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建筑師三人組HHF是最早一批被邀請至中國進行設計的瑞士建筑事務所。早在2003 年,初出茅廬的他們便接到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邀請,為金華建筑藝術公園設計概念建筑。以凝練與強烈風格著稱的HHF 事務所,將藝術性注入理性的架構,使建筑的靈魂清晰可見。“無論你是英國人、法國人還是中國人,對建筑師來說,結構就是一門通用的語言。”HHF 建筑事務所的Simon Hartmann說。
瑞士建筑事務所HHF由三位本土建筑師Tilo Herlach,Simon Hartmann和Simon Frommenwiler共同創建。2003年,他們與包括王澍、赫爾佐格以及費爾南多·羅梅羅在內的其他16位知名建筑師和事務所一起,參與了中國浙江省金華建筑藝術公園內17座概念建筑的設計。 “Baby Dragon”是HHF為該公園設計的兒童游樂建筑,使用磚紅色混凝土一次澆筑而成,彰顯了他們注重整體構造而非細節的凝練風格。這是HHF事務所第二個建成的項目。當時組建金華建筑藝術公園項目的艾未未邀請他們加入設計團隊。 “他十分喜歡我們處理建筑和材料的方式,” Frommenwiler說, “那是個禮拜五,清晨5點,艾未未打電話過來說 ‘你們得在下周一或周二之前過來一個人跟我一起干幾個禮拜的活兒。’那時的他似乎還不像現在這么出名,但很有魅力,機智而風趣。我們說: ‘5分鐘后打給你。’” 正好當時Hartmann有空,于是他訂了巴塞爾飛北京的機票。“從那以后,我們跟他合作在世界各地參與了各種項目的設計。” Frommenwiler說。
盡管Frommenwiler承認,許多與艾未未合作的中國項目不是沒能完成就是中途被擱置,但是在印尼巴厘島和美國長島的項目仍在繼續,而包括兩個私人住宅和一個美術館在內的3個項目已在紐約北部建成。名為藝術農場(Artfarm)的美術館占地4130平方英尺,是建在一位藝術品收藏家私人土地上的谷倉形建筑,于2008年完工。整個建筑采用通常用于工業建筑中的預制鋼結構,意在與周圍的田園風光形成對比,同時與館內展示的藝術品呼應,體現藝術的抽象性。
“強烈的風格是我們三個共同的追求,”Frommenwiler說。而這種在設計中體現力量感的美學取向很大程度上源自HHF的堅持,好似用純手工方式去構建粗糲感。“我們始終相信結構是建筑最直接的表達。”Herlach說。“我們從未試圖去隱藏結構,相反,我們盡可能使其成為整個建筑中最具表現力的部分,如同建筑的靈魂。”
HHF對建筑設計整體性的把握堪稱一絕。通過對每一個項目地點深入而細致地勘察,HHF每每能將其中的局限轉化為簡潔卻出人意料的實用創意。這也是你很難用單獨一個概念去界定他們的設計的原因。 “我們設計的每個建筑都截然不同,”Herlach說。 “與客戶互動,以然后對建筑所在地的環境特殊性認真考察,建筑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我們從未有意在設計中構建某種風格。”
憑借設計多維度且極具實用性的建筑而蜚聲建筑界的丹麥金童Bjarke Ingels亦十分欣賞HHF對建筑設計非同尋常的探索。 “他們將天馬行空的藝術理想植入實用、理性的建筑觀中,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構建空間。”
“怪異”也許并非你對HHF所設計的建筑最初的印象,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詞又確實能準確地概括他們大多數的設計,比如近期與Burckhardt+ Partner建筑事務所合作,獲得巴塞爾生態水族館競標項目第二名的設計方案“水門” (Watergate)。這是一個高度概念化的設計方案,采用露石混凝土建造一個表面粗糙的不規則殼形外立面,將所有的內部結構全部罩在里面;球體表面開鑿的作為窗戶和綠化裝飾的凹面,使整個建筑看上去好像一個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大西瓜。表面上看,這個設計未來感十足;然而,它卻能夠恰如其分地融入周圍的環境,絲毫不顯突兀。水族館的整體規劃很好地體現了向世人展示海洋生物的功能,同時又仿佛是給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朋友在巴塞爾建造的新家。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設計有效地實現了幾何結構在建筑中的應用。如同HHF所有的設計,包括今年1月建成的巴塞爾里希特街綜合公寓,以及另外10多個正在進行的項目,巴塞爾水族館設計方案是HHF又一里程碑式的設計,是將線條和平面的完美結合后所締造出的充滿力量的建筑。 “幾何結構是建筑的核心,不過這不意味著建筑是艱澀怪異的。但是如果連作為建筑師的我們都不再關注幾何結構在建筑中的應用,那么還有誰會在乎呢?對于如何構建一個完美的建筑來說,擅于運用幾何結構永遠是最明智的答案。”Hartman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