偏心現象。偏冠影響樹木整體形象,偏心樹木易受凍害和日灼,影響正常發育。將樹木進行整枝,改變造型的同時減少風的阻力,并采用支柱或拉索固定。植物的防凍害措施主要有“灌凍水”、覆土、架風障、稻草包裹等,有效防止植物的低溫危害。
4 結語
園林綠化是園林種植的設計、施工和管護等專業相集合的綜合學科。目前,應依靠規范市場,出臺相關管理條例、行業標準等手段加強園林隊伍建設,提高設計、施工管理水平。通過專業素質的提高,有效地保證工程質量,把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原則有效結合,創作出經濟、實用但不乏美觀的園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