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世文 唐振華 (江西省贛西監獄)
監獄是社會的一部分,罪犯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要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除監獄民警對其進行思想、文化、職業技術等各項教育外,社會幫教必不可少,只有雙方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罪犯改造的更好效果。搞好社會幫教是落實“首要標準”要求的一項有效舉措。
目前,社會幫教工作逐漸受到社會各界重視,隨著監獄與社會無縫對接,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對監獄罪犯的教育改造中來,為促進罪犯積極改造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現有的社會幫教形式手段單一,不夠深入,效果不佳,創新型社會幫教尚在探索嘗試階段。目前社會幫教工作有以下分類:一是幫教主體為:親友、單位社團人員、社會幫教志愿者;二是幫教形式為:看望、座談交流、幫教大會、播放自制幫教專題片、幫教演出、演講等;三是幫教的措施為:溫暖關懷幫助、規勸感化教育、贈送生活學習用品、解決具體困難、簽訂幫教協議、講解刑釋安置政策、解答法律問題、開展現身說法等。
1、硬性規定缺失,考核手段疲軟。《監獄法》對社會幫教泛泛而談,《監獄教育改造規定》、《教育改造罪犯綱要》關于社會幫教的規定不詳細且對社會其他部門缺乏約束力,社會幫教工作缺乏權威性的硬性規定和嚴格的考核機制,導致各界重視不夠,各地做法不一,敷衍塞責,應付了事。
2、各界重視不夠,監獄條件有限。既然上級沒有硬性規定和嚴格的考核,況且地方各級領導、各部門工作繁忙、千頭萬緒,怎會在社會幫教上多費人財物力,甚至有些人認為教育改造罪犯就是監獄的事,社會幫教頂多是裝飾點綴。從監獄自身現狀來說,罪犯教育改造時間、場地等還受一定制約,社會幫教也不例外。此外,由于思想認識偏差,部分社會公眾把監獄服刑人員看做是社會上的“渣滓”,只能嚴懲,不覺得需要施以幫助教育。
3、幫教活動少,幫教覆蓋面窄。社會參與幫教人員少,幫教活動次數少,需要接受幫教罪犯較多,只有小部分接受了幫教,幫教面窄。除親情幫教外,一個監獄一般每年三、四次幫教活動,接受幫教罪犯一般一次幾十人。一些邊遠地區特別是外省籍罪犯,長期缺少社會幫教。
4、幫教形式單一,不夠深入持久。創新型社會幫教活動很少,尚在探索階段。傳統型社會幫教一般是縣(市)司法局組織一個幫教團來監對原籍罪犯幫教,通常是召集幾十名罪犯開個座談會,了解一些情況,介紹安置幫教政策,送點生活學習用品,如果該縣 (市)罪犯較多,只能開個幫教大會,領導講話,簡要介紹安置幫教政策。幫教形式單一,且多流于形式,淺嘗輒止,很少有深入持久的幫教活動。
首先,監獄各項保障要足額到位,實現以教育改造為中心,社會幫教是教育改造的重要工作之一,監獄作為社會幫教工作的主導力量,要積極、主動地做好計劃、宣傳、聯絡工作,爭取各級領導、社會各界重視。其次,要通過宣傳讓社會各界認清行刑社會化是我國監獄行刑制度發展的趨勢之一,教育改造罪犯不只是監獄單方面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項工作的開展將有助于穩定監管改造秩序、提高罪犯改造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形成社會各界共同幫教,共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格局。第三,要爭取政府出臺權威性的社會幫教工作規定,量化考核,促進社會形成家屬親情幫教、社會團體深入幫教、社會志愿者長久幫教、部門企業安置幫教、專業人員法律幫教和心理幫教等多種形式并存的全方位多層次齊抓共管、注重實效的社會幫教體系,最大限度擴大幫教層面。
