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燕,熊 文,季 瀏
(1.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體育部,上海 201620;2.華東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上海 200062)
體育管理體制問題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問題。結構清晰、邏輯科學的體育管理體制,有助于促進體育事業的進步,反之則會制約體育事業的發展。加快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契合的體育管理體制是改革中國體育發展方式進程中的重大舉措。科學認知體育管理體制的概念是展開中國體育管理體制研究的基點。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體育管理體制成為了我國體育理論界的研究熱點,從已有文獻資料來看,目前我國體育理論界分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體育管理體制的概念進行了界定:
在宏觀層面,主要有“體育管理體制”和“體育體制”兩種提法。關于“體育管理體制”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意見:1)體育管理體制是體育管理的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1];2)體育管理體制是指體育管理的機構與組織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3];3)體育管理體制是為實現體育目標在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等方面的組織和運作的制度[3];4)體育管理體制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一定歷史時期體育系統內的機構設置、領導隸屬關系和管理權限劃分等方面的體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總稱[4];5)體育管理體制是指對整個體育事業進行管理的國家機關、政府機構和有關的社會組織的形式和構架[5];6)體育管理體制是指國家在對體育管理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形式、權力分配方式和在一定管理制度規范、約束下展開的運行機制的總稱[6]。
近幾年,體育理論界提出了“體育體制”這一概念,并有用“體育體制”逐步取代“體育管理體制”這一定義的趨勢。從已有文獻來看,體育體制定義的表述包括以下幾種:1)體育體制是國家有關體育事業的管理體系與制度的總稱[7];2)體育體制是指國家組織管理體育的各種機構、各項制度和準則的總和。它包括體育的組織機構,各級體育行政機構、事業機構的責、權、利劃分及處理其相互間關系的準則,以及體育管理制度[8];3)中國體育體制就是新中國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系統[9]。
在中觀層面,我國體育理論界學者針對體育管理系統的管理主體的特點提出了“體育行政管理體制”和“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定義。前者是指體育管理的機構設置和權限劃分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的總稱,是實現體育總目標的組織保證[10],后者則指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國家對于體育事業單位活動所采取的各種管理組織、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與管理手段等的總稱[11]。另外,我國體育理論界的學者還在中觀層面針對體育管理系統的管理客體分類提出了“群眾體育管理體制”、“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學校體育管理體制”、“體育產業管理體制”等定義。
還有學者從微觀層面對體育管理體制進行了界定。如在群眾體育領域就有學者提出了“城市社區體育管理體制”、“社區體育管理體制”、“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三資企業職工體育管理體制”等概念;在學校體育領域也有學者提出了“高校體育運動競賽管理體制”的定義;在體育產業領域則提出了“體育市場監督管理體制”的概念。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式。包括內涵與外延兩個方面。
概念的內涵就是指這個概念的含義,即該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對象所特有的屬性。體育管理體制具有多種屬性:1)制度;2)體系;3)方法;4)形式;5)架構;6)準則等。已有研究中“體育管理體制”的定義多采用構成定義的方法,其反映定義范圍內事物構成的種差主要包括: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運行機制、領導隸屬關系等。據此,我們可以推理出“體育管理體制”包括以下內涵(表1)。

表1 “體育管理體制”概念內涵
從已有研究中對“體育體制”的界定來看,體育體制同樣具有多種屬性:1)管理體制;2)制度;3)機構;4)準則;5)管理組織系統。已有研究中“體育體制”概念多采用關系定義的方法,其反映事物內涵的種差主要包括與體育事業有關的、與體育活動有關的和與國家管理體制有關的。同樣,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其內涵(表2)。

表2 “體育體制”概念內涵
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或詞組。在對“體育管理體制”概念的內涵進行解析時,我們發現定義中包含的體制、制度、機制三個詞的含義及其中間的邏輯關系在已有研究中沒有進行深入分析,為了將“體育管理體制”概念的含義理解得更透徹,本研究對什么是體制,什么是制度,什么是運行機制,體制與制度及運行機制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探討。
《辭海》從管理學的角度對“體制”進行了定義,認為體制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在機構設置、領導隸屬關系和管理權限劃分等方面的體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總稱。如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12]。從體制與制度的聯系來看:1)體制是屬于中觀層次的制度,即體制制度(表3),為基本制度服務、是國家基本制度的重要體現形式;2)宏觀層面的根本制度是國家階級性質的本質體現,決定著國家活動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及其發展方向,是體制構建的根基、依據和出發點;3)微觀層次的具體制度是體制的組成部分,是構建體制的基礎;4)體制的穩定和發展都必須依靠一套包含不同功能、不同作用范圍、彼此相關聯的具體制度規范來調整和維系。

