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鵬 姚少文


下鄉監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

財政監督檢查局設立財政投資評審復審組

復審組在討論相關工程項目問題

復審組下鄉考察
鳳凰縣位于湖南省西部邊陲,地處武陵山脈南部,云貴高原東側。全縣國土面積1759 平方公里,轄24個鄉鎮340個行政村。縣內總人口41.96 萬,其中苗族人口24 萬,占總人口數57.19%,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縣。近年來,隨著文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鳳凰正處于經濟社會建設的黃金發展期,也處于各種財政投資項目的建設高峰期。如何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彌補項目預算申報漏洞,節減不合理支出,緩解財政收支壓力,及時化解潛在風險,都對全縣財政監督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對此,鳳凰縣財政局本著因地制宜、求實創新的理念,做實監督工作基礎、充分發揮監管合力、注重健全機制建設,不斷推進全縣財政監督工作上水平,走出了一條基礎扎實、有重點有特色的縣域財政監督創新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基礎建設,是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不斷創新做法、提升財政監督水平的前提和驅動力。近年來,鳳凰縣財政局認真組織實施財政監督“一把手”工程,局長高度重視財政監督工作,親自掛帥推動財政監督工作,做到重大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事項親自督辦。與此同時,為配合做好省、州財政組織的重點檢查,縣財政部門積極向縣行政主管領導匯報工作,爭取成立了由縣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保障了工作推進,不斷強化財政監督工作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形成了“領導抓、抓領導”的財政監督工作格局。
在財政監督基礎建設方面,鳳凰縣財政局在機構升格、經費保障、人員安排培養方面不斷下大力氣,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夯實機構組建基礎。早在2001年,鳳凰縣財政局就將監督股機構升格為副科級單位,同時更名為鳳凰縣財政監督檢查局,人員編制8 名;至2012年實有人數8 名,其中局長1 名(高配為副科級),財務監督人員4 名,財政投資評審復審人員3 人;本科學歷人員7 人,專科學歷人員1 人。并聘請1名經驗豐富、資歷深厚的專業人士具體指導財政投資評審復審工作。二是做實經費保障基礎。2012年在鳳凰全縣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優先安排縣財政監督檢查局運轉經費,并在年中追加了專項工作經費,有效保證了財政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基礎,不斷提升財政監督工作者的業務素質。鳳凰縣財政局通過對財政監督人員進行理論和業務培訓、與先進的兄弟縣市學習交流、請專家授課等方式促使其不斷提高政策水平、更新知識。同時靈活利用聯合、交叉檢查的工作機會,通過各級財政監督機構之間人員的業務交流,提升自身業務水平;通過發現其他縣市存在的問題,為加強和改進自身的監督管理工作總結經驗、提出積極建議,強化了鳳凰縣財政監督工作者預見風險、及時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增強鳳凰縣財政監督隊伍的知識水平和業務素質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鳳凰縣財政監督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推進監管資源整合、形成監管合力,是提升財政監督效率、放大監督效果的有力舉措。近年來,鳳凰縣財政局著力在上下聯動、橫向聯手、整合力量、強化整體上下工夫,不斷完善財政“大監督”工作機制。一是通過上下聯動形成監督合力“一盤棋”。鳳凰縣財政局在工作中始終強調樹立大局觀念、強化配合意識,認真實施上級下達的檢查任務,積極配合做好各項重點檢查。對于省、州財政安排的大規模重點監督檢查項目,鳳凰縣財政局及時抽調精干力量參與、做好工作計劃,在人員和時間上給予充分支持,為檢查做好基礎工作、創造條件,保證檢查的順利有效開展,以實現“集中優勢兵力,打造精品工程”的檢查效果。二是通過橫向聯合織牢監管合力“一張網”。近年來,鳳凰縣財政局注重加強與紀委、監察、審計等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已與審計部門建立了經常性的聯系溝通和信息共享制度,在檢查計劃上相互銜接,工作信息上相互共享,檢查結論上相互利用,通過做實財審監管合力,增強了協防能力,提高了監管效益。三是通過整合財政內部力量實現內部銜接“一體化”。鳳凰縣為了進一步完善財政監督檢查體系,通過統籌全年財政檢查計劃,制定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方案,明確各股室監督檢查任務,逐項落實工作責任,建立了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形成了財政部門內部監督合力。
