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覃麗麗
艾滋病住院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反應及護理
董海燕 覃麗麗
艾滋病;心理反應;護理
艾滋病(簡稱AIDS)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死亡率極高[1]。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夠治愈艾滋病的藥物,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在住院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心理問題,而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著重要影響[2]。我科借助于優質護理和健康宣教平臺,針對艾滋病患者個體差異及疾病階段所發現的不同心理,實施心理護理。通過對2009年11月~2012年5月96例住院艾滋病患者不同階段的心理反應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96例患者中,男56例,女40例,年齡7~83歲;其中合并有肺結核的84例,合并弓型蟲腦病3例,合并肺孢子蟲病2例,合并有肺結核性腦膜炎2例,合并有青霉菌病的5例。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除了6例患者機會性感染嚴重死亡,其余90例患者出院后堅持服用抗病毒治療,定期抽血做CD4檢測,以便了解免疫功能恢復情況。
2.1 入院時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
2.1.1 恐懼、焦慮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的相關知識,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存在明顯不確定感,擔心疾病給家人、工作造成影響[3],從而產生恐懼感。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責任護士給介紹醫院環境、管床醫師及護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反復給患者講解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治療方法,使其消除恐懼、焦慮的心理,正確對待艾滋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 孤獨、自卑患者因為突然生病,離開家庭和工作單位及熟悉的生活環境,容易產生孤獨感,由于朋友的疏遠,而易產生自卑感。責任護士加強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以便準確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從而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介紹患者與好轉病友交談,消除孤獨感。鼓勵患者家屬及親友關心患者,為其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情緒自控力,緩解心理壓力[4],樹立自信,安心住院治療。
2.1.3 否認、逃避這種心理主要存在于一些初篩陽性,還沒有做確認試驗的患者,其對自己血液的檢驗結果不相信,認為試驗差錯,不愿意做確診試驗,不敢面對現實。針對患者的這種心理,責任護士應耐心向患者解釋,使其接受事實,同時告知患者及早確診、及早治療的良好效果和不及時治療的嚴重后果,使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愉快接受治療。
2.2 治療中的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
2.2.1 失望、放棄治療過程中,由于AIDS治療需終生服藥,若不堅持,可能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患者自己覺得終生服藥很麻煩,擔心不能堅持,產生失望心理;或由于治療不順利(服藥后出現嚴重不良反應,CD4增高不明顯),對治療失去信心,有放棄治療的念頭,甚至拒絕治療,要求出院[5]。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降低,而患者的依從性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6]。對于治療不順利的患者給予心理安慰,增加與患者交談的次數,讓患者明白配合醫生及時處理不良反應與繼續抗病毒治療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放棄治療會使病毒不斷復制,CD4細胞不斷被破壞,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并發各種機會性感染。所以要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堅持治療的依從性,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2.2.2 疑慮部分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后,對疾病和藥理知識一知半解,變得疑慮重重,特別擔心藥物反應,會對醫生和護士不停地詢問,甚至偷偷停止服藥。責任護士對患者應耐心疏導,交談要耐心細致,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疑慮。反復講解不規則治療的危害,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2.3 出院前的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
2.3.1 懈怠部分患者經過一段時間住院治療,感覺身體恢復正常,加之長時間服藥治療給精神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出院前易出現懈怠心理,認為出院后沒必要堅持服藥。對這類患者,護士應多次進行咨詢和個人交談,反復說明堅持服藥的重要性,使患者懂得堅持服用抗病毒藥是抑制病毒復制的重要手段,出院后應做到自覺服用抗病毒藥,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2.3.2 憂慮由于患者長時間住院,對回到社會及工作崗位缺失信心,并擔心受到歧視,憂慮重重,特別是那些因經濟困難或其它原因在病情還未好轉便自行出院的患者。責任護士及咨詢員給患者一對一的健康教育,講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教會患者及家屬艾滋病的家庭護理知識,要求家屬督促患者用藥和定期復查。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保證患者院外治療的安全性,并堅持終生服藥。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被病毒感染后,當CD4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需終生服藥,且患者不可能終生住院治療,必須院外治療。由于患者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缺乏及各種原因,使部分患者出院后難以堅持院外治療,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發生機會性感染。所以,臨床應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糾正患者錯誤觀點及不健康的心理,使患者正確認識艾滋病,認真對待治療,對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延長患者的生命有著積極的意義。
[1] 李新,薛芬,楊付蓮.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抗逆轉錄病毒診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08(2):51-52.
[2] 吳榮珍.老年住院患者不同時期的心理問題與護理[J].中國臨床護理,2011,3(6):514-515.
[3] 劉雯,韋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預測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1,26(1):71.
[4] 王麗芹,焦衛紅.住院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22-323.
[5] 蔣海蘭,曹敏,焦衛紅,等.脊柱結核患者應對方式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8):538-540.
[6] 高翠南.肺結核病人規則服藥依從性的探討[J].中國防癆雜志,2002,24(5):273-274.
R473.5
A
1673-5846(2013)03-0418-02
廣西宜州市人民醫院,廣西河池 54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