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禮周
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
黃禮周
中醫藥;帕金森病
在中醫學理論研究體系中,將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癥狀、病情變化規律進行相關研究和把握,并根據中醫學指導進行中藥配置,結合西醫對細胞和分子的研究體系和相關手段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入了解探究[1]。本文結合臨床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的實例,對于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的理論和配置中藥的有效成分、作用機制進行研究,得出一些比較客觀、科學和實踐性強的結論,為廣大醫學工作者進行帕金森病的防治、有效探索和安全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思路。
帕金森病在傳統西醫中被稱為震顫病,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是不自主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和姿勢調節障礙等,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發生變態性的疾病[2]。帕金森病多見于老年人,男性居多,據相關資料統計,50歲以上的老人帕金森病的發病率為二百分之一,60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發病率是一百分之一,并且更為嚴重的是帕金森病可能會致殘,很多中老年人都可能會因為帕金森病而落下殘疾。我國近幾年雖然經濟在不斷發展,但是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十分嚴重,所以帕金森病也有逐年上升的發病率。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的性質改變,使得多巴胺嚴重缺乏,多巴胺的耗損量增大,中間還伴隨五羥色胺、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和神經肽多種神經中的神經遞質發生異常,出現神經遞質分泌平衡和調節的紊亂[3]。但是對于帕金森病,其具體的發病機制還有待研究。目前,多數醫院都是利用左旋多巴進行替代性治療,補充神經系統中多巴胺的缺失,因為當前研究中還存在很多難點未被攻克,當下許多研究人員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醫治或阻止神經細胞的改變來醫治帕金森病,并且利用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給予了很多醫學人員新的思路。目前,利用中醫藥進行帕金森病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醫學研究領域得到了不小的發展和應有的重視。
2.1 相關研究
2.1.1 對帕金森病的更正在近幾十年里,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沒有對帕金森病的完整定義,對于帕金森病的名字自然也沒用具體的決定[4],一般中醫都是對于患者出現的癥狀進行對癥下藥,而不是籠統的將一類病癥歸為一種疾病,再進行命名[5],所以中醫里各種震顫一般是指西醫所說的帕金森或帕金森綜合癥,縱觀所有的命名,都不能對于帕金森病界定出較完善的一個中醫命名。最近有一些致力于帕金森病的中醫治療研究人員建議將帕金森病稱為老年震顫癥[6],并且受到了一致認可,這樣能夠將這種疾病向著規范和客觀方向發展,但在臨床上還沒有推廣進行利用[7]。
2.1.2 導致發病的原因導致帕金森病發生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在中醫中人體分為虛實[8],病機的核心雖然是風氣內動,但其病機的實質能夠從虛實論治,虛實相同情況較多,通常認為多因肝腎陰虧,氣血不足,筋脈失養,虛風內動所致,或由風火夾痰、互阻絡道而成。有學者總結了震顫麻痹80例原因分析,認為其主病在于肝,并且強調氣滯的作用[9]。
2.2 治療進展
2.2.1 診斷標準和療效衡量標準不能一致化中醫體系中對于帕金森病不能建立一個整體的認識,當前對于帕金森病的認識還比較分散和籠統。在1991年11月舉行的第三屆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腦病學術研討會[10]通過的《中醫老年顫證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11],即為當前已經公認的相對官方的標準,但是對于此方法是否合理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即使是對于帕金森病的名稱有了一個相對統一的叫法,但是對于帕金森病的作用原理及帕金森病的范疇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可以說這樣的定義只是對帕金森病在中醫領域內進行規范劃分的第一步,對于帕金森病的中醫藥具體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規范。
2.2.2 嚴格科研設計與深入系統研究較少對于當前帕金森病在中醫藥體系中,其分類的標準還沒有明確的指出,對于帕金森病的用藥、配藥沒有統一的標準,中藥對于帕金森病治療的作用機理也沒有統一的規定與系統的研究分析,病例比較分散,研究角度也較為單一[12]。很多臨床研究和數據資料都是從西醫的角度對于患者的自由基、神經系統神經細胞的測試來進行配置中藥的評定,這種方法本身就不具有正確的方向性,現在研究方法和相關思路也十分局限[13],對于動物的神經實驗也比較缺乏,沒有神經生理、神經生化、行為學以及形態學等方面具有時效性。先進性和探索性、指示性的資料作為依據,分子、細胞水平的研究和對基因水平上的研究還處于相對起步的階段[14-15]。
