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龔正

圖/金川
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更是發展問題,與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去年,國家決定設立“全國低碳日”,這對普及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和政策,鼓勵公眾廣泛參與,促進溫室氣體減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浙江省作為陸域小省,環境容量十分有限,氣候、生態等環境敏感性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低碳發展工作,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低碳經濟。早在2007年7月,省政府就成立了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2010年發布實施了《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浙江省在編制省級溫室氣體清單、開展低碳城市試點、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活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為下一步推進低碳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提出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去年12月,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作出了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決策部署,明確提出“堅持走生態立省之路,深化生態省建設,加快建設美麗浙江”。今后一個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低碳發展工作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為重要。
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在推進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浙江的過程中扎實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低碳發展工作,著力在低碳能源、低碳產業、循環經濟、林業碳匯、低碳生活以及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以開展“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弘揚和增強全社會的低碳意識,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努力營造低碳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也呼吁各類低碳環保組織、廣大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投身于促進低碳發展的各類實踐活動,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
(本文根據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龔正同志6月17日在浙江省暨杭州市2013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的致辭改編,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