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會計是企業內部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會計模式的構建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當前企業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構建科學的會計模式已經成為了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企業;會計模式;構建
會計模式的構建往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確定。企業是處在國家經濟社會環境中的,會計模式必然受到國家經濟的影響,這也就說明國家會計模式是企業構建會計模式的基礎和前提,但是企業也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適當的構建會計模式。在實際的會計工作過程中,往往會有很多的問題,例如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有效、會計監督工作是否到位、會計信息是否能夠滿足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企業內部的會計模式和國家規定的會計模式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構建一個適應企業情況的科學的會計模式。
1 會計管理制度的構建
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國家法律相關規定為基礎,并能夠根據我也內部經營情況,例如,企業的經營范圍、資金情況、人員素質等等,制定出會計工作相關規范。
1.1 會計機構設置
會計機構是企業內部重要組成部門,會計工作則是會計機構的中心工作。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機構的健全程度將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各崗位之間的協調運營,進而影響會計工作的質量。為了進一步改進會計工作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們首要工作就是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會計機構。通過實踐證明,要想建立高質量的會計機構,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內部會計模式的建立必須和國家規定的會計模式相一致,并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來制定相關的規定;第二,企業應該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性;第三,企業必須明確劃分各個部門的職責,一旦出現問題可以直接落實到部門。
1.2 內部控制制度
所謂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就是指為了保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及人員之間在處理經濟業務過程中能夠互相溝通并能夠相互制約制定的一種管理制度。會計信息質量的好話直接關系到后續會計工作能否順利進行,所以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并能夠進一步保證會計信息的輸入、輸出的安全性,企業應該積極地引進內部控制制度,并對具體的方法和程序熟練掌握,具體的主要包括企業內部的職務分離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等等。而當前建立的會計模式內部就包含這種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如果企業能夠把這種內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應用到會計工作上,將能夠更好地促進會計工作的進步。
1.3 會計人員管理
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體,為了更好地加強會計工作的準確性,企業應該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積極地從實踐工作中吸取營養,這也是構建科學的會計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評價會計工作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下面我們就闡述一下會計管理的相關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已經對會計專業加以重視,當前情況來說,會計人員的專業考核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為企業提供大量的會計專業人才,企業在聘請會計人員時不僅要重視會計專業知識,還應該注重在加入企業之后的后續教育問題,通過建立人性化的會計專業制度來增強會計人員工作緊迫感,為會計工作質量的提高做足準備。
企業不僅要重視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更應該培養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并使之不斷完善。所謂的會計職業道德主要是指會計人員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能夠根據相關的會計準則、規范。會計職業道德不是直接有存在的,而是在實際工作中長期積累而成的,它不僅能夠反映出會計人員自身素質,而且能夠保證會計工作的真實性,是各行各業的會計人員都應該遵守的。當前主要是通過職業道德規范來加強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發展,我們應該增強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制度,并提出一些獎勵措施作為輔助。
2 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
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設置包括會計政策、會計信息指標體系、會計信息質量指標、會計信息流程等幾個要素的設置和這幾個要素之間的有機配合。
所謂會計政策,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采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選擇和確定通常決定于企業所在行業的慣例以及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對影響經營業務的因素及其變化趨勢的估計。
會計信息指標體系,是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應該提供的一整套數據,其中包括說明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指標,也可以包括反映企業現行狀態和預計未來發展趨勢的指標。一般地說,企業的經營業務越復雜、管理中需要會計提供的信息支持越多,會計信息指標體系中包括的信息種類和數量就越多。
會計信息質量指標,是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標準。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的規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一貫性、及時性和明晰性。這些規定都是定性標準,而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本企業的情況將其加以量化,以便于執行和操作。
會計信息流程,是指對會計數據的記錄、分類、匯總、呈報的步驟和方法。即從原始憑證的整理、匯總、記帳憑證的填制、審核、匯總,日記帳、明細分類帳、總分類帳的登記,到會計報表編制的步驟和方法。這個流程就是按照會計信息指標體系將原始會計信息分類拖入會計信息系統,按照預定的會計政策進行確認、計量和記錄,按照會計信息質量指標的要求進行報告的全過程。所以,信息流程的設置,實際上是將上述會計政策、會計信息指標體系、會計信息質量指標融會貫通。付諸實踐的過程。
企業內部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這就導致會計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不能夠同時存在,這種情況是會計信息系統中必然存在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能夠根據不同的信息需要者提供相關的信息,例如在設置會計信息體系時,應該設置提供信息對象、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及相關的會計指標等等。
3 會計監督機制的構建
企業即使建立了科學的會計模式,也必須完善會計監督機制,這不僅能夠保障會計制度的順利實行, 同時也能夠對會計人員起到監督作用。目前來說,如何建立科學的會計監督體制,由誰來執行這個制度是當前企業會計部門應該解決的問題。上文已經說到當前企業內部出現了\"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這就會使專業的會計人員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會計事務的監督工作。所以,企業應該實行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監督工作分離的制度,企業內部的會計人員只是負責相關的會計工作,為企業提供相關的會計報告,而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則負責會計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4 管理制度、信息系統、監督機制之間的關系
會計管理制度、會計信息系統和會計監督機制三個要素共同構成企業會計模式。在這三個要素中,會計管理制度是開展會計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會計信息系統是會計工作運行的客體,會計監督機制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保證條件。會計管理制度和會計監督機制都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系統高效率和高水平運行而設置的,因此,應該隨著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