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金麗
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探析
喬金麗
目的探析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總結治療經驗。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對患者的糖尿病及眼部疾病的發病時間、癥狀進行詳細詢問,并對患者的眼部行常規檢查。結果視力檢查發現,120只眼中未見視力異常8只眼(6.7%),視力輕度下降50只眼(41.7%),視力明顯下降62只眼(51.7%);視神經病變65只眼(54.2%),65只眼行間接眼底鏡檢查,16只眼(24.6%)可見視盤異常。結論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臨床表現不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確診并對癥治療,大多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好轉,若診斷不明確、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引起視神經萎縮。
糖尿??;視神經病變;臨床探析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約占人口總數的5%,而且在呈逐年上升趨勢[1]。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產生,其中之一就是眼部并發癥。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發癥之一,疾病可累及周圍神經、中樞神經系統、感覺和植物神經等,病情嚴重時會引起眼內出血、白內障、眼壓升高、視網膜脫落的后果。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發病率隨著患者病程的增長而增加,5年以下病程的發病率為5%左右,5~10年病程的發病率為8%左右,臨床對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報道很多,但由于該病的臨床表現多樣化,不容易診斷,所以人們對該病的認識較少。本文將我院201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120只眼)的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120只眼),患者年齡30~68歲,病程為3個月~20年。排除屈光間質混濁、視盤增值膜、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晶狀體渾濁、角膜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及影響眼底檢查的眼部疾病。
1.2 分析方法對患者的糖尿病及眼部疾病的發病時間、癥狀進行詳細詢問,并對患者的眼部行常規檢查,同時還要監測血糖、血脂、血壓等全身檢查,并做好各項檢查的記錄。糖尿病患者的眼部并發癥包括視網膜病變和視神經病變,所以在記錄過程中要對視網膜病變做好分期,對視神經病變做好分型。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分期:0期眼底無明顯可見病變;I期熒光血管造影(FFA)可見與視網膜呈現的微動脈瘤或合并小出血點對應的點狀高熒光;Ⅱ期熒光血管造影可見與視網膜呈現的白色或并出血斑滲出對應的遮蔽熒光;Ⅲ期熒光血管造影可見與視網膜呈現的白色或并出血斑滲出對應的片狀低熒光或充盈缺損;Ⅳ期熒光血管造影可見與視網膜呈現的新生血管或(和)玻璃體出血對應的血管滲漏熒光;Ⅴ期眼底可見增殖膜。我國臨床將視神經病變分為視盤炎樣改變、視盤水腫、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盤新生血管或增殖膜,晚期以視神經萎縮為多見。國外學者將其分為糖尿病性視盤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盤新生血管和Wolf-ram綜合征。
視力檢查發現,120只眼中未見視力異常8只眼(6.7%),視力輕度下降50只眼(41.7%),視力明顯下降62只眼(51.7%);視神經病變65只眼(54.2%),65只眼行間接眼底鏡檢查,其中16只眼(24.6%)可見視盤異常,主要表現為視盤全部或部分水腫、充血、邊界不清、新生血管、色淡等;而熒光血管造影檢查時有33只眼(50.8%)呈現視神經各種異常表現,不用同比例的表現為:視盤水腫10只眼(30.3%)、視盤新生血管8只眼(24.2%)、視盤充盈缺損4只眼(12.1%)及晚期視盤染色11只眼(33.3%)。
視神經屬于神經中樞組成部分,由大約120根神經節細胞軸突聚集成神經纖維素穿過篩板組成,其敏感度與腦組織相似,對缺氧、缺血及代謝紊亂特別敏感。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引起血液成分、血管結構、血流動力學異常,使局部組織的血流量下降,導致視神經的營養代謝受損[2]。通過動物實驗可得到證實,增多糖尿病大鼠的視神經內軸索內的線粒體數量、高爾基復合體及粗面內質網、神經膠質細胞核周圍胞質中的溶酶體,腫脹變性的線粒體,增生的視神經膠質細胞,變性的視神經膠質細胞核,退行性改變的視神經軸索,這些都符合組織對缺血和缺氧的代償反應,可以推測糖尿病導致神經的營養代謝受損。
糖尿病所導致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自述視力突然減退,多表現為早起后突然出現視物模糊,行眼底檢查,可見患者的眼視盤顏色偏淡,且邊界不清,FFA檢查早期可見視盤熒光充盈暗淡[3],晚期可見視盤熒光滲漏,患者雙眼可同時發病或先后發病。糖尿病所致的視盤水腫,多發于年輕患者,一般雙眼同時發病,視力并無明顯減退,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癥狀,行眼底檢查視盤顏色較紅,邊界模糊,視盤面有輻射狀的毛細血管籠罩,FFA檢查視盤熒光出現滲漏。糖尿病所致的視神經萎縮,是由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或糖尿病性視盤水腫病情嚴重發展而來,眼底檢查可見視盤顏色蒼白,盤面毛細血管大量減少,行FFA檢查發現視盤周圍視野向心性的縮小,且顏色暗淡。
視神經病變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輕者無明顯癥狀,嚴重者視力會將至光感,大部分患者行眼底鏡檢查并沒有發現肉眼可以覺察到的病變,部分患者有視盤水腫、色淡、充血等變化。本次研究的患者中65只眼行間接眼底鏡檢查,16只眼(24.6%)可見視盤異常,其它49只眼未見視盤異常,而熒光血管造影檢查時有33只眼(50.8%)呈現視神經各種異常表現,說明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可以早期診斷視神經病變。
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臨床表現不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確診并對癥治療,大多數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好轉,若診斷不明確,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引起視神經萎縮,視功能損害,所以要囑咐糖尿病患者定期門診檢查眼部情況,達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杜絕或減少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發生率以及致盲率。
[1] 景桂蓮,岳軍,宋志剛.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2):57-58.
[2] 蘇九妹.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研究進展[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8,17(11):1026-1027.
[3] 杜敏.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J].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4):76-77.
R587.2
A
1673-5846(2013)03-0141-02
唐河縣人民醫院,河南南陽 4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