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是東北著名的三大硬闊葉樹種之一,本文探討了核桃楸人工林在森工林區資源現狀,以及探討核桃楸人工林,在用材林和木本糧油方面的未來發展方向與對策,為今后的生產提供指導。
關鍵詞:核桃楸;人工林;資源;發展;利用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是黑龍江省森工林區的著名硬闊葉樹種,是重要的用材樹種,特別是家具市場的優質用材。在我省重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完達山、張廣才嶺、老爺嶺等東部山地。核桃楸的果實-核桃是著名的堅果之一,屬于天然綠色的食品。人們對核桃楸資源、苗木培育、造林,幼林撫育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6]。由于核桃楸過度的采伐和認為的破壞,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危險。在這種形勢下,探討我省森工林區核桃楸人工林的資源現狀,以及如何建設好核桃楸人工林,在用材林和木本糧油方面的未來發展方向與對策,為今后的生產提供指導。
1 核桃楸人工林資源的基本情況
1.1 核桃楸資源的總量
2.3 人工林各林齡組面積蓄積量分布情況
核桃楸各齡組分布表現出明顯的不均,結果見表2和圖2。其中幼齡林占97.5%,蓄積量占96.97%,中齡林占2.5%,蓄積量占3.03%。這種現象表示,二十世紀時對闊葉樹造林不重視,營造的中齡林少。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開始重視,才形成了幼齡林增加的局面。這表明核桃楸人工林的建設仍處在初期階段,對于人工林培育的樹種多樣化、闊葉化以及景觀化都具有指導意義。
3 核桃林人工林未來的發展對策
3.1 現有人工用材林改培果林
當初建設核桃楸人工林時,主要是以用材林為主體,兼顧生態效益,不注重果實的生產,因此,有必要把禁伐區與限伐區的核桃楸人工林逐步改建稱為果林。特別是,在關注生態的基礎上,提高禁伐區與限伐區的經濟效益,是未來的我們要積極解決的難題。要有目的地、分年度地改建一定面積的核桃楸林,促進早結實多結實,就可以為社會提供較充足的新食品。
3.2 開展營造核桃楸果林,向經濟林方向發展
核桃楸是我省重要的經濟林樹種,優良的核桃仁是上等食品。核桃的累積生產所產生的經濟價值遠高于木材價值,因此,開展核桃楸經濟林培育就成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培育核桃楸經濟林應該從基礎開始,嚴把良種關,通過良種培育優質壯苗。在造林時,應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采取適地適樹,通過合理的密度控制,有效地經營技術,根據經濟林栽培學原理,促進核桃楸經濟林的快速發展。
3.3 進行多學科合作,提高核桃楸經濟林的科學經營水平
提高核桃楸經濟林的經營水平,重在科學技術的支撐。這就要求多學科合作攻關,如生殖生物學、遺傳育種學、生理學、生態學、種苗學、栽培學、果實加工等等。通過良種選育、優質壯苗、適地適樹、合理密度、先進的栽培技術,達到較高的技術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東來,祁永會.黑龍江省胡桃楸用材林培育現狀及前景[M].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0(5):18~19.
[2]楊紹奇,李廣玉等.核桃楸直播更新技術及生長情況調查[J].吉林林業科技,1988(1):33~33.
[3]邱麗霞,郭建朝等.核桃楸造林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07(6):58.
[4]李谷景.胡桃楸人工林的生長效應[J].吉林林業科技,1980(1):19~22.
[5]趙榮慧,胡承海,何福廣等.核桃楸生長規律的研究[J].遼寧林業科技,1985(2):15~21.
[6]胡潤田,林代斌等.水曲柳、胡桃楸人工幼林撫育方式的探討[M].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91(S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