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要求其在知識結構和管理理念等相關方面都要有所更新,以便適應新的會計準則的應用。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背景下,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于企業的會計信息有很好的應對性。本文分析了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的會計人員在新會計準則制度下應該做出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金融危機;會計人員;職業素質
1 引言
在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之后,對各個國家的經濟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為了平息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動蕩,各國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應對經濟的波動,在此期間,我國也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在此過程中,會計工作對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會計準則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市場的秩序有很大的規范作用。在新的會計準則實施下,對我國的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要求其在各個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以便應對不斷發展的經濟形勢。
2 會計準則對金融危機的影響
2.1 在會計準則的及時性方面
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范圍之廣、程度之大是事發初期沒有預料到的。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美國是國際會計準則的重要試驗場。無論是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對會計信息可比性的技術要求,還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歐盟等利益集團的政治尋租,國際社會都要從這場危機中,總結經驗教訓,認真探討會計國際協調問題,及時修訂相關準則。
2.2 在公允價值計量方面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專家組發布一份《關于在不再活躍市場中計量和披露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報告,試圖為金融危機后的市場投資者找到可信賴的計量與披露方法。該報告中有幾點結論值得關注:第一,市場參與者對風險的看法在計量公允價值時必須考慮在內,即使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消極市場敏感可能使風險被放大;第二,活躍市場與不活躍市場之間并無明確界線,不活躍市場中的主體需在計量方面投入更多力量,以確保交易價格代表公允價值或決定對交易價格所需進行的調整;第三,遵循會計準則的不同報告主體使用模型對同一金融工具進行計量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因為不同主體所用假設及其判斷可能不同,這是公允價值計量的內在不確定性,但同一主體在運用判斷方面應保持一致性。
3 關于我國新會計準則
3.1 新會計準則的意義
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快速,致使傳統的會計準則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急需對會計準則進行改變。國際上的會計準則對于發達國家的企業發展比較有利,無論在模式上還是方法上都比較適應,但是對于我國的企業來講,就會存在諸多的不便。所以我國在借鑒到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吸取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然后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制定出了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具有我國特色的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注重在盈利模式上的質量,而是更加關注對于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反映,對于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往來都注重質量上的程序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進行未來趨勢的預測,為企業制定發展計劃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3.2 新會計準則體系構成
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基本構成是以基本準則為指導原則,以存貨、固定資產等一般業務準則為主線,兼顧石油、天然氣、生物資產等特殊行業中的特定業務準則,按照現金流量表、合并財務報表等報告準則進行列報,涵蓋了企業絕大部分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和相關信息的披露,形成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能夠獨立實施和執行的、與國際會計標準趨同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分為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三個層次。
3.3 新會計準則的主要特點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實現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建設新的跨越和突破。主要特點有科學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國際趨同性和可借鑒性。科學性是指理念科學、結構表述的科學和政策方法的科學。全面性是指新企業會計準則,首次構建了比較完整的有機統一體系。可操作性是指新準則從語言文字、內容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創新。增強了新準則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4 新會計準則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要求
4.1 觀念更新變化要求
在實施了新會計準則之后,要求會計工業人員要從思想觀念上有所更新,對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要有所更新,打破傳統的牢籠,重新樹立全新的思想觀念。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下,企業的發展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所以要轉變觀念。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要從以前的單純的對賬務的管理方面解脫出來,積極的投入到企業的管理中,為企業的管理建言獻策,推動企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4.2 知識上多元化和專家化的要求
在新會計準則實施以后,對會計從業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觀方面,要求會計人員要在知識上不斷的擴充,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在相關知識和基礎方面有所涉獵,擁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對會計工作有更大的幫助。此外,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會計從業人員還應該充分的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信息網絡知識,財務軟件的操作等方面都要熟練的掌握。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斷提升,要求其要從專業的對會計管理方面解脫出來,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為企業的發展增加推動力,成為復合型的綜合人才。
4.3 能力上應變求新的要求
新會計準則實施后,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要在能力上有所提升,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要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會計判斷。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尤其是爆發金融危機過后,要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預測,對于周邊的環境存在的威脅有準確的判斷,及時的為企業消除威脅,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發展環境。
4.4 職業水準的要求
在實施新會計準則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準了更高的提升。在會計工作中,要求會計人員要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水平,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嚴格按照行為規范執行。要求會計從業人員要認真對待工作,將會計工作視為終身的奮斗目標,積極的投身到會計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保證會計工作健康穩定的運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5 結束語
總之,金融危機的爆發帶動了會計準則的革新,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要求沒有改變會計活動的本質,只是增加和擴展了會計的功能、手段和技術方法,為會計職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會計職業不但不會消亡,反而要適應需要以此為契機發展壯大會計職業隊伍。現代會計職業人員要在知識結構的多元化和專家化、職業能力的應變求新、職業道德的規范、職業立場的獨立公正和組織機構的靈活應變等方面適應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需要,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會計大師,為促進和發展中國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