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偉東
(吉林省樺甸市人民醫院,132400)
糖尿病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機體胰島素功能減退及存在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代謝紊亂性疾病[1]。任何人群均可發生本病,包括妊娠期的女性。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兩種,均可對妊娠女性及嬰兒造成嚴重的身體危害。因此,應做好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們對4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護理干預,現總結如下。
42例均為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齡26~39歲,平均29.5歲;孕周33~40周;初產婦34例,經產婦9例;孕前即有糖尿病者5例,糖尿病病程1~4年,平均2.6年,妊娠期糖尿病者37例;行剖宮產分娩者18例,經陰道自然分娩者24例。產婦及新生兒均未發生死亡。
健康教育:護士應首先為每一位妊娠期女性建立病情監測檔案,定期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制定、發放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識手冊、專家講座、觀看視頻等形式,使每一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對本病有充分的了解和足夠的重視。其次,指導患者做好妊娠期的檢查工作,定期到醫院進行血壓、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腎功能、胎兒超聲心動圖、B超等檢查,以觀察病情的變化情況。再次,應教會患者及其家屬掌握低血糖的臨床表現,如出現頭暈、心慌、乏力、煩躁、汗出、虛脫等低血糖癥狀,應立即補充含糖量較高的食物。最后,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白細胞吞噬、抑菌及殺菌能力明顯下降,故易并發多種感染[2],因此,要做好感染的預防工作。平時應保持衣物干凈,勤洗、勤換,每日做好口腔衛生并進行陰道的沖洗等。
心理護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僅需要承受妊娠所帶來的生理性負擔,同時又需要承受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可能帶來的并發癥對自身及胎兒傷害的負擔,易產生悲觀、擔憂、焦慮、抑郁,甚至緊張和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3],因此,護士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護士應根據患者具體的心理特點、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情況,給予其針對性的護理,與其耐心交流和溝通,做好問題的解答工作,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使患者逐步消除上述不良心理情緒,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檢查、治療和護理工作,從而保證妊娠期病情平穩并能夠順利分娩。
飲食指導:飲食指導是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護理措施之一,護士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本病患者控制糖類攝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高蛋白,營養豐富的飲食原則,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食譜,均衡三餐的營養分配和搭配,可適當增加餐次,但注意不宜攝入過多食物。以谷物、豆類、新鮮的蔬菜、低糖水果、肉類、蛋類為主,既可有效控制血糖,又可避免發生營養不良而影響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同時要注意避免攝入辛辣、刺激、腥膻的食物,戒煙戒酒。
運動指導:美國學者卡波維奇提出了“運動處方”的概念,說明運動既有保健作用,也有治療作用,可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充分利用,以降低體內的血糖水平[4]。護士應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中速走、太極拳、孕婦保健操等,但應注意運動時間和運動量的合理選擇,一般在餐后1h開始進行運動治療,切不可飯后即進行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以20~40min為宜,不可過短或過長,且運動時必須有家屬陪同。
分娩護理:分娩前護士應為患者詳細講解有關分娩的相關知識,并可帶其參觀分娩室,熟悉環境,有助于減少患者的陌生感和緊張感;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分娩時間,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時,可適當推遲分娩時間,若已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則應在胎兒肺成熟時即終止妊娠;在分娩過程中,應保證分娩室安靜,使產婦得到充分的休息,并應檢測血糖和尿糖,配合靜脈輸液,以防止發生低血糖。
新生兒護理: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兒應按照早產兒給予相應的護理[5],包括清理呼吸道、采集臍血檢測相關指標(如血糖、微量元素及膽紅素等)、吸氧、注意保暖等。
在積極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同時,護士給予積極、系統的護理措施,包括妊娠期、分娩時以及新生兒的護理等,有利于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保證分娩順利進行、減輕病情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等,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1]魏平.妊娠并發糖尿病50例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3):666-667.
[2]施芬英.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0):65-66.
[3]張艷紅,葛薇.妊娠合并糖尿病26例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5):60.
[4]王寧玫.糖尿病運動療法的護理干預[J].淮海醫藥,2006,24(2):150-151.
[5]陸志萍.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6):1980-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