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審計處罰自由裁量權是審計機關依法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行為和違反《審計法》的相關行為,在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范圍、幅度或方式內,根據合理的判斷,實施一定的行政制裁措施。審計單位的監督活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法律以及財務等,形式多樣,非常繁瑣,因為我們的法律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明確具體的處罰所有的不合理行為,因此,審計人員需要合理運用上述權限,開展工作。
關鍵詞:審計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用
1 自由裁量權的具體行使范圍
參考相關的規章制度,依筆者看來,審計單位的上述權利主要的有如下所述的內容。第一點,可以合理的裁斷違法活動的程度。具體的違法活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主管性強的活動,指心理以及目的等內在的狀況。而客觀性強的是指時間、范圍以及方式等外在的特點。按照相關條款,對通過不合理途徑獲取的,針對獲取的數額采取低于三倍的資金處罰,如果問題非常重大,應給與高于三倍低于十倍的資金處罰。這點說明具體的金額我們可以根據嚴重程度來界定。第二點,是否針對行為開展處置活動。按照條款我們知道,物價機關必須要命令他們對自身的不良行為進行改正,而且可以予以一定的處置。通過這一條文我們發現一個特點,文中使用的是可以這個詞匯,這就是說執法人員應該參照行為的嚴重性自由決定給與或者不給與處置,或者是給與單一的還是多種形式的處置,這些都是法律許可的。第三,可以自由的判定處罰的具體承受人。法律指出,執法單位能有很多種的處置方式,比如知識對違法的企業進行罰款,不處置個人,或者知識對個人進行處置,而忽略所處的單位的處置,又或者可以既處置個人又罰款企業。第四,可以自由選取處置的形式。通過法律我們知道,執法單位有很多種的處罰方法,比如最常見的有通報,交納罰金,或者取締營業,再嚴重的還可以同時運用幾種方法一起進行。第五,可以自由選取處置的輕重程度。上述的幾倍之下或者之上就充分的體現出了這一特點,說明處罰可以有一定的區間浮動。最后一點是,可以自由選擇時間。比如我們常見的限期上交等,并沒有明確的支出一定的時間,因此相關單位就要依據情況自行決定。
除此之外,即使是相同的事項,相關單位也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選取法律的權利。在相關的法律中,我們常見到處理以及處罰兩個詞匯,那么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是對其進行處理還是對其開展處罰呢,而這兩種的程度又是如何判定的,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合理行使權限。以本人來看,機構選取的處罰方法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執法的力度以及取得的成效等。
因為我們的經濟還在不斷的前進中,經濟的發展就不斷的給我們的法律提出了難題,需要盡快完善,目前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很多法規以及文件沒有高度的統一,而且由于很多私利的存在,加劇了這種矛盾問題的產生,針對相同的違法行為,由于存在時限上的差異,導致處罰的力度上也會面臨很多問題。
雖然,法律給與相關單位以上述的權利,但是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進行,如果不遵照相關的規定進行,那么產生的問題將會是非常嚴重的。第一點,不符合公正制度。《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規定:\"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公正原則也是審計機關實施審計處罰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這就是說在具體的行使時,要認真地調查實際,通過事實來分析問題,判定的處罰方式應該和行為帶來的危害等保持一致。對任何的組織或者單位個人開展的處罰都要公平,不能有特例對待。第二點。存在一定的風險問題。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三條規定,復議機關既要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也要審查該具體行為是否適當,即審查行政機關是否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處理處罰不當的,復議機關可以決定撤銷或者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
2 行使權力時需要考慮的條件
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并不是指可以非常隨便,隨心所欲的進行,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結合各種情況,做出最公平的處罰。以本人來看,行使這項權利需要綜合分析下面的這些內容。
第一點,法律目的。我們的法律給與機構以這樣的權利目的是為了確保他們將各種利益合理的進行分配。審計機關實施審計處罰自由裁量權也要考慮處罰是否合乎法律目的,要以法律法規的立法目的和原則為指導,在法定的標準和幅度內尋求一個最適宜的處罰幅度,避免導致濫用自由裁量權和內容上不公正的審計處罰。
第二點,明確目的。我們開展任何形式的處罰活動都必須有嚴格的意義,很多時候,一些機構為了給員工必要的福利,就過分的對違法人進行資金處罰,這就是非常典型的不當行為。我們必須要將目的明確,才能保證行為正確。
第三點,其他相關因素。主要是說我們的任何處罰都要尊重實際,要綜合的分析行為對社會以及個人等帶來的影響,還應該分析行為人的意識屬于有意的還是無心的,通常有意行為構成違法。而且提高處罰的標注或者降低又或者免除,都應該符合法律規定。從重處罰是指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及違反《審計法》的行為,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處罰幅度、處罰方式內給予較重的處罰。它和我們常說的將處罰程度加重并不是一個概念,后者是在許可的范圍內再予以適當的處罰。《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的規定》第十四條對違法行為從重處罰的幾種法定情況作了規定,從輕處罰是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處罰幅度、處罰方式內給予較輕的處罰。所謂的將幅度降低,是指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對當事人予以比較輕的懲治。而免除處罰指的是不給于處罰。審計處罰自由裁量權要求的平等對待應當既包括不同場合的平等對待,還包含對不同的時間上要公平平等的處理。對于不同場地,指的是設計單位應該公平對待所有的行為人,不可因為一些特殊關系而對某些行為人的過失包庇。而針對時間上的公平指的是,設計機構應該確保裁定的方式以及程度上前后保持一致,不可出現偏差現象。
3 審計實踐中的相關措施
因為我國目前的各種法規本身的特性影響,要想將上述權利實施好,我們還要不斷的努力。在實際工作中,應該秉著公平原則認真行使權限。具體的方式如下。
3.1 做好立法工作,提高氛圍。針對法律規定的比較原則的問題,制定行政法規、規章,既而進行明確,將審計處罰過程涉及自由裁量權的有關條款細化為具體的細則,使執法人員的處罰標準從浮動性變為剛性,減少自由裁量權的操作彈性。為解決各個法律法規規定之間的沖突問題,有的審計機關將審計違法行為進行分類,并將違法行為的定性、處理處罰依據一一列出,以指導審計機關對同一違法行為定性及處理處罰適用相同的法律法規規定,這無疑有助于審計處罰的統一和自由裁量權的規范。
3.2 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從業人員應該系統綜合的學習相關的法律,不僅要了解各項內容,還要認真地對它所蘊含的意義加以吸收,確保裁定公平合理。
3.3 是建立審計處罰慣例制度。建議對審計處罰建立諸如司法慣例的審計慣例制度,在審計處罰標準上完全僅依照一般的法律法規是不夠的,有必要總結各個領域審計違法行為的不同特點和各自規律,分門別類地提供相關案例,使審計機關對同類案件有具體比照,對類似案件做出類似處罰,以保證審計處罰的一致性,防止出現自由裁量權衡有失偏頗的情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2006).
[2]陸志明.四大修訂強化審計獨立性,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