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松
(太原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山西太原 030002)
談某在建工程的施工質量檢測及鑒定方法
王松松
(太原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站,山西太原 030002)
結合工程實例,對某工程施工質量檢查的原因、內容、依據及所用儀器設備進行了簡要介紹,結合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著重探討了混凝土強度、鋼筋配置、構件尺寸偏差的檢測方法,以期指導實踐。
混凝土,構件,質量檢測
自建設工程實行竣工驗收備案制以來,全市各級備案管理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79號令)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部分工程未備案主體結構已施工完畢。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需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測、鑒定。具體檢測方案如下。
某住宅小區3號住宅樓為地下2層、地上14層的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基礎采用筏板基礎,建筑總高度為59.52 m。
由于該工程前期手續不完善,施工時未及時向工程建設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現需完善相關手續,故對該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查(鑒定)。
1)混凝土強度檢測;2)鋼筋配置及保護層厚度檢測;3)混凝土結構構件尺寸與偏差;4)外觀質量與缺陷檢測。
1)GB/T 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2)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3)CECS 03:2007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4)JGJ/T 152-2008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程;5)GB 50205-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6)某住宅小區3號住宅樓施工圖紙。
1)鋼筋掃描儀(喜利得 PS200型);2)樓板測厚儀(HCHD850);3)紅外線測距儀(PD42型);4)萬能試驗機(200T);5)鋼尺;6)鉆芯取樣整套設備。
采用鉆芯法對基礎及上部結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
檢測批根據該工程混凝土構件類別、強度等級和相近齡期的不同劃分為3個檢測批。檢測數量依據GB/T 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檢測批的容量中B類進行抽樣(見表1)。檢測批劃分及抽樣數量、抽檢部位詳見表2。

表1 建筑結構抽樣檢測的最小樣本容量

表2 檢測批劃分及抽樣數量表
本次檢測采用鉆芯法對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依據CECS 03:2007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的規定,檢測數量結合GB/T 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檢測批的容量中B類進行抽樣確定(見表1)。
抽樣部位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以及檢測技術人員現場確定。檢測構件按照樓層均勻布置且應保證抽取構件具有代表性。
依據CECS 03:2007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規定,對所抽取芯樣加工后進行抗壓試驗,以確定各檢測批的混凝土強度推定值。
6.2.1 梁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數量檢測
采用鋼筋掃描儀對梁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數量)進行檢測。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第5.5.2條的規定,將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梁類構件劃分為一個檢測批。檢測數量按梁類構件總數量的10%進行抽取。本次檢測梁類構件總數量共1 857個,抽取125個。所抽檢構件均勻布置于每層,并且合理覆蓋待檢區域。
6.2.2 板類構件鋼筋位置檢測
采用鋼筋掃描儀對混凝土構件鋼筋位置進行檢測。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第5.5.2條的規定,將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板類構件劃分為一個檢測批。檢測數量按板類構件總數量的10%進行抽取。本次檢測板類構件總數量共1 776個,抽取125個。所抽檢構件均勻布置于每層,并且合理覆蓋待檢區域。
6.2.3 混凝土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采用鋼筋掃描儀對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的梁、板類構件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附錄E的規定,對梁類、板類構件各抽取構件總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本次檢測板類構件共1 776個,梁類構件共1 857個,本次抽取板36個、梁38個。所抽檢構件均勻布置于每層,并且合理覆蓋待檢區域。
6.3.1 板類構件厚度檢測
采用樓板厚度檢測儀對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混凝土樓板厚度進行檢測。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第5.5.2條的規定,將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板類構件劃分為一個檢測批。檢測數量按板類構件總數量的10%進行抽取。本次檢測板類構件共1 776個,抽取18個。所抽檢構件均勻布置于每層,并且合理覆蓋待檢區域。
6.3.2 剪力墻、梁類構件截面尺寸檢測
采用鋼尺對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剪力墻、梁類構件等現澆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尺寸進行檢測。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的8.3條規定,將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按照構件類別劃分為兩個檢測批(剪力墻、梁各為一個檢測批)。檢測數量按各檢測批構件總數量的10%抽取。本次檢測剪力墻共3 451個,抽取35個;梁類構件共1 857個,抽取19個。所抽檢構件均勻布置于每層,并且合理覆蓋待檢區域(注:現場檢測的梁類構件為板底至梁底垂直距離,即梁設計高度減去樓板厚度)。
依據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第8.2條規定,對該工程地下2層至地上14層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進行全數檢測,并對存在質量缺陷的部位采用描述、照片等方式作好記錄。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結合現行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1版)和GB 50205-20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對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1]GB/T 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S].
[2]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
[3]CECS 03∶2007,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S].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the construction-in-process engineering
WANG Song-song
(Taiyuan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Station,Taiyuan 030002,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detection causes,contents,basis and instruments.Integrating with GB 50204-2002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detection norms,it mainly explores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concrete strength,steel fabrication and structural component size deviation,with a view to guide practice.
concrete,structural component,quality detection
TU712.3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3.10.093
1009-6825(2013)10-0220-02
2013-01-29
王松松(1986-),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