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馬志紅 徐燕茹 張傳美
1. 1 護生方面的問題 工作主動性不強, 缺乏吃苦耐勞、勤奮獻身精神。對剛進入臨床學習的護生來說, 陌生的環境會使其產生緊張、害怕[1], 另外大多護生不能將書本所學知識靈活運用, 不能很快適應護士角色的轉換。然而, 在醫院接觸到的是不同背景的患者, 不善于與患者主動溝通, 或溝通時態度生硬。加之患者及家屬的不信任, 使她們產生焦慮,對實習失去信心。另外, 護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欠缺, 加之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等, 均是影響護生實習的重要原因。
1. 2 臨床帶教老師自身的問題 帶教老師水平高低不一,個別帶教老師責任心欠缺。隨著醫學新技術、新業務的不斷出現, 如果不提高帶教老師業務水平、自身綜合素質很難滿足護生的需求。
2. 1 崗前培訓 隨著社會的發展, 患者法律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使醫療護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應加強安全教育, 培養護生法律知識及自我保護意識, 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及管理規定》, 熟知《護理應急預案》等, 讓護生真正體會到在法律中自己應盡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用法律約束自己, 使護生懂得護理是高風險的職業, 既要讓患者滿意, 又要使護生的行為得到法律的保護。另外, 應加強對護生進行職業形象、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 讓護生在工作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盡快適應角色。培養護生認真、耐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工作態度, 始終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護生剛進入臨床, 對周圍環境陌生, 各項護理操作技術不熟練, 缺乏經驗,患者往往不愿接受護生的護理操作。這就使護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自信心減弱, 給護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護士長和帶教老師要熱情接待每一個學生, 入科時首先介紹本科室的人員、建筑布局、護理常規以及注意事項等, 使他們盡快熟悉環境, 減輕心理壓力。
2. 2 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對護生進行教育 帶教老師對護生應多指導、多溝通、增強其自信心, 因材施教, 激發護生的潛能,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培養護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 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 教育護生熟練掌握工作職責、標準化操作流程及護理核心制度, 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通過言傳身教告訴護生如何去做, 如何收集資料等。教會護生和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人員進行溝通, 在與患者溝通時, 學會尊重患者, 提倡微笑服務, 應注意說話的方式, 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帶教老師可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工作經驗傳授給護生;醫院應制定嚴格的帶教計劃, 不僅要求護生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 還要求規范護生護理文書書寫的能力, 在臨床帶教中采用護理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實施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 培養主動學習、觀察病情、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帶教老師應對每一項護理工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善于分析總結 , 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為護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多鼓勵、少批評, 多關心和愛護護生, 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心理狀態, 給予正確的引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以達到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的目的。
2. 3 嚴格選拔帶教老師 帶教老師應當經過醫院理論、操作考試合格后方能勝任, 并且具有護師以上資歷的護士擔任,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嫻熟的操作技巧,更應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責任感及愛心。不斷豐富完善自己。帶教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護生, 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這就要求帶教老師為護生作出榜樣, 以身作則, 嚴格帶教, 提高自身修養, 樹立良好的專業形象。鼓勵護生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基礎上大膽實踐。并實施帶教雙向評估制度, 即帶教老師對護生、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評價[2], 針對護生提出的教學工作中的建議和意見進行改進。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臨床護理帶教隊伍, 因材施教, 使護生在實習中真正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以致用, 從而加強自身綜合素質, 成為適應新世紀發展所需要的護理人才。針對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對策并及時的改進, 使護生對患者的主動服務意識增強, 同時, 帶教老師的自身素質和帶教水平也顯著提高, 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明顯提高[2]。
[1] 崔霞,戴冬梅.全方位管理臨床實習護生的做法及成效.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2, 19(4):60.
[2] 李小妹,李小寒,劉素珍,等.護理教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 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