監獄要抓住社會管理創新的契機,找準結合點,推進與社會無縫對接,拓寬社會化領域,爭取各級政府支持,將罪犯的安置幫教、職業技能培訓等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爭取社會法律援助、心理咨詢、醫療衛生、高等院校的常態化的專業技術幫教,形成“教育改造幫教安置一體化工程”,實現幫教工作向前向后延伸。向前延伸是指本著“改造人”的宗旨,把幫教工作關口前移,罪犯入監之初即要幫教,奠定改造基礎,而不是等出了問題來幫教;為了增強罪犯新生就業本領,減少重新違法犯罪,職業技能教育等幫教工作要向前延伸,確保服刑期間扎實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向后延伸是做好刑釋人員無縫對接,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積極為即將刑釋人員介紹刑釋安置政策,并組織社會用人單位到監獄招聘即將刑釋罪犯。監獄在罪犯出獄前,要如實向地方政府介紹其改造表現,并協助地方政府共建安置幫教基地,做好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罪犯是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很多,需要幫教的人很多,有關于家庭婚姻的,有關于財產的,有關于法律的,有心理方面的,有刑釋就業的……這就需要我們拓寬幫教領域,創新幫教手段。
一是監獄與地方司法局建立遠程會見幫教系統,方便罪犯親屬幫教和社會幫教志愿者幫教。有的罪犯親屬因癱瘓、重病、貧困、年老、年少、暈車、路途遙遠等各種原因無法來監會見幫教、給予親情感化,通過遠程會見幫教,可以減少舟車勞頓、節約時間、省去費用,還可以依托該系統開展遠程法律援助服務、遠程心理咨詢、遠程點歌、點菜等等。
二是創建監獄教育改造網,著眼于促進人的發展,著眼于“改造人”,著眼于“回歸社會”,網上設社會幫教欄目,欄目內容包括:社會幫教視頻、大量的就業信息、刑釋人員安置幫教政策、職業技能培訓資料、出監教育、網上書庫等等。
三是整合社會教育資源,發揮各教育資源優勢。與社會上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辦學,開展罪犯職業技能培訓;邀請社會上醫療衛生專業人員講衛生課,義務診病;邀請新華書店到監獄辦流動圖書室,也可以請社會團體為監獄捐建圖書室;邀請文藝團開展幫教演出,活躍罪犯文化生活,寓教于樂;邀請社會上法律工作者為罪犯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邀請人保局、工商局人員為罪犯講解刑釋安置政策,開展新生就業指導;監獄與社會勞動部門合作,開辦監內就業服務熱線,舉辦現場就業咨詢、招聘會,并在條件成熟的監獄成立臨時監獄人才市場,實現刑滿就業直線服務等;邀請社會上心理咨詢師為罪犯提供心理咨詢等等。
四是監獄開展服刑人員、刑釋人員家庭走訪活動。每年挑選一部分典型服刑人員、刑釋人員進行家訪,宣傳監獄政策,介紹服刑人員改造情況,協調當地政府解決一些服刑人員、刑釋人員家庭困難,爭取服刑人員家屬和各界的理解支持與幫教,
五是邀請刑釋人員創業典型來監幫教,激發罪犯改造信心。
六是邀請部分典型罪犯親屬來監參加幫教現場會,激勵罪犯改造。
七是監獄與地方緊密聯系,經常召開聯席會議,商討幫教。
一是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社會幫教工作規定,強化、量化社會幫教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規定要有較強的操作性,明確年終罪犯接受幫教的人數、次數及效果,根據實際完成目標情況、效果好壞,給予一定的獎懲;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幫教人員予以表彰。
二是監獄要把社會幫教工作常態化,“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邀請、認真配合社會各界幫教,切不可只做裝飾點綴。
三是注重幫教實效,防止流于形式。社會幫教要實現“四個轉變”,即使社會幫教由隨意型向系統規范型轉變,由形式手段單一向形式手段多樣轉變,由親情幫教為主向社會各階層各部門多方參與轉變,由“一陣風”吹過向結對深入幫教促改造轉變。做到“五不”:即不為幫教而幫教,為創新而創新;不搞運動式幫教,大轟大哄;不以贈送物品代替幫教;不影響監獄正常秩序,無視監規;不隨意草率幫教,沒有預期目標效果。
四是加強對社會幫教的效果跟蹤。幫教活動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幫教的目的是為了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好,對罪犯的幫教效果如何,具體看幫教前后罪犯的改造表現有無進步及刑釋人員一定時期內遵紀守法、現實表現等。為了提高社會幫教工作質量,有必要對社會幫教活動的教育效果進行跟蹤、總結、交流,以進一步提高幫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