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蘭 王燕燕 王明巖
(山東省安丘市中醫院,262100)
腹腔鏡手術是近10年來運用到臨床的一項新技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因其手術切口小、出血少、術后疼痛輕微、術后粘連發生率低、恢復快等優點,是目前臨床使用較廣泛的手術方式。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62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通過圍手術期的精心護理,病人均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本組62例患者中男26例,女36例;年齡34~76歲;單純膽囊結石患者34例,闌尾炎并膽囊結石患者1例,慢性膽囊炎患者27例;病史中有右上腹疼痛者54例,體檢發現無明顯癥狀者8例。術前均經B超或CT確診,行LC后,隨訪1~3個月無并發癥發生,療效滿意。
1.心理護理:LC雖然是微創手術,但患者不了解腹腔鏡手術,難免會有緊張、焦慮、畏懼的心理,擔心手術效果。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談,仔細講解腹腔鏡手術的方式,盡量讓病人知曉腹腔鏡手術的特點、優點,了解手術過程和術后恢復情況,解除患者的焦慮,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
2.皮膚護理:病人入院當天洗澡,術前一天按醫囑進行皮膚準備,注意臍部的清潔,清潔時動作須輕柔,可先用松節油擦洗,再用75%的乙醇消毒,以避免皮膚破損影響手術。
3.胃腸道準備:術前2d禁食易產氣類食物,以免因消化道脹氣影響手術。擬上午手術者術前一日晚餐進流質飲食,術前常規禁食12h,禁水4~6h。對有習慣性便秘患者術前下午可用番瀉葉沖服,必要時給予術前清潔灌腸。術晨常規置胃管,排空胃內容物。排空膀胱后留置尿管。
4.完善各項術前檢查,積極處理各項術前合并癥,做心電圖、血常規、血糖、肝腎功、凝血酶原時間、B超,胸部X線片檢查,測生命體征,了解病人的基本情況,是否有手術禁忌證。
5.必要時術前1h靜滴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前30min肌注魯米那、阿托品。
1.生命體征的護理:病人回病房后去枕平臥6h,頭偏向一側,禁食水,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持續心電監護,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30mi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1次,連測6次平穩后改每小時1次,連續測6h,以后每日測量2次,共測3d。
2.引流管的護理:胃管、導尿管、腹腔引流管應經常檢查是否通暢,有無堵塞、受壓、扭曲。引流管固定于床邊時,要留有足夠的長度,以免翻身或活動時脫落。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色、性狀,一般引流液<20ml/24h,為暗紅色,24h后引流量多明顯減少或無引流液。如無特殊,48h可拔除引流管。胃管留置6~12h即可拔除。術后4~6h或當日輸液結束拔除留置尿管,鼓勵病人排尿。
3.飲食護理:術后禁食24~48h,鼓勵患者早期活動,術后6h后可床上活動,12h后下床做輕微活動,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減輕腹脹。胃腸功能恢復、拔除胃管后開始進食,以少量多次流質逐漸改為半流質,選擇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
4.切口護理:術后要觀察切口有無紅、腫、滲血、滲液等。傷口要保持干燥,及時更換敷料。
5.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①嘔吐:由于全麻及藥物的副作用,嘔吐是LC最常見的癥狀,術中麻醉藥物或腹腔內注入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手術時牽拉膽囊引起迷走神經亢奮,反射性發生嘔吐。常規用胃復安10mg肌肉注射,嘔吐可逐漸好轉并消除。②腹腔內出血:此為LC較嚴重的并發癥,原因多為鈦夾位置不妥或脫落,膽囊床滲血以及過去曾有手術史,腹膜上大網膜粘連等,護士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加強巡視,并觀察切口敷料及置管引流量和質,若液體量增多且色呈鮮紅,伴有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休克癥狀,及時報告醫師急診開腹手術止血或以非手術治療。
囑患者出院后選擇合理的飲食結構,嚴禁暴飲暴食,盡量避免油膩、辛辣食物,以低脂、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為宜,禁煙、酒。指導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使機體營養狀態均衡,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如出現腹痛、腹脹、黃疸、發熱、傷口感染等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