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英 唐宏艷
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觀察與護理
唐洪英 唐宏艷
肝硬化腹水;中西醫結合;觀察與護理
肝硬化是最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 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 造成的彌漫性肝臟損害。其發生、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 在我國, 以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最為常見。肝功能發生失代償的過程中, 常出現多種嚴重并發癥。肝硬化腹水是目前臨床上較難治愈的頑固型疾病, 直接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影響患者的預后。因而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院采取在西藥基礎上, 配合中藥湯劑“健脾軟肝湯”, 并同時給予心理、病情、飲食、休息等方面精心的護理, 取得滿意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科室自2012年8月~2013年3月共收治32例肝硬化腹水患才, 其中男25例, 女7例, 年齡30~76歲;全部均經B超證實為中度以上腹水, 伴有不同程度脾腫大, 肝功能中度以上損害。職業分布以農民為主52.21%, 工人、干部分別占24.78%, 23.01%。肝硬化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最多占80.53%, 其他病因如飲酒史等占19.47%。
1.2 治療方法
1.2.1 在西藥保肝、降酶、抗纖維化的基礎上, 服用自擬“健脾軟肝湯”, 方劑如下:黨參、白術、云苓、車前子、澤瀉、丹參各30g, 黃花60~120g, 當歸、文術、地鱉蟲各10g, 灸甘草6g。
1.2.2 加減法 脾虛甚者將黨參改為人參, 黃芪用至120g以上;小便短少, 腹水量大者加豬苓30g、大腹皮30g、商陸10g;腹脹滿甚者加厚樸12g、枳殼12g;脾腫大者加鱉甲30g、牡蠣30g、三棱12g;濕熱黃疸者加茵陳30g、赤芍30g;虛寒者加干姜10g、附子10g、桂枝10g;大便干燥者加大黃10g、二丑10g;脅痛者加元胡、郁金各12g。3個月為一療程, 一般一至三個療程。
1.3 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 腹水消退, 肝功能恢復正常 , 觀察3個月無腹水出現;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腹水基本消失, 肝功能明顯改善, 觀察3個月無腹水增加;無效:臨床癥狀及肝功能無改善, 腹水無消退或消失, 或病情惡化。
32例患者經過1~3個療程治療后, 顯效24例(75%), 有效5例(15.6%), 無效3例。
3.1 心理護理中醫認為, 人的情緒與情感的變化具體表現為“七情”, 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變化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超過了這個限度, 則可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 心理護理在疾病康復治療過程中, 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3.1.1 營造一個充滿人性化、有人情味的環境, 可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與安寧, 緩解患者的孤獨寂寞感, 減輕并消除對疾病的焦慮和恐慌[1]。
3.1.2 個性化護理 由于不同的患者病情有所不同, 經濟能力和性格的差異等原因, 在治療護理過程中, 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 這時候醫護人員就應該具體了解患者的境遇,有針對性的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對癥下藥, 有的放矢,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 真正地達到護患合作, 對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1.3 耐心地聽取患者的心聲 用關切的態度, 真誠的語言、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術、細心周到地為患者服務, 讓患者思想放松、有安全感, 并引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積極配合治療, 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既來之, 則安之, 這是治療疾病的良好基礎。
3.2 密切觀察病情每天監測生命體征變化, 并做好記錄。準確記錄出入量, 定期測量腹圍和體重, 以觀察腹水消長情況。
3.3 飲食護理 應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易于消化而無刺激性的軟食。應根據肝功能情況, 給予適量蛋白質。在肝功能衰竭時, 應改為低蛋白飲食, 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5g, 待病情逐漸改善以后方可逐步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糖類食物每天可食用300~500g, 糖類能增加肝糖原的含量, 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并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2]。脂肪每天可攝入30~50g, 過多則會沉積在肝臟, 并阻止肝糖原合成, 使肝功能減退。重點應嚴格限制水鹽的攝入, 一般以食鹽每日不超過2g為宜, 進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 如有顯著低鈉血癥, 應限制在500ml內, 氯化鈉控制在每天0.6~1.2g。同時應戒煙酒, 盡量少食蔥、蒜、辣椒等刺激性強、粗纖維多和較硬的食物, 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必要時少量多餐, 保證營養均衡。
2.4 注意休息, 勞逸結合 休息可以減輕患者能量消耗, 減輕肝臟代謝的負擔。因此應多注意休息, 適度活動, 以不覺疲勞為度。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糖原和蛋白質的合成, 故應保證患者睡眠質量。保持病房安靜、整潔, 可以睡前給予溫水泡腳, 收聽舒緩音樂, 使患者安靜入睡。
本科室在西藥基礎上聯合中藥方劑“健脾軟肝湯 ”治療肝硬化腹水, 經32例臨床觀察, 取得了滿意療效。本方劑突出益氣健脾, 活血軟堅, 利水消腫, 符合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當先論脾”之古訓。加減法則是根據“虛實”的原則, 在臨床上隨證用之, 靈活掌握。在治療期間, 全體醫護人員給予患者熱情周到的服務, 精心的治療和護理, 得到患者和家屬一致認可。
[1]呂玲,徐敏.淺談人性化護理.中華現代醫學與臨床, 2005,3(4):110.
[2]施軍.肝硬化患者的調養護理.中國實用現代臨床醫學, 1997:394.
163461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