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北京遇上西雅圖》的上映,導演薛曉路最近分外忙碌。穿梭于各個發布會和影院,比處女作《海洋天堂》時更為密集地面對媒體的訪問。這部國產愛情輕喜劇首日票房就破千萬,力壓《虎膽龍威5》和《生化危機5》兩部好萊塢大片,坐上了國內單日票房的冠軍寶座,打破了國產愛情片的差評魔咒。這位溫文爾雅的女導演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在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在一個電影活動結束之后,工作人員迫不及待地涌過來與她合影,她還不大適應地笑說:“我又不是明星,哈哈!”
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一個青年導演,如何在僅有的兩部作品中,都力邀到頂尖明星(李連杰、湯唯)出演主角?而薛曉路的答案很簡單:作為新導演,我沒有任何的優勢,唯一打動制片方和演員的,是劇本。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編劇的她,視編織一個好故事為自己的本分,而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隨著學院派導演的崛起,類型電影理論得以付諸于實踐,將給國內電影市場帶來一些有益的范本。

溫情的表達方式’

在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里,囊括了中國當下的許多現實問題,中產、小三、赴美產子、同性戀找代孕……但是導演薛曉路巧妙地將這些問題包裹在一個愛情浪漫輕喜劇的套子里,既保持了對現實的敏銳度,又收斂了批判的鋒芒。就好像她的第一部作品《海洋天堂》,講述有關自閉癥患者家庭的故事,敘事卻遵循著父子的情感脈絡,在生命脆弱的瞬間展現柔腸與溫情。這是屬于薛曉路的表達方式。
薛曉路總是用溫暖的故事來表達嚴肅的主題,她說這跟自己的個人理想主義傾向有關,她一直不太喜歡批判現實主義,“真實的殘酷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是不是要在每個電影都以這種方式去體現,作品才稱得上深刻?”在她看來,在銀幕上展示殘酷人生,不代表作者就具有了非凡的洞察人生的能力。
她說,《北京遇上西雅圖》首先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品,但因為電影采用一個愛情浪漫喜劇的結構形態,所以就要遵循基本的類型框架。“大團圓結局是這種形態電影的規則之一,也符合政治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規避了審查上的風險。”
中立的態度,也是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特質。湯唯在片中飾演的文佳佳是一個小三,但是薛曉路既沒有給這個人物立碑,也沒有持批判態度,她所做的只是單純的呈現。“我們為什么要批判?《圣經》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故事,一群人向一個行淫的婦人扔石頭,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先拿起石頭打她。所以我覺得我們沒有誰有權力批評誰,我們不知道這個小三背后是什么樣的生活,但是總有一天她會進步會成長,這也是我對劇本中人物的態度。我們沒有必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的人生。”
相對溫情的表達方式,以及電影各個質素的相對齊整,摸索出了一條個人表達和商業訴求的平衡之道。“我覺得現在人們的誤讀在于,認為藝術電影是晦澀難懂的代名詞。對于我來說,做電影不是要顯示自己多么與眾不同,非把故事編得讓誰都看不懂,非把情感寫得特別擰巴,以使自己深刻和高貴。我覺得電影要考慮受眾的存在。”薛曉路說。
說到這里,薛曉路又流露出了一個學院派電影人的本色:“我始終有一個認識,電影經過一百多年發展至今,因為媒介的傳播特性,勢必要考慮到電影的接受者。一個作品是在互動中完成對作品最終呈現,因此我既然不排斥電影拍出來就是要給盡量多的人看,我當然也不排斥電影的商業性。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遠未成熟,所以會把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割裂開來,其實這種區分是不準確的,美國成熟市場下有很多獨立制片拍商業片,也有大電影制片廠拍藝術片,《巴別塔》、《撞車》都是藝術氣質很濃的電影,但是票房依然很好,《國王的演講》也很藝術,但故事好看、情感流暢,也很商業。”
“猜不出結尾你是笨蛋”’
《北京遇上西雅圖》原是一個命題作文。有一次,老板江志強拿著一張《西雅圖夜未眠》的碟遞給薛曉路,問她這個題材能否移植成為一個中國故事?薛曉路覺得難度很大,但是她想到自己醞釀了很久的一個關于出國生孩子的故事,覺得正好可以糅進這個框架里。“作為一個電影的從業者,我對這個電影的敘事模式有非常強烈的技術上的記憶和情結,所以有微博的粉絲說,這個故事我一看開頭就猜出了結尾,我心說你猜不出結尾你是笨蛋,因為這種故事不需要你猜結尾,這種故事你看到開頭就一定知道結尾。”
老套的故事要出新,難就難在中間的這個過程如何來編織。怎樣使兩個最不可能的人,合情合理地走到一起?
“在我剛寫的時候老板特別不信任,他說你不要寫一個男人跟一個孕婦談戀愛,沒有一個男人會愛上一個孕婦。這是我給自己下的一個困難,而且我也向《西雅圖不眠夜》致敬。《西雅圖不眠夜》里兩個人從沒有見面到最后拉手,我這個片子也是到拉手為止。”在薛曉路看來,讓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最后深愛,這不僅是浪漫愛情片的套路要求,同時也是她自己的理想主義作祟,所以她必須完成這個“最困難和最重要的工作內容”。
在當上電影導演之前,薛曉路已經是個金牌編劇,她的成功編劇作品有《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天堂鳥》、《你在微笑我卻哭了》等等。多年的教學和編劇實踐積累,使她在講故事這件事上擁有足夠的自信,“我的長項是把故事說得完整和有趣,這兩點會幫助我做一個敘事的和大家能看懂的電影,不會讓觀眾覺得不說人話,每個橋段轉折別扭。這是我的能力和本分”。

