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蘇
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采用非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
王巧蘇
目的 探討急性喉炎所致喉梗阻采用非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急性喉炎喉梗阻小兒患者,對患兒實施非手術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措施的效果。結果80例患兒都沒有切開氣管,實施非手術治療,其中有78例患兒通過治療和護理干預后得到好轉或是痊愈。結論急性喉炎喉梗阻屬于小兒常見急重病癥,能夠及時保證呼吸道的順暢,有效吸氧,而且激素治療能夠確保治療成功。
急性喉炎;喉梗阻;非手術治療;護理
小兒急性喉炎發病速度急,而且病癥嚴重,因為小兒的喉部發育并不完全,根據其解剖特點,在出現炎癥時容易導致充血、水腫,從而發生喉梗阻現象。喉梗阻根據吸氣性呼吸困難癥狀的輕重情況進行分度,喉梗阻在Ⅲ度和Ⅳ度情況下,癥狀比較危重,有的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傳統醫療中通常會使用手術療法,將氣管切開,改善其通氣狀態[1]。本文選取80例急性喉炎患兒,實施非手術治療,并進行嚴密的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急性喉炎喉梗阻小兒患者,其中有男性患兒52例,女性患兒28例,年齡在24 d~1歲間患兒有36例,2~3歲間患兒有33例,4~9歲間患兒有11例。根據呼吸困難程度分類,Ⅰ度有5例,Ⅱ度為61例,Ⅲ度為14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需要及時清除呼吸道中存有的分泌物,保證其呼吸道的順暢,迅速有效的吸氧,使用地塞米松進行沖擊治療,首劑5.0~10.0 mg靜脈推注,然后根據醫囑在12 h或是8 h注射1次;同時局部用藥,地塞米松5 mg與生理鹽水3 ml混合泵霧化吸入,按照病癥情況每1~12小時吸入1次,每次持續15~20 min。藥物使用后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病癥緩解狀況。并應用抗生素進行感染源的控制,實施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協助患者康復治療。
患者在住院1~7 d后,全部治愈的有48例,好轉的有30例,死亡有2例。通過及時的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有了明顯的變化,如下表1所示。

表1 患兒癥狀變化情況
急性喉炎主要有聲門上、聲門以及聲門下三個部位的發炎情況。如果進行細分主要有聲門炎癥、喉氣管炎癥、痙攣性哮吼、支氣管炎等癥狀,通常稱之喉炎或是哮吼綜合征,主要特征有喉鳴、聲嘶、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屬于呼吸道急性彌漫發炎癥狀,是引發急性喉梗阻經常見到的原因。此病癥多發于嬰幼兒,常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主要病原為副流感病毒1型和3型,病毒副流感2型和腺病毒也常常引發病癥。細菌感染通常較為少見,如為細菌繼發感染多為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如體質通常營養不良,抵抗力降低或是體質有變態反應等情況下,如再存有慢性呼吸道炎癥,很容易發此病癥。大部分患兒通過護理干預都有較好的預后,但是如果病情很嚴重但是沒有及時搶救,很多都會因為缺氧出現全身衰竭導致死亡[2]。本文所使用的主要護理措施有以下幾點:
3.1 確保呼吸通暢 患兒使用半臥位或是將頭頸背墊高采取斜坡臥位,按照患者年齡情況以及痰液阻塞狀況選取適當的吸痰管及負壓吸痰,本文中有72例患兒使用了口鼻腔吸痰,8例以氣管導管進行吸痰,而且實施氣道內灌洗,每隔6 h進行1次。因此,沒有任何患者出現分泌物阻塞情況。
3.2 吸氧方式 需要按照患兒具體缺氧情況選取不同的方式吸氧,有40例患兒應用鼻導管進行吸氧,氧氣流量為:嬰兒0.5~1.0 L/min,學齡前兒童1.0~1.5 L/min,學齡兒童1.5~2.0 L/min;32例以頭罩吸氧,5.0~8.0 L/min;8例患者以氣管導管進行吸氧,流量0.5~1.0 L/min,在24 h之后將導管拔除后使用鼻導管或是頭罩吸氧。
3.3 腎上腺皮質激素 本文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的是地塞米松,能夠明顯抑制炎性反應,減少滲出,有效降低炎性水腫,緩解組織破壞作用,及時緩解癥狀。
3.4 病情觀察 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根據病情變化,需要及時應用有效措施。若通過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其病癥并沒有明顯減少情況,有的還增加了病癥,需要及時實施氣管切開手術進行急救處理。在本文中有2例患者,因為病情較為嚴重,實施非手術治療后,病情沒有得到緩解,也沒有及時進行氣管切開手術,導致入院后24 h內出現死亡。
3.5 發熱護理 患者入院進行治療,需要每隔4 h進行1次體溫測試,如情況特殊,需要隨時進行體溫測試并仔細記錄,在體溫保持正常后則需要每日進行2次測量。在體溫超過38.5℃時可以實施物理降溫或是直接藥物降溫,以口服泰諾林藥物或是肌內注射安乃近,而且降溫時需要少量多次的給予喂水或是根據醫生診斷予以靜脈補液。
3.6 家長溝通 必須讓家長詳細了解病癥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以及所需要的護理措施,和家屬進行積極溝通,使其能夠配合并參與到患兒的護理治療當中。
3.7 常規護理 保證患兒所處環境及自身的安靜,避免患兒過度消耗氧氣,所有醫療操作都要集中進行,防止過多的探視行為及刺激,如需必要可以按醫囑給予鎮靜劑。維持治療環境空氣的新鮮感,每天都要給予2~4次的通風換氣,室溫處于18℃~22℃,濕度維持在50%~60%。每天進行2次口腔護理,年長者每日進行2次刷牙,本文所有患者沒有任何人出現口腔黏膜損傷情況。維持患者正常的營養供給,如無法進食需要實施鼻飼或是靜脈滴注營養位置[3]。
[1] 張星梅.小兒急性喉炎168例臨床分析.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11(7):1032.
[2] 蒲秀紅.持續氧氣驅動霧化吸人腎上腺素治療小兒重度喉梗阻.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8,36(2):39.
[3] 劉瑋.2例重癥急性喉炎患兒非手術治療救治體會.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1):211-212.
450000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