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遼寧成大方圓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阜新 123000)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快,中國醫藥市場加快了融入國際醫藥大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面臨強大跨國醫藥集團的激烈競爭,我國傳統中藥產生的眾多產品,由于有些不符合國際醫藥市場的標準和要求,目前僅百分之幾的國際市場銷售份額有可能進一步萎縮。因此,當務之急是加快實現我國中藥現代化的進程。錢學森同志曾指出:“中藥現代化是醫學科學的革命,而醫學科學的革命可能不限于醫學,是科學革命[1]。”可見,中藥現代化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中藥現代化從1980年被提出直至現在,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縱觀其發展,依然是踉踉蹌蹌、艱難前行。筆者認為影響中藥現代化進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1.中藥研發創新能力低。首先,目前我國中藥研發水平還比較低,難出具有重大創新的研發成果。雖然目前我國擁有國外難以比擬的中藥產業人員儲備優勢,但是由于長期的閉關自守,加上政府和企業對中藥研發投入不夠,遠低于發達國家,中藥研究人員的素質與國外科研人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時由于我國科研制度還不夠健全,在中藥科研界尚未形成規范化、系統化的理論體系及行為規范,使得長期以來中藥在研發創新方面同國外科研機構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其次,目前我國的中醫藥理論保存著傳統文化特點,其弊端就是難以用現代科學技術來闡明其科學內涵,難以清楚地用現代科學術語解釋中藥配方中的藥性理論和配伍理論,以及闡述中藥的定性、定量機理以及復方藥物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藥研發的關鍵點還在于中藥的基礎研究,然而,目前我國中藥基礎研究不足,使得我國中藥研發難以得到突破性發展,中藥產品難以獲得國際認可。此外,為了使得國外患者更容易接受中藥產品,還需用科學數據闡述說明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以,我國中藥研發和生產需要進行技術創新。目前,國內在藥品檢測環節中并沒有按照國際上所通行的藥理和毒理學試驗標準操作進行,國內的GLP標準實驗室也未得到國際認可,中藥臨床試驗的標準也大多達不到臨床試驗規范(ICH)的要求,技術的落后和技術創新的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藥與國際接軌,影響了中藥在國際市場上潛在價值的實現。
2.中藥市場拓展缺乏國際市場意識。我國中藥企業目前對市場營銷策略掌握不到位,對其缺少研究和應用,國際市場開發力度不夠,對營銷渠道控制的環節薄弱。首先,中藥企業的目光往往僅局限于國內市場,而對國際市場的研究不足,少有企業將發展目標定位于國際市場。例如,國內最大的傳統中藥出口廠家同仁堂,近幾年其國內市場份額成倍增長,而國際中藥出口卻長期徘徊在2000萬美元[2]。其次,中藥產業出口渠道混亂,中藥企業經常不合理地降低價格,以搶占出口市場份額,形成惡性競爭形勢。現階段我國有關外貿進出口權的行業幾乎都參與經營中藥進出口貿易,再加上近幾年自營進出口單位數量的增加,全國經營中藥出口貿易的目前有近千家,營銷渠道沖突導致的惡性競爭不僅降低了渠道效率,而且嚴重削弱了中藥企業的市場優勢。
1.中醫藥理論基礎與中藥現代化。中藥學的核心是藥性理論。藥性理論歸屬于中醫藥理論體系,反映的是中醫藥理論思維內容和規律。因此,如果離開了中醫藥理論體系,中藥就不能稱為“中藥”,而只能是天然藥物或者是化合物。如果想要研究中藥的現代化就必須深入了解中醫藥理論,在它的指導下進行研究,否則必然是違背中醫中藥理論,而只能稱為“變味兒的中醫中藥”。
2.中藥應用基礎研究與中藥現代化。中藥應用基礎研究是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包括中藥藥性理論的研究及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與作用機理的現代研究。中藥藥性理論是中醫藥理論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指導臨床用藥有重要的意義,其內容主要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開展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與作用機理的研究,揭示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闡明中藥復方作用機理及組方配伍規律,能為中藥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并促使中醫藥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達到更高的水平,是中藥應用基礎研究的核心工作。
3.中藥標準化規范化研究與中藥現代化。健全科學與完善的中藥標準規范,特別是建立與現代科學技術相適應的中藥質量標準規范是實現中藥現代化非常關鍵的一環。中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包括中藥的GAP、GLP、GCP、GMP和GSP五大方面。
4.中藥新藥的研制與中藥現代化。要全面提高中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必須創新,實現傳統中藥的現代化研究,提高技術含量。中藥新藥的現代化研究包括新藥質量控制現代化、新藥藥理研究現代化、新藥制劑開發現代化(遵循“三效”即速效、長效、高效;“三小”,即劑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即生產、運輸、攜帶、貯藏、服用方便相結合的原則)、中藥新藥選題現代化和中藥新藥包裝現代化等。中醫藥學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魅力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其文化內涵與防病治病的獨到之處是任何現代醫學都無法與之匹敵的。在科技發展呼喚中國傳統科學觀啟迪的今天,中醫藥現代化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其科學內涵將會得到充分揭示和發展,中醫藥學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1]黃建平.中醫現代化的方法論問題及其戰略構想 [J].湖南中醫雜志,1986.4:.
[2]宋行.貴州省中藥產業競爭力分析[D].貴州:貴州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