她先是為這個故事提煉了多個要點,包括男女主人公性格差異要大、以都市生活為主、現實題材、正確價值觀導向、表達成年人愛情觀等等。之后,她用精微的編劇技巧搭建出豐富的細節。所以,大家看到的電影中,沒有沖突激烈的高潮,卻有生動如許的生活插曲和片刻的莞爾。
一個扎實的劇本離不開對生活的切身觀察和體驗。在做完劇本初稿之后,薛曉路就去美國月子中心住了七八天,她跟孕婦一起去買東西、上醫院,觀察她們一天的日常生活,了解當地的基本風土人情,她把收集到的細節加入到劇本中,比如孕婦懷孕后一定會吃米酒、每個階層開車的講究。
為了將人物塑造得更具可信度,薛曉路做了很多鋪排。她筆下的女主人公文佳佳,飛揚跋扈卻不讓人覺得討厭,因為她特地為這個人物加入了很多能體現女孩子可愛心性的細節。比如文佳佳俏皮地說自己“懷孕四次”了,比如反穿衣服,再比如說“對毒藥過敏”。有了這些鋪墊,文佳佳后期的轉變才合情合理,讓人認同她骨子里是一個率真可愛、善解人意的女孩,而不是心冷似鐵的“拜金女”。
薛曉路可以被歸為國內導演隊伍里的新銳力量。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擴大,市場對新導演的渴求度也越來越高,這個行業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補充進來,新導演能帶來新故事和新感受,而觀眾也有欲望看到新鮮表達方式的電影。但編劇出身的薛曉路表示,自己從來不是為當導演而當導演,只有碰到特別喜歡的題材并覺得自己能勝任,她才會去盡力爭取機會。
當年,薛曉路在“星星雨”自閉癥學校擔任義工,正是這段觸及心靈的難忘經歷讓她寫出了《海洋天堂》,并且第一次有強烈的內心驅動力,要親自把這個故事拍出來。劇本在四處輾轉之后到了安樂影片公司的總裁江志強手中,才塵埃落定。經過這次合作,她和江老板之間建立了信任,《海洋天堂》之后,是江老板主動問她:“下一步你要拍什么?”所以,很多人好奇薛曉路的新片如何請到了“文藝女神”湯唯挑大梁,這個過程實際上順利得不得了:因為江志強是安樂的老總,湯唯是安樂旗下的藝人,江志強向薛曉路推薦了湯唯,湯唯看了劇本很喜歡,薛曉路也覺得湯唯合適,于是一切順理成章。
“我覺得對于新導演來說,劇本的作用越來越大。我們沒有任何的優勢,只有拿著劇本去敲門,這個劇本寫得好,才能得到制片方認可,得到演員的支持。要知道,好的演員每年都是有幾百個劇本擺在眼前的。”薛曉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