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金錄 田雪秋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長春 13002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于年齡50歲以上人群,屬中醫學“痹證”范疇。我科2011年6月~2013年3月運用推拿結合中藥離子導入法治療本病30例,并與30例采用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患者進行比較,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60例患者均來自我科門診,其中男24例,女3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年齡40~75(平均53±9.6)歲;病程1~36(平均1.26±3.36)個月;體重指數23.46±3.84。對照組30例,年齡42~78(平均53±11.8)歲;病程0.5~20(平均1.13±3.25)個月;體重指數為24.25±3.86。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指數各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組采用推拿、中藥離子導入法治療。①中藥離子導入法:止痛消炎軟膏(成分:獨活、天南星、草烏、皂莢、芒硝、水楊酸甲酯、冰片。功能主治:消腫止痛。廠家: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外敷關節患處,厚度為0.2cm,使用神鳥牌CQ-BS8型神燈(TDP)照射敷藥患處20min,然后于患處放置布墊(用40℃熱水浸濕),使用低中頻遠紅外溫熱治療儀,將10cm×6cm膠質電極片放置于布墊上,將電流強度調至患者能耐受而無刺痛感為宜,一般局部電流不超過40mA。②推拿:①點按揉梁丘、血海、膝眼、委中、足三里、陽陵泉、阿是穴,每穴30s,重量大約6kg,逆時針揉。②?股四頭肌遠端及膝下10cm以上肌肉2min,雙手擠壓膝關節內外側1min。③拔伸閃動膝關節(患者俯臥):助手按住患者臀部,術者雙手握住患者腳踝向上下左右方向(拔伸狀態)各活動1次,于中心位時迅速拔伸閃動一下,常可聽到膝關節“咔嚓”響聲(有時不可強求響聲)。上述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采用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患者仰臥位,選擇膝關節髕骨下外側為常規穿刺點,常規消毒,鋪無菌巾,2%利多卡因2ml局部麻醉,用5ml注射器穿刺膝關節腔,如有關節積液應盡量抽盡,然后將玻璃酸鈉(山東正大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施沛特,20mg/2m1)2ml緩慢注入關節腔內,注射完后穿刺點碘酒燒灼覆蓋無菌敷料,被動活動膝關節,使藥物均勻分布于膝關節,并囑患者平臥休息1h。5d給藥1次,共注射4次。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疼痛、腫脹癥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疼痛、腫脹癥狀消失,關節活動不受限,70%≤證候積分減少<95%;好轉:疼痛、腫脹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輕度受限,30%≤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疼痛、腫脹癥狀與關節活動無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0%。
結果:治療組治愈15例,顯效11例,好轉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0%;對照組治愈4例,顯效8例,好轉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3.3%。兩組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隨訪2~18個月,平均12個月,無復發。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中醫學認為,肝腎虧虛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生的內在因素,外傷勞損及風寒濕熱諸邪內侵是本病的外部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促進本病的發生與發展。本療法中所用止痛消炎軟膏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加上TDP神燈照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擴張膝關節局部血管,使血流加速。同時加低中頻脈沖可對膝關節局部起良好的按摩效應,運用電荷同性相斥的原理,藥物離子按一定方向有規律地運動,經汗管滲透入人體,從而發揮藥理和交流電離子雙重作用,以增強藥物吸收,使中藥在膝關節局部保持較高的藥物濃度,可促進關節軟骨修復,軟化骨刺,消退滑膜炎癥。運用點、按、揉、?、拔伸等推拿手法作用于膝關節,促進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加速水腫和病理產物的吸收,促進腫脹盡快消除;增加膝關節的活動度,松解膝關節局部的粘連,改善膝關節的功能。從而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抑制骨質增生、恢復膝關節正常功能的作用。該療法具有臨床療效確切、簡便、實用、副作用小等特點,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