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瀏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南瀏陽410300
面對頻發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如何對水源地的生態環境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降低災難等級,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措施一直被受關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1988年就曾提出了地區級緊急事故意識與準備(APELL),為各個國家應急處理體制的建立提供了科學性指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救援的工作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能部門作用,加強在水污染事件后的應急反應能力,盡量配合其他相關機構有效、及時處置事件,有利于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及社會公共財產。
①形式的多樣化,根據調查顯示常見的水污染事件及污染物性質,基本可分為溢油事件、有毒化學物品泄露事件、非正規途徑的大量排放污水、核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污染事件等多種類型,與眾多范疇或行業的日常生產工作密切相關。就某種類型事件來講,由于所含污染因素較多,其表現形式也具有多樣性。
②爆發的突然性,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發生通常沒有固定的形式,無法預測發生污染的種類,發生時具有來勢兇猛,突然發生,并且短時間內難以即刻控制,防不勝防。
③危害的嚴重性,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多為瞬時間一次大量排放的污染源,其破壞性極大,對于周邊區域內的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與生產可造成嚴重干擾,甚至造成該區域內人員的傷亡以及社會財富的巨大損失。
④處置的艱難性,由于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所關系到的污染因素較多,一次的排污量又較大,發生時很突然,危害度強大,所以要求處理這類事件時一定要及時、快速,措施必須應用得當有效。因此,處置突發性的水污染事件一般來說要比處置普通水污染事件更為困難復雜并且難度更大。
⑤影響持久性,重大的水污染事件不僅會對當地的水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對水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甚至遺留某些問題需要長期整治并且需要大量投資,恢復過程時間長,最終加劇水環境危機,影響日常供水安全。
⑥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類型分析。本次研究自2010—2012年間,我中心共參與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救治162起,其中溢油事件17起、有毒化學品泄露事件47起、非正規途徑大量排放污水98起。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占比表
①對相關單位及群眾加強宣教。APELL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全民對惡性環境污染事件的認知水平,以幫助地區機構做好準備工作,使突發工業污染事故時能夠具備應有的應急響應能力,有組織有秩序制訂并實施應急預案,確保區域內生態環境的健康,人民生命的安全,盡可能的減少財產損失。APELL的含義是強調全民的參與。各級疾病防控機構應充分的利用好現有資源,經各種渠道,向群眾廣泛宣傳污水傳播疾病的預防知識與用水安全知識。加強了對群眾的日常宣傳與教育工作,廣大群眾才能夠在遭遇水污染事件的時候有的放矢的配合相關機構,實施城市應急水處理應急系預案,從而最大程度的保障群眾的生命健康及財產安全。
②建立起應急處理人員信息庫,有效及時的處理事故是處理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首要,組建起具有專業素質的訓練有素的應急班子是至關重要的。在突發性的水污染事故當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主要承擔著指導群眾安全用水、宣傳污水傳播疾病的防治知識及監督水質的系列工作。應急人員團隊的管理者須確保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及時有效的保持聯系,協助相關部門在發生污染事故后的第一時間內對事件進行有效處理。
③建立起飲用水的水質監督結果信息庫,突發性的水污染事件通常影響范圍大、后果嚴重、處理艱難。水質監督工作對于及時掌握污染進程、污染情況、準確預測、污染控制方案的制訂以及后續安全用水的保障均具有重要作用。疾病的預防控制機構擔負著出廠水的水質監測以及水源的監督工作,對水質監督的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并同時建立起信息庫以作為應急處理方案制訂的參考數據,為群眾安全用水提供科學化的依據與保障。
④儲備應急物資,對于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于日常做好充分應急準備,與應急預案相關的物資應于日常進行常規儲備,并定期巡查是否有所老化或損壞,是否超出保持期,應確保應急物資良好可使用,有保持期的物資應及時更換避免應急使用時慌亂或貽誤應急處理時機。
①相關知識普及,對污水傳播疾病的防治知識及安全用水常識進行普及。日常生活當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通過多種渠道對用水安全常識及污水傳播疾病的防治要點進行宣傳普及。應急準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應隨時準備好相關的宣傳普及材料印刷品,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發生后確保有一部以上的熱線電話能夠及時順利開通,立即任命水污染事件的專項新聞發言人,及時向群眾告知相關污染情況、污染源以及可能引起的相關疾病,并詳細說明是否發生疫情以及后續的處理進展情況,積極預防大規模疫情的發生。
②水質的監測,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處理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水質監督的分析結果可對處理決策直接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并對事故處理的效果起到關鍵性影響,因而應準備足夠的水質監測試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水質監督指標例如:亞硝酸鹽氮、PH值、硝酸鹽氮及耗氧量等試劑是必須準備的。水質監督儀器在任何時間都應保持正常運轉。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購置便攜式氣相色譜儀及便攜式PH計等專用儀器備用。
綜上所述,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和處理涉及事件發生地區的人民政府、預防控制中心、事件單位、供水、武警、公安以及交通等多個部門聯動,每個聯動部門都要積極的建立應急籌備體系,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發生后,在政府的領導下,各個部門及時開啟應急預案系統,通力合作,才能將污染事件的損失減少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與社會公共財產安全。
[1]吳雪紅,徐天源,王曉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研工作的難點與對策[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6,19(1):19-20,24.
[2]周玉平,殷芳,朱忠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的信息化建設[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5,18(1):46-47.
[3]王朋華,袁濤,譚佑銘.水環境藥物污染對水生物和人體健康的影響[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8,25(2):172-174.
[4]譚壯生,楊慶,趙瑞蘭,等.經氯化處理的生活污水的有機提取物對DNA的損傷[J].環境與健康雜志,2007,24(8):610-613.
[5]張嵐.城市飲水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1,1(1):48-50.
[6]陳曉峰,何恩奇,周偉杰,等.環太湖地區微囊藻毒素-LR同相關污染指標相關性分析[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1,1(2):11-13,17.
[7]蔡祖華,錢曄,高奕,等.一起臺風后感染性腹瀉暴發現場的調查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7,41(5):428-429.
[8]張桂斌,李亞京.北京市朝陽區一起水污染事故調查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6,4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