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在友,楊麗雯,翟桂群
(宿遷學院,江蘇 宿遷 223800)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全球產業結構逐漸發生變化,逐步從“工業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現代服務業對GDP的貢獻越來越大.宿遷作為江蘇的一個地級市,屬淮海經濟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制造業在總體經濟中占有較高的份額,但其競爭力與江蘇省的其他地級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許多,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的落后是造成經濟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通過客觀評價宿遷生產性服務業的現狀,研究制約因素,對促進宿遷生產性服務業健康的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非常重要.
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是開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不同年代學者對生產性服務業概念的定義不同.李江帆所著的《第三產業經濟學》(1990)[1],是國內第一部關于服務業的專著,他從服務業對象出發,界定了生產性服務的理論概念.通過研究,逐步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形成共識:生產性服務業是一種中間投入,為產出物提供服務.它和生產制造業相互依賴,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起到加速融合的作用.國際和國內權威機構對生產性服務業的范圍的界定都不同.上海市經濟委員會2006年將其分類為:資本服務業、會計服務類、信息服務類、經營服務類、研發技術類、人力資源類、法律服務類.
2003年至2009年宿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速度明顯增加,至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速度已經超過20%,這也帶動了宿遷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至2009年底宿遷的生產性服務業增長率為15.9%,服務業占GDP比重在30%左右.最近兩年服務業占宿遷生產總值一直在11.1%至15%之間.2007年江蘇省生產性服務產值已達到4098.35億元,占江蘇省第三產業產值45%,增長率為33.40%.目前,宿遷的生產性服務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升級速度也在加快,但是和其他地區相比生產性服務業還是顯得滯后.
生產性服務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分類,所以本文生產性服務業分類如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與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從生產性服務業的宏觀環境、產業發展規模、發展結構、發展速度、質量幾個方面以及數據的可得性選取指標.
宏觀環境直接影響生產性服務業的競爭力.本文的宏觀環境主要從經濟環境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宿遷的經濟從2008年有明顯的發展,城鎮居民人居消費支出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表明宿遷的宏觀環境有了好轉.實際外商投資雖然也在增加但是比起蘇南還是相差甚遠,城市化水平有待于提高,宏觀環境還需改善.
表1 宏觀經濟指標
對于產業規模指標主要從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所占比重和生產性服務業產值來分析.宿遷2005年到2008年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市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維持在7.56%左右.與其他地方生產性服務業與服務業固定資產相比,宿遷生產性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偏低.根據宿遷統計進度數據整理計算,2005—2008年宿遷生產性服務業的產值分別為34.8、38.9、44.1、49.2億元.Markusen(1989)[2]認為生產性服務業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征.宿遷的生產性服務業規模較小,但對經濟貢獻有著重要的作用.
產業發展結構指標包括工業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生產性服務產值占GDP的比重、生產性服務業產值占第三產業產值的比重.至2009年,宿遷工業生產總值占GDP的36.9%,第三產業的產值占GDP的34.4%,生產性服務業的產值占GDP的6.3%,生產性服務業的產值占第三產業產值的23.6%.可以看出生產性服務業對生產經濟有重要的作用.在其內部結構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零售業、計算機服務與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所占比重較大.近幾年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也不斷優化,但是和其他地區相比,宿遷還需要調整政策,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的競爭力.
產業發展速度指標包括從業人員增長率、增長速度、成長相對速度,衡量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速度.從表2可以看出宿遷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速度有增加的態勢,但是還沒有明顯的發展勢頭.另外,金融業出現負增長的現象,反映金融體制需要加緊改革的要求.江小涓和李輝(2004)[3]的研究指出,雖然過去多年服務業沒有取得預期的高速增長,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也沒有顯著提升,但我國卻能在這時期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長速度,服務業的發展沒有成為增長的障礙.所以可以得出:宿遷的經濟還沒有需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階段.
表2 發展速度指標
人均生產性服務產品占有量和生產性服務貢獻率是產業質量主要指標,是衡量產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效率.2007年,宿遷的的人均生產性產品占有量為532元,生產性服務貢獻率為6.7%.2008年,人均生產性服務產品占有量為621元,生產性服務貢獻率為6.3%.從數據可以看出人均生產性服務產品占有量較低,和蘇南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綜上可以看出,近年來,隨著宿遷工業化進度的加快,生產性服務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宿遷的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生產性服務業結構層次較低,生產性服務業市場機制不健全,城市化水平相對較低,還沒有形成現代化的專業市場.與蘇南蘇中地區相比效益水平、服務能力和服務范圍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
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發展規劃,完善各項政策,對生產性服務業進行引導,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宿遷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細分市場,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另外政府需通過制定政策、選擇發展重點、培養人才、健全法規以及制定其他相關措施等.如政府可以制定和實施包括稅收減免等各項政策,鼓勵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金融扶持政策,積極拓展投資渠道;制定配套的貿易法、期貨法、房地產交易法、土地估價法、運輸通信法、人才使用和管理法等,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通過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國內外產業資本向宿遷投資.放寬集聚區準入標準,鼓勵民間資本投入,發揮民營企業經濟在集聚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積極發展宿遷重大項目,用項目建設拉動投資效益和社會發展.同時,加強跨區域的合作,主動學習通行的規則、標準,與發達地區接軌,不斷拓展宿遷服務業的發展空間.
宿遷對于高科技人才比較缺乏.加強生產性服務業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構建宿遷生產性服務體系提供保障.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緊缺的人才可以用高薪、獎勵制度來引進.鼓勵各種商業咨詢、獵頭公司、人才培訓等服務機構的發展,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各類人才市場.另外,根據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宿遷高等學校優勢,加強本地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科體系建設,加快培訓具有服務業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構建高端服務業人才培養體系在培養復合型高級服務業專業人才方面形成規模.
區域品牌是一種很重要的無形資產,應加強區域品牌的建設,明確區域品牌的產權主體,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政府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宣傳區域品牌,鼓勵和支持開展爭創服務品牌活動.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樹立長遠思想,互相協作,切實作好區域品牌的創建工作,并提供相互支持.在區域品牌初具影響力之后,充分做好品牌的維護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把分散的企業有效地組織起來,引導區域品牌的建設.
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僅關系經濟的總體發展,而且將直接影響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宿遷應將知識、技術等要素投入到傳統服務業中,優化傳統服務業,提什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順應現在的潮流,積極開拓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宿遷的優勢,構建合理的機制,共同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宿遷現有的中小銀行發展起步晚,業務量相對較小,其運作與管理尚不規范、成熟.若想提宿遷高生產性服務業,應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盡快建立和完善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相匹配的地方性中小銀行,使之與大銀行形成合理搭配,形成層次鮮明、結構合理的現代金融體制.合理提高中小銀行規模,引導和提升地方性中小銀行滿足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中小銀行自身抗風險能力.
宿遷的中小企業應及時抓住目前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機會,不斷優化自身結構,提高自身素質,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標準,強化公司治理,建立財務紀律,增強人力建設,提高企業管理層人員素質,為企業發展打好基礎,增強商業銀行信心;同時,中小企業應積極維護自身形象,為自身發展爭取空間.
〔1〕李江帆.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Markusen J R.1989.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江小涓,李輝.服務業與中國經濟:相關性和加快增長的潛力[J].經濟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