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然
30例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心理護理
陳宜然
目的總結心理護理在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及其作用。方法給予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院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結果30例患者中實施血液透析時長小于1年的有7例,大于1年的有23例,經過睢寧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后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結論心理護理有利于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排除心理障礙,提高治療效果。
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心理護理
血液透析是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其療程相對較長,且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時常出現壓抑、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從而導致患者不配合甚至抵抗血液透析治療,嚴重影響了透析治療的效果,減緩患者病情的康復。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我院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的尿毒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取得了十分理想效果,現報告如下。
3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均為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所收治,其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齡30~80歲。30例患者中血液透析時長小于1年的有7例,大于1年的有23例。
2.1 加深患者對病癥的了解大部分患者都缺乏對尿毒癥及血液透析治療的了解,因此護理人員應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病情的變化、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項、飲食的禁忌以及用藥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并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從而加深患者對該疾病的了解,進一步提高護理以及治療效果。
2.2 增強護患交流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進入血液透析室的患者,主動向患者講解透析中的相關事項,以親切和藹、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去感染患者,緩解其緊張心理,使患者能夠放心地接受治療。并在治療過程中,仔細詢問患者的意見,解答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問題,并給予患者一定的教育與激勵,協助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只有專業的護理素質與操作技術,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精神面貌,才能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患者的信任感與安全感[1]。
2.3 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提高家屬家庭支持的意識。讓家屬全面配合患者的治療,重視生活中的照顧與關心,心理上的鼓勵與安慰,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存在一定的不可逆性,因此患者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極易出現孤獨、苦悶情緒,所以應鼓勵患者多參與一些適當的活動[2]。另外,還可以為患者創建個人檔案,以便及時反饋患者的信息,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心理干預。
2.4 保持護患關系的良好通過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個性特征,舉其痊愈患者的實例來激勵患者,以便緩解其緊張、抑郁、焦躁、恐懼等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讓患者相信主治醫生的能力,讓患者安心地接受治療。同時,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觀察其睡眠與飲食,全面展開健康教育工作,通過一些有利的活動,例如聽音樂、看電視、讀書看報等活動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其心理負擔[3]。另外,針對患者在透析過程中所出現的副作用,應做出準確、及時的處理,從而增強患者對血液透析治療的依從性。
經過我院護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后,30例患者完全排除了心理障礙,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
尿毒癥患者一旦知道除了腎移植之外,血液透析是唯一能夠維持生命的替代治療辦法,它并不能逆轉病癥的發展等不利狀況出現之后,極易造成患者出現絕望、悲觀的負面情緒。另外,由于血透而出現的并發癥,如惡心、頭痛、發熱、頭發脫落、皮膚干燥、身體水腫、色素沉著等狀況,不僅讓患者的身體受到極大的痛苦,還打擊了患者接受治療的信心。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讓患者長期處于這種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打擊下,還會使患者喪失一部分的社會功能與生理功能,過分地依靠家屬,導致其自卑心嚴重,生活水平降低,治療效果不明顯。
在本文所研究的30例患者在得到我院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后均排除其心理障礙,提高治療效果。通過該研究發現,有效心理護理的基礎前提在于護理人員正確的護理態度、高效的護理質量、精湛的操作技術。只有使患者充分理解治療的意義、樹立治療的信心、緩解心理壓力,才能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陸海燕,陳翠杰,陳玉萍,等.尿毒癥病人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傷殘醫學,2011,05(02):191-192.
[2] 李冬梅.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4(03):209.
[3] 陳敏.尿毒癥患者的心理特征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15(03):178.
R473.5
A
1673-5846(2013)01-0073-02
睢寧縣人民醫院,江蘇徐州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