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紀輝
VSD治療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
嚴紀輝
目的探討VSD治療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VSD技術治療26例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患者資料。其中左側19例,右側7例。23例術后獲得隨訪。結果23例患者術后均愈合。結論VSD技術具有縮短療程、防止堵塞、沖洗通暢及減少死腔形成等優點,是一種有效控制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促進創面愈合的方法。
VSD;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
脛骨骨折是創傷骨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由于小腿前方軟組織薄,抗感染能力差,鋼板固定術后很容易出現感染,竇道形成。應用VSD治療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VSD技術治療26例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臨床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26例,男17例,女9例。年齡23~56歲,平均36歲。其中左側19例,右側7例。手術原因車禍傷16例,高處墜落傷10例。術后感染時間4~8個月。
1.2 手術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竇道清創,取出內固定鋼板。若骨折端不穩定,必須行外固定架固定,防止骨折端再發移位。否則,可行石膏托外固定。術中見鋼板周圍布滿膿性分泌物,需徹底清理壞死組織及膿性分泌物。若髓腔有滲出物,必須開窗,以利充分引流。清理干凈后,稀釋碘伏液浸泡10min,大量雙氧水及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在使用止血帶止血情況下重復上述操作2遍。松開止血帶止血,采用醫用聚乙烯醇海綿為創面填充材料,將其置于脛骨外側面,用修剪下來的海綿填塞死腔,以醫用半透性粘貼薄膜封閉創面,與負壓引流器相連接,以0.02~0.04mPa(1mmHg=0.133mPa)壓力行24h持續引流。一般5~8d更換VSD敷料。根據情況更換2~3次,創面肉芽組織生長新鮮,直接縫合切口。若不能直接縫合,可行減張縫合或皮瓣修復。切口內放置引流管,直至引流液少于5ml即可拔除引流管,術后14d拆線。
1.3 全身治療術前對竇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實驗,根據結果選用足量敏感抗生素。術后復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待其恢復正常,即可停用抗生素。
本組病例有23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6~18個月,平均9個月。切口全部愈合,無復發。術后有2例患者再發骨折,給予切開復位內固定加植骨,一期愈合。
脛骨骨折術后感染是創傷骨科中常見的難題。傳統治療方法為局部清創,全身抗生素應用,治療效果往往欠佳,骨折及創口遷延不愈,有的發展為慢性骨髓炎,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1]。負壓封閉引流技術作為一種簡便、有效地治療方法,自Fleischmann W等[2]首創以來已廣泛應用于創傷后急性和慢性軟組織污損修復中,尤其在特殊感染、大面積損傷的創面,其療效快、患者痛苦減少、醫生工作量減輕、綜合花費低的優勢顯而易見[3]。
本組病例應用VSD負壓引流技術結果表明,創面清潔迅速,分泌物明顯減少,肉芽組織增生顯著,感染很快得到控制并逐漸消失,為早日關閉切口創造條件。其優點如下:沖洗創面簡單易行;引流通暢,及時有效;創面干凈,肉芽生長迅速;創腔密閉,帶有抗生素抗沖洗液與創面充分接觸,提高抗感染能力;有研究發現使用VSD后能明顯減少細菌數量特別是革蘭陰性細菌數。半透性生物貼膜具有單方向透氣功能,將開放創面變為閉合創面,有效防止污染及交叉感染[4]。VSD技術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清創徹底,止血充分,以防壞死組織及血凝塊堵塞海綿,影響引流;消滅死腔,防止壞死組織淤積,細菌繁殖;定時沖洗三通管及負壓管,清除創面及海綿表面黏性組織,保持創面干凈,引流充分。
綜上所述,正確應用VSD技術,具有縮短療程、防止堵塞、沖洗通暢及減少死腔形成等優點,是一種有效控制脛骨鋼板固定術后感染促進創面愈合的方法。
[1] 張永民,施忠民,趙鋼生,等.四肢骨折術后感染的綜合治療[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7,14(12):1116-1117.
[2] 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 et al. 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 DerUnfallchirurg, 1993,96(9):488-492.
[3] Antony S, Terrazas S. A retrospective study: clinical experience using vacuum-assisted clo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s[J]. J Natl Med Assor, 2004,96(8): 1073-1077.
[4] Ocuachuba HN. Usa of Instillation-suction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Osteomyelitis[J]. Acta Orthopaedica, 1983,54 (3):452.
R687.3+2
A
1673-5846(2013)03-0123-02
山東鄆城友誼醫院,山東菏澤 2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