前移財政監督關口,不斷創新財政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覆蓋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是提升財政監督科學化水平的有效途徑。2012年,鳳凰縣財政局根據上級財政監督工作精神,本著“不唯減、不唯增、只唯實”的財政監督理念,創造性地在全州范圍內率先開展財政評審再監督復審工作,在財政監督檢查局設立財政投資評審復審組(以下簡稱復審組),對財政投資評審進行再監督,創新了財政監督管理機制,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一方面,實施監督復審工作“一把手”工程,由鳳凰縣財政局局長親自掛帥推動財政監督復審工作;通過公開招錄2 名具有建筑工程類專業全日制本科學歷,理論水平高、專業知識扎實的年輕干部具體開展復審業務,通過聘請1 名多年從事工程造價行業,經驗豐富、資歷較深的專業人士等舉措不斷做實基礎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不斷抓好監督復審三個關鍵環節,以確保該項工作出實效:一是抓實機構組建環節。將復審組設在財政監督檢查局,與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分離,實現復審模式從傳統的內部復審模式轉變為獨立復審模式,保證了復審工作的全面性和獨立性。二是抓牢工作程序的環節。實行進行車間化流程評審,建設報審項目先經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完成全面評審后,再由復審組審查并發布最終審查結論。報審項目通過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和復審組的“雙重檢驗”,有效提高了評審結論的準確性。三是抓準監督考評環節。凡經過復審的工程項目,均以復審審查結果對財政投資評審中心的評審工作進行質量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評審工作人員績效工資的考核依據,促進了初審質量的提高。
目前,已經開展一年的投資評審復審工作初見成效:2012年完成各類評審項目249個,評審投資總金額6.11億元,經過評審、復審審定金額5.1 億元,審減金額1.01 億元,審減率達17%。復審組在評審基礎上單獨審減資金1166 萬元,在評審基礎上單獨審減率為2%。鳳凰縣深度推進“復”“審”結合,把每一個項目復審過程都當成一次項目信息資料采集、分析利用、深入調查的過程,盡可能地將復審掌握的大量信息資料“價值最大化”,因此,投資評審復審無疑是創新務實的一項工作,對全縣財政監督工作廣度深度的提升正起著積極的作用。
此外,在鳳凰縣財政監督工作當中,創新求變的思維、把財政監督工作落到實處的理念也貫穿到全縣其他監督事項當中,不斷健全完善著財政監督運行機制。為確保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效益的充分發揮,鳳凰縣財政局采取了財政監督全程參與的形式監控財政獎補資金的運轉情況,具體做法是派專人負責對一事一議項目進行監督,在項目立項上、項目建設中、項目竣工驗收上全面介入,資金撥付和項目驗收都要經過財政監督檢查局簽署意見,僅就2012年共監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40個,涉及獎補資金達3422 萬元。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扎實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提供依據,鳳凰縣財政局通過組織召開群眾座談會,向群眾征詢健全項目確定程序、工程管護機制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下一步,鳳凰縣財政局將致力于建立財政監督檢查、投資評審及績效評價工作三位一體的財政支出管理體系,在績效評價方面,鳳凰縣財政局根據全縣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從以下三方面推進:一是及時建立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二是科學確定項目績效評價目標范圍,三是切實推動項目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因此,建立財政投資評審、財政監督檢查及績效評價相結合的綜合體系不僅是實現全程無縫監督、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做法,也是推進鳳凰縣財政監督工作落到實處、長效提升財政監督水平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