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梅 韓又云
中藥內服兼灌腸治療痢疾的體會
姚春梅 韓又云
痢疾;中藥內服;保留灌腸;體會
許多疾病都適宜使用保留灌腸法治療,如便秘、痢疾、腸炎等可使用自我保留灌腸法在家治療,既經濟簡便又能及時治療。經過臨床實驗,筆者創造一套自我保留灌腸法,方便實用,現報告如下。
患者女,40歲,2011年10月16日初診。主訴:腹痛腹瀉1天?,F病史:因不潔飲食起病,致腹痛腹瀉,瀉下赤白膿血,赤多白少,日十余次,伴里急后重,脘脹不欲食,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體征:左下腹壓痛(+),腸鳴音亢進。實驗室檢查大便常規示白細胞(3+)、紅細胞(3+)。西醫診斷:細菌性痢疾(急性)。中醫診斷:痢疾,證屬濕熱蘊結型。治以清熱解毒利濕、涼血止痢。處方:芍藥湯合白頭翁湯加減,黃連、黃芩、黃柏、牡丹皮、白頭翁、金銀花、山藥、藿香、蒼術、白術、木香各10g,赤芍、雞內金各15g,馬齒莧、敗醬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g,甘草6g,七劑,日一劑,分三次服,藥渣加水煎取汁120ml,配合自我保留灌腸療法治療,日一次(嚴重時可日二次)。囑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瓜果、葷腥油膩等,注意休息,避免受涼。10月23日復診,訴偶腹部脹痛不適,無里急后重,大便正常,日1~2次,納食增加,舌質紅,苔白微膩,脈滑。守前方去蒼術、金銀花,繼服7劑鞏固善后,不用灌腸。隨訪4月余,病愈未復發。
2.1 自制灌腸工具①一次性輸液器一具,將兩端有藥液過濾器及進氣管空氣過濾器的部分剪掉,留下中間的軟管及流速調節器。②將靜脈針的前2/3部分(含靜脈針)剪掉,留下后1/3部分。③將②部分套在①上,以備連接注射器。④一次性注射器(20ml或50ml)1支。⑤干凈面盆一個。
2.2 準備灌腸溶液將上方藥渣加水煎取汁120ml,待藥液溫度為39~41℃時灌腸。關閉門窗,避免受寒。將床鋪上墊單,面盆(防止藥液滲漏到地下)及灌腸液放到床邊。先排尿、排便,清潔雙手,將插入端軟管用肥皂水潤滑,備齊用物至床邊。將流速調節器置于插入端約25cm處,將灌腸溶液用注射器注滿輸液器軟管,夾緊流速調節器。左側臥位,雙膝屈曲暴露肛門,輕輕插入軟管15~20cm,打開流速調節器,用注射器緩慢注入藥液,注意盡量避免空氣進入;如遇阻力推不動時可將軟管稍稍向外拉出1~2cm。拔出軟管,至少保留藥液30min以上。
痢疾系因感受濕熱疫毒或內傷飲食,積滯腸腑,腸道傳導失司,脂膜血絡受傷,以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大便赤白粘凍或膿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傳染性疾病[1]。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發于夏秋之季,常因誤進被污染的腐敗變質的不潔食物或飲用為疫毒之邪所污染的飲水,或感觸疫毒之邪而發病。其發病較急,若疫毒內客不除,留連體內,遷延不愈,可反復發作。此患者2011年8月曾患痢疾治愈,此次不潔飲食致痢疾復發,所以治療痢疾療程一定要到位,即使無癥狀也要鞏固治療5~7d,防止痢疾復發,同時注意飲食清潔。
本例患者治療以芍藥湯合白頭翁湯加減方中黃連、黃芩、黃柏清熱燥濕,金銀花、牡丹皮清熱解毒,白頭翁、馬齒莧、赤芍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藿香、蒼術化濕和中,雞內金、山藥健脾和胃,防止藥苦寒敗胃,木香理氣導滯、除后重,土茯苓、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解毒除濕,甘草調和諸藥[2]。藥渣煎水灌腸,使藥液直達病所,清熱止痢。配合自我保留灌腸法操作簡單,臨床治療有效,此法適宜于治療便秘、痢疾、腸炎等疾患,便秘宜用0.1~0.2%肥皂水或生理鹽水,痢疾宜用中藥煎液(如白頭翁湯等),腸道感染宜用慶大霉素16萬單位加入溫水中。肛門、直腸、結腸等手術后患者及排便失禁者不宜用。灌腸日1次,灌腸液量不超過200ml,病情嚴重者日2次。亦適宜于養生排毒療法(可用0.1~0.2%肥皂水或生理鹽水),每月1~2次,能排出體內積滯。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382-383.
[2] 王永炎.中醫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88-392.
R531.3
A
1673-5846(2013)01-0170-02
湖北省鄂州市中醫醫院明塘分院,湖北鄂州 436000
韓又云(1972.1-),女,畢業于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系中醫專業,本科學歷,現任中醫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