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玉
腹主動脈瘤腔內支架植入術圍手術期的觀察及護理
陳碧玉
目的探討腹主動脈瘤腔內支架植入術前后的病情變化及護理措施。方法對2011年1月~6月收治的31例腹主動脈瘤患者,采用經雙側股動脈植入覆膜支架,觀察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前后的病情變化,實施預防瘤體破裂的護理干預。結果31例腹主動脈瘤患者實施介入治療,平均住院天數為l3d,無發生瘤體破裂、出血、高血壓危象等并發癥,術后復查CT,顯示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后置入支架未見移位,管腔通暢無內漏。結論準確評估病情和疼痛程度,備預案防動脈瘤發生破裂,觀察潛在并發癥等,為護理干預提供依據。
腹主動脈瘤;腔內支架植入;觀察;護理
腹主動脈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因為動脈中層結構破壞,動脈管壁不能承受血流沖擊的壓力而形成的局部或廣泛性的永久性擴張或膨出的病理性改變[1]。當腹主動脈突然增大并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很有可能破裂出血[2],導致死亡。我科近兩年來引進了腔內支架植入治療31例患者,效果較好,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科自2011年1月~6月收治的31例腹主動脈瘤患者,其中女10例,男21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6歲;均經CT或MR檢查確診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位于腎動脈水平以下至髂總動脈起始部,瘤腔的最大直徑4~8cm。13例患者有高血壓病史2~20年,血壓波動范圍為160~210/90~105mmHg,均需服降壓藥物治療。8例有吸煙史3~15年,2例合并冠心病病史,1例有外傷史。
1.2 方法31例患者常規術前準備,經靜脈全麻,以Seldinger技術穿刺左側肱動脈,置入5F血管鞘,行腹主動脈及雙側髂動脈造影術后,由外科醫生分離雙側股動脈后,介入專科醫生從右股動脈送入“人”字型支架的主體部分,再從左股動脈送入其左肢體部分,行球囊擴張,造影復查支架置入成功后逐層縫合血管和皮膚,術畢。
1.3 病情觀察和護理干預術前準確評估患者病情,適應手術的條件,存在的危險因素。術后護理干預是預防引起動脈瘤破裂的危險發生,如防止血壓波動、避免腹壓增高、穩定情緒等。密切觀察患者腹部或腰部的疼痛程度,因劇烈疼痛是動脈瘤破裂前征象,監測下肢循環情況,如肢端的皮溫、顏色、血運等。針對個體化差異,加強對癥護理。
本組31例腹主動脈瘤患者實施介入治療,術前后的病情觀察和護理干預均獲得滿意效果,平均住院天數為l3d,無發生瘤體破裂、出血、高血壓危象等并發癥,術后復查CT檢查腹主動脈瘤腔內隔絕術后置入支架未見移位,管腔通暢無內漏。
3.1 準確評估病情,控制高血壓,避免高危并發癥的發生植入術前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很重要,如臨床癥狀、體征等,臍部周圍或上中腹部是否有膨脹性搏動的包塊、壓痛、血管雜音、高血壓等。關注患者的超聲和CT等相關檢查結果,以判斷適應癥和禁忌癥。本組有13例患者,經評估后發現血壓波動在160~210/90~105mmHg的范圍。如何控制高血壓及血壓波動范圍,是護理的重點。臨床認為,術前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和情緒波動,保持大便通暢,按醫囑定時定量服用降壓藥,讓遵照醫囑行為達到100%的有效護理措施。術后嚴密檢測血壓,血壓高的患者每15min測量1次,應控制收縮壓在130~140mmHg(1mmHg= 0.133kPa),穩定后每2小時測量血壓1次。個體化地做好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利于控制血壓。
3.2 重視疼痛程度,備預案防動脈瘤發生破裂腹主動脈瘤最大的危險是發生破裂,導致患者病死率高達70%[3]。腹壓增高是引起動脈瘤破裂的原因之一,臍部周圍及中上腹部疼痛是破裂前的常見癥狀,動脈瘤侵犯腰椎時,可有腰骶部疼痛,若疼痛進行性加劇,預示瘤體瀕臨破裂。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避免引起腹壓增高的因素,預防感冒,防止咳嗽,保持大便通暢等措施要逐一落實,及時發現患者的突發腹痛和腰背痛并及時處理是防止破裂的關鍵,本組案例未發生動脈瘤破裂。
3.3 預防術后出血,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手術的創傷及使用抗凝藥物等,可引起術后出血。因此,術后需平臥24~48h。觀察患者的傷口有無滲血、血腫、皮膚有無瘀斑、大小便顏色等。護理操作中,動作要輕柔,盡量使用留置針,減少創傷性操作。關注患者檢驗血液凝血功能結果,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腹主動脈瘤常伴有附壁血栓。手術中可能會有栓子脫落,導致下肢血管栓塞形成。所以術后應密切觀察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包括皮溫、血運、靜脈充盈情況,足背動脈、股動脈搏動等情況。
3.4 術后潛在并發癥的觀察和預防腹主動脈瘤腔內支架植入常見有血管支架內漏、血管支架管道移位、血管支架斷裂[4]。術后要重視患者的主訴,發現包塊再次出現,疑為有內漏血等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應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措施。患者出院的健康指導包括:①術后3周內避免劇烈活動,如打球、跑步等,這樣有利于血管內膜的生長。②定期復查,按醫囑定時復查B超、CT或X線檢查,指導患者自我檢查腹部是否有搏動性包塊,若有不適應隨時來院就診。③指導患者繼續正確服用降壓藥,并定期復查血壓。
綜上所述,腹主動脈瘤患者行腔內隔絕術治療已逐漸成為部分高危患者最佳選擇。由于腹主動脈瘤容易受體內外環境影響造成破裂出血及術后使用抗凝藥物引起出血,也可能出現血管支架內漏、血管支架管道移位、血管支架斷裂等嚴重并發癥,無一不對患者機體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準確評估病情和疼痛程度,備預案防動脈瘤發生破裂,觀察潛在并發癥等,為護理干預提供依據。
[1] 郭修海,金輝.腹主動脈瘤的病因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9, 15(5):725-728.
[2] 吳巍巍.腹主動脈瘤:人體的定時炸彈[J].醫藥與保健,2010(04):12-13.
[3] 黃福華,孫立忠.血管支架在腹主動脈瘤治療中的應用及進展[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08,27(3):320-323.
[4] 周為民,高涌,符偉國,等.腔內隔絕術在主動脈瘤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解剖與臨床,2006,11(1):35.
R473.6
A
1673-5846(2013)03-0076-02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東廣州 5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