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簡要介紹了阿城區對哈綏高速公路兩側應用化學防治及周邊受到農藥污染的現狀,及高速公路兩側護路林有害生物的特點,及控制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速公路;兩側;化學;防治;農藥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利用雙休日出游的人不斷增加,對出行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出行在高速公路上多一些綠色和生機。對人們出游的心情及為有益,如果出城就看到兩側林木不是綠色而是光禿禿的樹干和滿是蟲害的樹木,這對出游的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出行的心情。
1 高整公路行道樹有害生物防治現狀
高速公路綠化的工作最終目地是改善公路的生態環境和出行環境。公路兩側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護公路綠化成果,由于行道樹生長周期長所以對樹木的管護要求也是一項長期的技術任務。現階段大部分采用的是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于由生物防治技術要求的條件高限制,相對化學防治的方法簡單,見效快費用較低并且適用對象比較廣泛。目前我國對道路的行道樹有害生物主要還是用化學藥劑的防治為主。生物防治為輔的格局,為此要求我們森林病防工作要加大對生物防治的研究的力度,從而確保人們的出行有個好心情,保正綠色通道常綠常青。
2 化學防治對環境的影響
2.1 對水的影響
由于地表水的流動,藥物通過降雨和灌溉而流入溝渠河流,部分藥液被土壤顆粒所吸收,當降雨時深于水中的藥液分子,可以隨著水移動。從而污染地下水和附近的水域。
2.2 對益蟲的影響
由于化學防治所采取的方法是利用噴物器進行噴施藥物來殺滅害蟲,林內如有益蟲飛行也能將其滅殺,這就打亂了害蟲與益蟲所寄生者或撲食者的平衡,其天敵因缺乏寄主而難以生存。
2.3 對鳥類的影響
由于化學防治必然影響自然界的生物種群的發展平衡,使得一些以昆蟲為生的鳥類受到影響和撲食性的鳥類和野生動物的食物鏈及其短缺并打破了自然界生物間的相互制約。
3 對化學防治環境污染及對策
3.1 搞好現地及時調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防治,以免拉長戰線全線化防使得化防面積擴大化。把化學防治面積減少到最小化,必須禁止劇毒化學藥劑的使用。
3.2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制劑,如滅幼脲、百蟲殺、綠色微雷等藥物。
3.3 適時施藥是噴施藥劑的關鍵,及時掌握害蟲的生物特性,在害蟲幼蟲期下藥,同時能減少害蟲的抗藥性,從而提高藥劑的作用。
3.4 在營造道路行道樹時,應合理搭配樹種,實行針闊混交,要適用成材快抗病防蟲的優良樹種如(銀中楊),避免營造單一的純屬林。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加強林分撫育管理,優化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3.5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擴大生物防治面積,招引益鳥,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有效遏制林業有害生物持續嚴重發生的勢頭。
總之,科學防治就是要準確把握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發展和有效防控的規律,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問題,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工作。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要在不斷認識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堅持科學的方針,研究科學的對策,采取科學的措施,正確處理好預報預測預防與除治,治標與治本,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重點有害生物與一般有害生物以及森防系統內部與處部的關系。污染和凈化,是在生態系統中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只要我們掌握好它們的辯證關系很好的利用它們,加大生物防治力度,堅持無公害防治的原則合理使用營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對環境安全的化學防治措施,就能保證我們的綠色通道常綠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