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消化性潰瘍治療中多采用聯合療法,而聯合療法中,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較為廣泛,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聯合療法中特別是含有質子泵抑制劑的療法效果較為顯著,患者的依從性好。但不同方案其成本存在差異。本文觀察雷貝拉唑和蘭索拉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中的成本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10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上述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潰瘍診斷標準,均經電子胃鏡檢查提示為胃潰瘍或者十二指腸潰瘍。上述患者均行幽門螺桿菌檢查,檢查結果提示為陽性。同時排除試驗區1個月使用過對胃酸分泌有影響的藥物、抗菌藥物等患者、心肺肝腎等器官嚴重功能障礙患者、腹部手術史患者、對試驗藥物有禁忌或者過敏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平均為(41.6±6.7)歲;上述患者中胃潰瘍患者共21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共23例,復合性潰瘍患者共6例。對照組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平均為(40.8±7.2)歲;上述患者中胃潰瘍患者共22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共23例,復合性潰瘍患者共5例。上述兩種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雷貝拉唑為主的方案治療,雷貝拉唑10 mg、克拉霉素0.25 mg、替硝唑1.0 g,2次/d,治療7 d后睡前服用雷貝拉唑,10 mg/次,再連續服用7 d。對照組患者給予蘭索拉唑為主的方案治療,蘭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0.25 mg、替硝唑1.0 g,2次/d,7 d后睡前服用蘭索拉唑20 mg,再連續服用7 d。
1.3 療效評定 治療后患者潰瘍和周圍炎癥反應消失,評定為痊愈;潰瘍消失,但潰瘍周圍仍然有炎癥存在,療效評定為顯效;潰瘍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療效評定為有效;潰瘍面積較治療前減少<50%,療效評定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療效評定結果等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痊愈31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患者痊愈32例、顯效12例、有效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成本確定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所進行檢查相同,住院等費用相同,治療方案中除了所用質子泵藥物不同外,其他均相同。所以兩組的成本可認為是雷貝拉唑或者蘭索拉唑的成本。觀察組雷貝拉唑(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盒7粒,每粒10 mg,每盒價格為35元)成本=14×5=70元。對照組蘭索拉唑(汕頭經濟特區鮑濱制藥廠,每盒7粒,每粒30 mg,每盒63元)的成本=14×9=126元。
2.3 成本效果分析 觀察組成本效果=70/0.96=72.9;觀察組成本效果=126/0.98=128.5。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獲得一個效果單位,觀察組的成本低于對照組。
雷貝拉唑和蘭索拉唑均為質子泵抑制劑,均能夠較好的抑制胃酸分泌,均在消化性潰瘍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1,2]。本文中,雷貝拉唑和蘭索拉唑為主方案治療消化性潰瘍時,均獲得較好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均超過95%。在藥物治療疾病中,藥物經濟學逐漸被引入臨床疾病的治療中,通過藥物經濟學分析,可以看出藥物在近似療效時的成本,這樣有利于節省患者的治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有利于改善看病貴的問題[3]。本文中,觀察組和對照組雖然有近似療效,但觀察組的成本效果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中以雷貝拉唑為主的治療方案所需成本較低,而對照組以蘭索拉唑為主的治療方案所需成本較高。雷貝拉唑和蘭索拉唑在消化性潰瘍治療中均獲得較好療效,但雷貝拉唑的成本低于蘭索拉唑,值得借鑒。
[1] 譚玲,周澎濤,傅得興.雷貝拉唑的藥理與臨床.中國新藥雜志,2000,9(6):373-374.
[2] 林學壬,徐立.雷貝拉唑與蘭索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十二指腸潰瘍的對比.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5(11):1054
[3] 顧海,李洪超.藥物經濟學成本-效果分析應用的相關問題探討.中國藥房,2004,15(1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