表3 制度的分層
從體制與制度的區別來看:1)基本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單一性,是不能變化、必須堅持的。而體制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是可以改變和完善的。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基本制度下,體育管理體制可以是政府主導的體制,也可以是政府-社會共同管理的體制。2)體制的制度必須以宏觀層次的根本制度為依據,但體制是由一系列微觀層次的具體制度按一定的聯系組合而成的。3)并不是只要把制度放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個體制。體制只存在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具備上下級層級關系的管理系統中,如果這種上下層級關系不存在,那么體制也不存在。
“機制”,是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如:競爭機制、市場機制[12]。運行機制是指組織或者機構在進行工作、開展活動時,其內部各個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方式及其條件。理解“機制”這個概念,需要把握兩個方面。一方面,事物各個部分的存在是事物存在的前提。這就是說,只要事物的各個部分存在,就有一個如何協調各個部分之間關系的問題;另一方面,協調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一定是一種具體的運作方式。
從機制與體制的關系來說:1)在具體某個體制內部,機制是體制內涵的一部分,機制從屬于體制。2)機制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總結和提煉人為設定,并在體制運行過程中通過實踐檢驗證明有效、采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的多種方式或方法的有機集合。3)機制有好與壞、完善與不完善之分。機制功能和作用的發揮是以其它體制構成要素的存在為前提的。4)體制和制度是機制的外在表現形式,機制是體制和制度發揮作用的內在規律。5)機制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類體制和制度的改革不能簡單地以“1+1=2”的邏輯來加以解決。體制與制度不可以全部分離,而應相互交融。制度可以規范體制的運行,體制可以保證制度得到貫徹。
體制與機制的區別在于,雖然在體制內部機制是體制的組成部分,但不同的體制有不同的運行機制,同一體制可以選擇不同的運行機制。機制的外延并不會在同一體制內全部表達出來。機制的外延主要包括經濟機制、市場機制、動力機制、經營機制、創新機制、財務機制、約束機制、管理機制等。

圖1 體育管理體制內涵示意圖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體育管理體制”的內涵應 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從本質屬性上說體育管理體制具有多層屬性,包括制度屬性、體系屬性、架構屬性等。2)從構成來說,主要包括機構設置、權限劃分、領導隸屬關系、運行機制等。3)從載體來說,主要存在于政府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司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存在上下級關系的組織中。4)從功能上說,體育管理體制是體育管理機構、體育管理的權限和職能、體育管理的領導隸屬關系和體育運行機制的聯結點,是發揮體育管理體制的功能、完成體育總目標的橋梁和紐帶。
劃分是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關于“體育”的劃分在中國體育理論界有兩種觀點:部分學者根據《體育法》中對體育的劃分認為我國體育由社會體育、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3 部分構成;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體育應該劃分為競技體育、社會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產業4 個領域。關于“管理”,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很多種。如根據管理的對象,可以分為文化管理、教育管理、衛生管理等;根據管理的場所,可以分為學校管理、醫院管理、企業管理等;根據管理的手段則分為行政管理、法律管理、社會管理、工商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等。關于“體制”,管理學領域將其劃分為了組織體制、程序體制、管理體制、統治體制和真理體制5 個部分。
國務院最新出臺的《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體育產業領域時也是將其與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作為平行概念提出來的。因此,我們認為在管理實踐中從“體育”的角度劃分體育管理體制的外延應包括競技體育管理體制、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學校體育管理體制和體育產業管理體制4 個部分;從“管理”的角度劃分可分為體育行政管理體制、體育事業管理體制、體育企業管理體制和社會體育組織管理體制4 種。

圖2 “體育管理體制”外延示意圖
關于“體育管理體制”與相關制度、體制的邏輯關系,本研究認為體育管理體制是社會分領域的體制制度體育體制的下位概念,從屬于體育體制。體育體制與教育體制、衛生體制以及其它社會分領域體制一起構成整個社會體制。社會體制是從國家層面進行劃分的體制類別之一,與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一起構成我國的國家體制。國家體制的構建是建立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的,以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為根據。社會體制的所有下一級體制以及下下級體制都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體制的影響和約束,更不可以違背國家根本制度,即社會主義制度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目前,“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已成為中國體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體育管理體制”概念的界定、“體育管理體制”概念內涵與外延的分析,是研究體育管理體制的根本性問題。從已有研究來看,體育理論界各位學者對“體育管理體制”、“體育體制”概念外延的理解并不清晰。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已有研究中“體育管理體制”概念的基礎上,對“體育管理體制”的內涵、外延及“體育管理體制”與社會體制、國家體制、國家基本制度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可為體育管理體制的系列研究提供理論借鑒,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1]呂樹庭,商執娜.北京奧運會后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7):9-15.
[2]苗治文,李剛,秦椿林.當代中國群眾體育的管理體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6):735-736.
[3]趙子江.我國職工體育管理體制社會化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體育學刊,2006(2):30-33.
[4]賈志強.新時期我國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9):1179-1181.
[5]柳伯力.對當前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設想[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89(1):1-4.
[6]張顯軍,種莉莉.我國體育管理體制現狀及2008 年奧運會后改革趨勢[J].體育文化導刊,2006(7):11-1.
[7]郝勤.論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概念、特點與功能[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
[8]李榮芝,唐文兵.2008 年奧運會后我國競技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趨勢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6):7-10.
[9]戴敬東.中國體育體制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0-14.
[10]張學飛.組織目標視角下的中國體育行政體制改革[J].體育學刊,2010.
[11]王愛豐,陳勇軍.經濟體制轉型與我國體育事業管理體制的改革[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6):18-20.
[12]夏征農,陳至立.辭海:第六版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4):551-1857.
[13]胡科,黃玉珍.重新認識體育舉國體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