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麗華 陸穎麗 蓋超 李佳 鮑慧錚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是因受循證醫學影響而來。有價值的且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是循證護理的依據。它是一種通過提出問題和尋找證據,從而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方法[1]。循證問題和循證證據以及循證觀察與應用是循證護理的4個連續過程。經實踐表明循證護理對于惡性腫瘤患者有良好效果。相關醫學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選取的近 1 年內在本院進行治療并確診為惡性腫瘤6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每組各32 例。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別為30例和34例。其中對照組中患者的年齡段為29歲~65歲,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在31~63歲。此兩組中在患者的腫瘤類型和年齡以及臨床表現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患者在化療過程中出現的胃腸道反應、皮膚毒性、口腔黏膜潰瘍、肝腎功能損害、繼發性的靜脈炎、脫發等問題進行日常的常規護理是對照組所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于試驗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為循證護理方法。以下是其具體的護理實施。
2.1 循證問題及應用 化療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療藥物幾乎都有不良反應,且惡性腫瘤的治療過程漫長,所以患者會承受一定的痛苦,因藥物和方案不同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人產生的不良反應也不同,但不良反應并非是每次化療都出現。
2.1.1 飲食護理 化療過程中惡心和嘔吐等不良反應使患者非常痛苦。不良反應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及脫水等癥狀,不良反應較輕的患者會出現精神萎靡和營養不良以及食欲不振等癥狀,在化療后為給患者補充能量以及減輕其嘔吐癥狀,可以食清淡的和高熱量的以及易消化無胃腸刺激性的食物,且應注意要少食多餐[1]。
2.1.2 脫發護理 化療后,很多患者會因化療導致脫發而產生自卑心理,對此,護理人員要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了解其暫時性,要指導患者戴假發或者戴帽子,從而使患者自卑的不良心理得以消除。
2.1.3 心理護理 為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多數家庭在親人患有惡性腫瘤疾病時對患者隱瞞病情,并且希望院方也能配合隱瞞。對于這種情況,為避免增患者的心理負擔,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要顧及患者的承受能力和患者的心理狀態,小心謹慎,不能將全部病情告訴患者。另外為保證化療的最佳效果,要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以讓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
2.2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時應采用 SPSS15.0 統計學軟件,其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應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32例患者中化療有效率30例,占93.8%,而對照組中32例患者,化療有效率21例占65.6%;試驗組中有29例患者的住院時間低于1個月,占90.6%,而對照組中住院時間低于1個月的患者僅22例,占68.8%;試驗組中有20例患者的治療費用低于1萬元,占62.5%,而對照組中治療費用低于1萬元的僅12例,占37.5%。經以上對兩組患者的化療有效率和住院時間以及治療費用的比較表明試驗組的化療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64例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經循證護理后,均無因化療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化療進行的情況。在惡性腫瘤化療即循證護理的過程中,在制訂護理計劃時找到了真正標準,在臨床決策時找到了實證依據,從而改變了臨床護士憑經驗和感覺為主的習慣和行為。這主要是因為對他人在護理工作中的科研結論和行之有效的經驗及方法做出了總結和借鑒。這不僅增強了化療常見問題的預見性和減少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增加了化療安全性,而且還使護理人員的知識得以豐富,學術水平以及護理質量得以提高。
[1] 顧小麗,吳紅梅,王翠蘭.循證護理在防治惡性腫瘤患者胸腔穿刺并發癥中的應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