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波·拉尼(Lapo Lani)是活躍于設計界的意大利建筑師,1968年出生于切塞納(Cesena),從1996年開始在著名意大利建筑師Andrea Branzi手下工作,后于2000年在米蘭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方面以實驗性著稱,與展覽界、藝術界、教育界都有著密切的合作。
“盲風暴雨”(Blind storms)是拉波·拉尼為這次展覽設計的裝置作品,是一場荷爾蒙風暴的殘跡。心中的愛欲被壓抑到極致,向遙不可及的神靈做出最后的祈求,在渴望與詛咒間掙扎,卻只能一如既往地絕望。噩夢撫慰著苦痛與凄慘,欲望在逼視下獲得抽象的形態,被抑制的能量在重壓下扭曲,讓性變做一種猥褻的妄想與偏執,見證人類無處躲藏的孤獨。
這樣的展示或許是殘忍的,欲望的面貌通常都不可人,就像這個木質的房間,它的表面被深棕色的顏料包裹,好像里面承載了不慍不火的喜怒哀樂,成型于一個規矩的空間。不情愿也似乎沒有必要去沖破這層牢籠。然而設計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同藝術一樣傾向于一種對真相的追逐。設計工作者憑借自身過人的感知力,將隱蔽的世界通過涂鴉的方式放大,縮小,還原,企圖呈現出包裹在內的真實。在黯淡的燈光下面對生存中無法回避的絕望。
S= surface L= Lapo Lani
S: 最初收到展覽邀約時,聽到“性與設計”這樣的主題,您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L: 這次展覽提出了這樣一個命題:性與設計之間深層次的文化聯系。除了覺得有趣之外,我發現這個問題其實非常有探討的必要。長期以來,保守的工業設計流派,傾向于中產階級相對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一直或多或少地回避著對于生命存在本身的探尋;而今日的世界,全球化進行得如火如荼,宗教戰爭持續不斷,各種主義誕生又消亡,前途未卜的陰影下,工業設計不得不開始面對這些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愛欲、命運、生存、死亡……
S:這件作品有多少是您自身生活經驗的體現?
L:一個人不可能做到跟自己的作品完全割離,我的每件作品都跟我的生活經驗密不可分。當然,所有的記憶都經過了鍛造,有意識地進行打碎重組,從而為不同的主題服務。
S: 您的作品讓我感到了某種神秘色彩,甚至于一種詛咒的意味,請問這是您對性的看法之一嗎?
L: “Blind storms”試圖呈現人與性之間一種特別的關系。暴力、挫敗、孤獨、墮落、壓抑的性欲,無法排遣的渴求……將這一切脆弱的情感,不假粉飾地還原。如果我們真正試圖探討存在的命題,就必須直面人類自身的動物性。
S:對您來說,性與設計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在您的作品中又是怎樣進行表達的?
L: 我希望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我一直記著索特薩斯*說過的:“每次開始一個新項目,都像在為心愛的人準備一份禮物。”每個項目其實都是一次愛的行為,我也常常想,愛跟性的分別是什么?我比較傾向于認為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動機,在驅動創意的同時,也是性行為最根本的原因。
S: 能不能為我們舉一些例子,說明一下性與設計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L: 追溯歷史,從遠古時期,人類就有了表達性的需求,通常通過手工制造的物件來呈現。就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恐懼與厄運:古時很多物品都是用來驅散邪惡的神靈,祈求幸運與繁榮;愛: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今,都是一個根本的元素,在物品跟其使用者之間建立一種引力與紐帶;性感: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能在物品里找到性感的痕跡,正是這種愛欲的引誘,驅動著人與物品之間的聯系。
S: 通過這次的作品,您最想傳達的是什么樣的信息?
L: 我希望作品的文化內涵,能夠對現今人類存在的命題做出回應:我們需要直面生存中一切根本的動蕩與苦痛,我們需要跟自然的節奏同步,或許人類不得不開始把自己想象成為一種新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