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晴 馬 軍
(1.河南中醫學院,鄭州450008 2.河南省魯氏腹部推拿療法專業工作室)
慢性結腸炎(chronic colitis)是一種慢性、反復性、多發性以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為發病部位的非特異性炎性腸病。中醫學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分屬“泄瀉”、“痢疾”、“便血”、“腸風”、“臟毒”等范疇。慢性結腸炎的發病率愈來愈高[1],在醫學界受到廣泛關注。由于病因掌握不夠明確,該病的治愈率不高,且治愈后易復發。研究發現該病與結腸癌有著密切關聯,特別是病程較長者,有專家認為該病是結腸癌病變的前兆。魯氏腹部推拿的繼承人馬軍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在繼承家族治療慢性結腸炎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及現代醫學研究成果創制了獨特的魯氏腹部推拿手法治療本病,療效顯著。現就觀察的20例患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治療組20例慢性結腸炎患者來自魯氏腹部推拿療法專業工作室,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25~60歲,平均37.5歲;病程2~20年,平均7.1年。對照組20例來自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消化內科門診,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28~62歲,平均40.3歲;病程3~18年,平均6.8年。兩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2]:①臨床表現:有持續性或反復發作的黏液便,腹痛達3個月以上。②結腸鏡檢查:腸黏膜有多發性淺潰瘍,伴充血、水腫或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黏膜血管模糊,質脆易出血或附有膿性分泌物或可見假性息肉,結腸袋往往變鈍或消失。③鋇劑灌腸可見黏膜粗亂或有細顆粒變化,多發性淺龕影或小的充盈缺損,腸管縮短,結腸袋消失可呈管狀。④排除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結核及結腸癌。
治療組采用魯氏腹部推拿手法治療,每天1次,每次50min左右,10天為1個療程,根據患者病情治療3~6個療程。具體手法操作如下[3]:①掌推法及掌揉法各施術于全腹部3~5min。②點中脘、天樞、神闕、關元等穴各1~2min。③揉下腹部5~10min。④掌按神闕2~3min。⑤一指禪法施術于任脈3~6遍。⑥收氣結束手法。
對照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嘧啶,每次2g,每日2次,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根據患者病情治療1~2個療程觀察變化。
療效評定標準[2]:痊愈:臨床主癥消失,次癥基本消失,乙狀結腸鏡或X線鋇劑灌腸造影檢查示結腸病變消失,炎癥消退,潰瘍愈合,隨訪半年未復發。好轉:主癥基本消失,次癥明顯改善,乙狀結腸鏡檢或造影顯示結腸病變明顯減輕,隨訪偶有腹瀉,但較前減輕。無效:主、次癥無明顯改善或雖有明顯改善但反復不定,效果不鞏固,鏡檢或造影顯示變化不顯著。
結果:治療組20例,痊愈7例,好轉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20例,痊愈3例,好轉1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6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魯氏腹部推拿治療組療效優于西藥對照組。
患者,男,57歲,2012年8月17日來診。腹痛腹瀉3年余,加重半年。平素常服用氟哌酸、氧氟沙星、腸炎寧等藥物治療,病情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近半年腹痛腹瀉加重,日瀉3~5次,每日黎明必瀉,伴神疲倦怠,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脈沉細。結腸鏡檢查黏膜充血、水腫,大便鏡檢有少量膿細胞。西醫診斷:慢性結腸炎。中醫診斷:泄瀉(脾腎陽虛型)。治則:溫腎補脾,固腸止瀉。選魯氏腹部推拿手法治療,操作:①掌推法及掌揉法各施術于全腹部3~5min。②點中脘、天樞、神闕、關元、氣海、腎俞等穴各1~2min。③揉下腹部5~10min。④掌按神闕2~3min。⑤一指禪法施術于任脈3~6遍。⑥掌搓腰骶(腎俞、八髎穴),以透熱為度。⑦收氣結束手法。堅持腹部推拿治療至第8周,腹痛腹瀉痊愈,患者精神、面色、飲食等均未見明顯異常,大便鏡檢未見膿細胞。囑患者愈后節制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慎食肥甘厚膩、辛辣刺激,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隨訪至今泄瀉未復發。
慢性結腸炎是臨床的常見病,病因復雜,病情易反復。“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提示飲食失宜,可損傷脾胃,致本病發生。本病病位在腸,與脾、胃、肝、腎關系密切,臨床主要癥狀為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時便下黏液、便秘或泄瀉交替性發生,時好時壞,纏綿不斷,反復發作。環境、遺傳、感染、免疫、精神及過敏等因素是本病的常見病因。目前認為免疫機制異常在慢性結腸炎的發病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包括炎癥遞質、細胞因子(cytokine,CK)及免疫調節等多個方面。中醫對本病的認識主要集中在脾虛、脾腎兩虛、濕熱、血瘀等方面,治療時以健脾益氣、收斂止血、健脾益腎、清熱化濕、調氣活血、活血祛瘀等為治療大法。臨床常用的方法有:口服中西藥、針灸、穴位埋線、穴位注射、穴位貼敷、中藥灌腸、推拿及綜合治療等。
魯氏腹部推拿療法經六代人歷時一百多年的努力,去蕪存菁,經過臨床的不斷探索、不斷篩選,總結出了一套通用的手法,根據患者病情虛實辨證,運用手勢,辨證選穴,正確取穴,把熟練的手法、正確的診斷、豐富的實踐經驗三者緊密結合,通過調動患者自身正氣,驅邪外出,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通過40例患者臨床比較研究,發現魯氏腹部推拿治療慢性結腸炎療效確切,優于柳氮磺胺嘧啶西藥治療組,且該方法療效獨特,可操作性強,安全無不良反應,易被患者接受,適合在臨床中推廣應用。但由于受時間和條件的限制,觀察病例太少,未能對其作用機理作系統深入的研究,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
[1]邱水龍.痛瀉要方合四君子湯治療慢性結腸炎56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9,15(2):156-157.
[2]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調研組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及療效標準[J].中華消化雜志,1993,13(6):354.
[3]王民集.魯氏腹部推拿療法[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