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蘭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 金華 321004;無錫市梅里中學 江蘇 無錫 214112)
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運動規律,因此很多物理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只是通過抽象、單調的方式向學生灌輸,教學效果無疑會受很大影響.特別在中考前的復習過程中,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采用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復習方式去講授這些知識,往往會顧此失彼.多媒體技術有著變抽象為具體、交互性強、知識的組織結構佳、信息傳輸量大等優點[1,2],因此,把多媒體技術引入物理中考前的復習中,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優化復習過程,達到提高復習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基于作者多年從事物理中考復習教學的實踐,本文擬就如何更好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物理中考復習的各個階段進行初步的探討.
在中考前全面復習的第一階段,系統和詳盡地再現所學的知識點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是因為由于教學進度及時間的關系,之前所學的知識學生可能已經模糊甚至淡忘.此時,如果采用傳統的復習方法,將以前的教案拿出來一一溫習,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復習時間,而且由于知識量大,學生容易產生畏懼及厭倦的心理.因此,在復習的第一階段,筆者充分借助了多媒體教學.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將所學的知識點利用PowerPoint做成幻燈片,分章分節再現了初中物理重要的知識點.這樣,先讓學生了解每章每節的知識點,幻燈片播放的過程也就是學生腦海中回憶、溫習所學知識的過程.同時,在幻燈片的制作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對一些知識要點加入相應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另外,物理學中有很多知識點是容易混淆的.在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方面,筆者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知識量大、調用方便快捷的特點,將這些知識點進行對比和整合,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剛開始系統的知識溫習,學生比較快地進入了復習狀態,同時,大致了解復習過程中應該復習什么,自己還有哪些知識點比較欠缺,也進一步掌握了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為后面加強和深化復習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要做好這一環節,教師必須做有心人.如果一直教初三,把復習課課件保存好,這樣來年需要時,進行一些添補就可以了.如果初二、初三循環教,更是有利的條件,講新課時如果把每一小節的知識點都放到課件里,到初三復習時,只要把以前的課件進行整合,就能大大減少工作量,還不至于遺漏知識點.
新課程重視探究的理念,物理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學會學習,學會探究,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探究實驗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考試的重點.在講授新課時,必定要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探究出物理的規律,但在中考復習階段,再重新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時間和條件往往難以保證,這時候就可以采用視頻動畫形象地再現實驗的整個過程,避免空講實驗.比如,在講凸透鏡成像規律時,播放視頻動畫,溫習實驗要點.讓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什么?成像的規律有哪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同時適時提示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而且還可延伸.若用紙將凸透鏡遮掉一半,成的像會有什么變化?教師講解和播放視頻動畫相結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此類技術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對考點的理解,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緩解考前緊張的學習氣氛.


圖1

圖2
在備考復習的最后階段,由于時間更為緊迫,有針對性的復習也將展開.而此時,教師和學生往往都容易遺漏部分重要內容.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先將這些重點歸納起來,同時針對這些重點選擇相應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必須要有典型性、規律性.例如,由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變化分析電路中出現什么故障時,就可采用多媒體技術,先一一分析是燈泡短路還是斷路,滑動變阻器全接了上面的或全接了下面的接線柱等.針對學生分析故障時的難點、重點講解,然后反過來提問如果燈泡短路、斷路、滑動變阻器全接上或全接下接線柱時,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如何變化.兩表的變化由Flash動畫一一展開.通過動畫的演示更加深了學生對這類題目的理解.
由于多媒體課件上課前通常都已經準備好了,所以上課時教師會無意識地減少學生上黑板練習的時間、頻率,以為由幻燈片展示答案學生可以自己校對.實踐下來并非如此,特別是作圖題,一些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還是校正不出來.而且,讓學生自己校正,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典型的錯誤以便集中講解糾正錯誤,這也是多媒體技術比較大的局限性所在.因此,復習中往往需要教師補充一些練習卷或板書作為當堂練習,批閱后發現問題再及時糾正,但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的工作量及難度.如何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愿與各位同行探討.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知道,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而多媒體是溝通學生、教師、知識的橋梁.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復習時,由于要保證課件對知識考點把握的完整性,就必須面面俱到,上課時往往只顧點擊鼠標,而缺乏了對知識點的詳細解說和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人機對話代替了師生對話,造成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長期下去還會導致師生之間情感淡薄,這與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作為教師,不能只把眼光放到電腦上,應該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口頭、肢體的語言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切不可把全盤計劃交給電腦,這樣做的后果只能是舍本逐末,適得其反.
由于多媒體技術自身的特點和復習內容的需要,往往會選用較多的動畫和影像資料.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往往會被動畫和影像資料的內容所吸引,而較少地去探討動畫和影像資料背后所包含的物理知識,干擾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多時候,從表象看課堂氣氛很活躍,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這個原因.這在講授新課時也許是可以忍受的,但在復習階段,就應該盡量的減少此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復習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應該適當地利用動畫和影像資料,把握好尺度.
通過自己長期的教學探索與實踐,筆者體會到,在物理中考復習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確實有很多的優勢,能夠明顯提高教學效率與學習成績.相信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只要方法得當,多媒體技術對于物理教學必將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盧建群.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科教導刊,2012,(3):18,26
2 王晶.信息技術在體校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探索.物理通報,2011(12):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