2.2.3 中醫病理理論支持不夠,科學藥方研究缺乏在對中醫治療帕金森病的藥方研究中,中醫的基礎藥物作用理論指導比較薄弱,藥方的配置一般就是很多味中藥的簡單疊加,所用中藥君臣的界定不夠分明,對于藥物作用原理無據可依。對于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方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16-17]。
對于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需盡快做出有效的中醫藥診斷標準,既能體現出中醫特色,又能附和國內和國際標準,為PD的中醫藥研究進一步進行規范化、深入化、國際化創造必要的學術條件和科研環境[18-19]。在制定統一的判斷標準基礎之上,要嚴格按照雙盲、隨機、對照的原則,進行多方面合作研究探索,總結出經得起推敲、有分量和重復的臨床資料[20]。即使現在的醫學技術發展已經日益突飛猛進,但對于帕金森病采用的治療手段仍然是十分的單一,利用左旋多巴進行一些治療,但是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會帶來很多并發癥,并且并發癥都是比較難以治療的疾病,一般對于體質十分虛弱、身體各項機能都已經退化的老年人而言,帕金森病是基本不可能被醫治好的。本文對于該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做出了綜合分析與評述,對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提供了自己的見解,也為在醫學研究領域帕金森病的治療難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 焦玥,王丹巧,王巍,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8,14(11):875-877.
[2] 周厚廣,鮑遠程.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10):1672-1673.
[3] 嚴興亞,楊文明,黃彩鳳,等.帕金森病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5):2407-2409.
[4] 張琳,劉樹民.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近況[J].中國臨床康復, 2006,10(3):152-154.
[5] 焦玥,王丹巧.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C].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學術會議論文集,2008:403-408.
[6] 馬振旺,劉雨芙,季超,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0):120-122.
[7] 吳薇,雒曉東,孫玉芝,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實驗研究進展[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5(1):54-56.
[8] 鄭新民,余放爭,吳錦屏,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現代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6,4(5):1672-1673.
[9] 賈治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03,22(4):34-35.
[10] 常學輝,陶永琛.中醫藥干預帕金森病動物實驗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3):436,442.
[11] 高平,萬德光.中醫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機制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4):550-552.
[12] 徐國棟,張培影.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近況[J].內蒙古中醫藥,2008,27(2):49-51.
[13] 馬云枝,史繼鑫,李梅,等.中醫藥治療帕金森病研究進展[J].中醫學報,2011,26(1):104-107.
[14] 宋秋云.帕金森病中醫證治體會[J].河南中醫,2003,23(3):47-48.
[15] 胡玉英.綜合療法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1):65-67.
[16] 王文武,何建成.帕金森病的中醫文獻研究[J].新中醫,2008, 40(1):118-120.
[17] 朱燕波,徐春波,洪偉麗,等.帕金森病中醫療效評價評分表的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1,6(1):22-25.
[18] 區健剛,梁清華,陳疆,等.中醫不同證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蛋白質組學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5(6):10-13.
[19] 張曉霞,吳之煌.運用絡病理論探討帕金森病中醫病理機制及治療[J].北京中醫藥,2011,30(2):115-118.
[20] 吳斌,趙書志,王修敏,等.中醫藥對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治療機制[J].中國中藥雜志,2011,(18):2588-2591.
R277.7
A
1673-5846(2013)03-0432-02
廣西河池市都安縣人民醫院,廣西河池 5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