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艷
近些年來, 蘇丹紅辣椒、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催熟劑蔬菜、染色饅頭、注水肉、毒酸奶、孔雀綠魚蝦等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引起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熱議。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 還會加重社會負擔, 影響社會穩定[1]。食品檢驗檢測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積極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 因此加強以食品安全為主的規范統一的國家食品檢驗檢測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1. 1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完善 雖然我國已經有比較可行且多元的食品檢驗檢測系統, 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但是由于當前社會食品業水平的飛速發展,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 影響范圍越來越廣, 危害程度越來越大, 現存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已經不能有效的滿足食品安全檢驗的要求。由于將食品監管的重點環節放在對最終產品出廠監督, 從而使得相關產品的源頭沒有足夠的監管力度[2]。為保障食品安全問題, 應該從農田到食品加工, 再到流入市場進行銷售,每一步每個流程都需要嚴格的檢測, 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食品生產企業不能進行自我食品安全檢測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很多食品企業并沒進行相應的檢驗體系, 從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出現。
1. 2 食品安全檢測標準不健全 2000年以前我國共制定食品工業行業標準1164項和食品工業國家標準1070 項。對進出口食品檢驗, 現有明確的行業標準 578項。對于大部分食品安全標準來說, 目前只有行業標準而無明確的國家統一標準。我國很多地區對于食品檢驗檢測都存在各部委直接認定或者各級地方行業主管部門進行資質評價。由于各地區、行業、管理層沒有明確、統一、清晰的標準, 導致重復認定現象的出現, 這對于食品檢驗檢測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困擾, 以至于很難將食品安全監測進行標準化貫徹[3]。
1. 3 檢測技術較為落后 在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 國內發達地區大都掌握著食品檢驗檢測的最新技術, 但是一些發展較慢的地區或者偏遠地區, 技術水平的落后以及設備的陳舊,導致對食品檢測出現較大漏洞。例如檢測方法單一, 殘留檢測方法比較傳統, 快速篩選技術還不夠成熟, 速測法存靈敏度不高、特異性不強等等。
2. 1 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
2. 1. 1 現階段, 我國的食品檢測體系有嚴重的“重尾輕頭”現象, 在食品檢測的各個環節中將重點放在了終產品的監督管理上, 而忽視了食品源頭的管理。因此, 在食品檢測中要從農田到餐桌各食物每個環節全面覆蓋, 并加重食品源頭的檢查力度。
2. 1. 2 對于技術水平落后的地區, 政府要加大技術的引進,設備更新。從農作物種子選購、生產環境分析, 農業種植,食品加工, 產品流入市場等等每個環節進行合理分工、專業檢驗檢測, 做到食品跟蹤管理。并且食品中農藥與獸藥殘留等更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強安全檢測力度。
2. 1. 3 對于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不僅要對技術設備進行加強, 也要提高從業人員的自身專業水平。政府要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監督和規范從業人員的注冊管理制度。通過相關法律法規, 制定出行業操作規范和獎懲措施。
2. 2 統一食品檢驗檢測的標準 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 避免重復和不必要的檢測。需要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地區進行研究分析, 由相關的部門制定并出臺統一可行的檢驗檢測方法和標準, 企業內部加強自我檢測體系的完善。構建檢驗檢測資源和檢測信息的交流平臺, 實現技術、資源共享。通過現代手段對信息網絡化, 實現檢測檢驗電子管理, 以保證信息及時準確傳遞。
2. 3 提高檢驗檢測的技術手段 對于過于傳統而不符合現代需求的檢驗檢測手段進行合理的去除, 并借引進、借鑒和改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與技術, 彌補現存技術的不足,加強檢驗檢測技術的更新。培養高新技術的研究與檢測人員,對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方法、手段、技術、標準進行研究以及食品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等, 制定出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設備以及技術手段。對食品添加劑、農藥獸藥制定出嚴格的安全量添加標準, 進行嚴格審查, 嚴格把關。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 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給消費者帶來享受的同時也隨之帶來很多安全隱患, 我們需要針對性的進行分析, 做出合理措施。加強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對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標準進行統一規劃, 合理利用現有的檢測資源, 更新檢驗檢測設備及技術手段, 以保障食品安全、確保消費者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田書敏.食品檢測技術研究.食品工業科技, 2007(2).
[2] 郭曉, 張曉川.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3,24(1):93-96.
[3] 張樹剛.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探討.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 , 2011:(1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