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亞男
從感冒的證治看中醫內科理論的臨床體現
——跟師洪建三副主任醫師學習心得
施亞男
中醫;內科;感冒;臨床治療
中醫內科臨床治療是我國醫學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跟隨恩師洪建三副主任醫師的臨證經驗,在闡述中醫內科臨床發展的基礎上,以中醫治療感冒為例,探討在中醫內科臨床研究以及治療方面的學習心得。洪建三副主任醫師是浙江省杭州市首批入選的基層名中醫,從事中醫內科多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并有很多獨到之處。筆者跟隨洪建三副主任醫師學習、工作,不僅學到了專業的醫學知識,更多的是學到了嚴謹求實的醫風,充滿人文關懷的良好醫德。本文結合筆者跟隨老師的學習心得以及臨床體會,就中醫內科的相關臨床治療研究進行探討。
中醫內科臨床是運用中醫學理論分析內科病證的病因病機及其證治規律,并采用中藥治療為主。它以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學說為指導,系統地辨證論治,也是臨床其它各科的基礎。在《黃帝內經》中就已闡述了初步的內科辨證理論,并隨著歷史地發展、知識的進步以及經驗的積累而達到現代中醫內科臨床的疾病辨證治療體系。
中醫內科臨床目前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就需要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與思路,做好中醫內科學的傳承與創新。中醫內科臨床研究的思路與方法一般可概述為以下幾點:首先是繼承。中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無論在理論以及實踐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所以在研究時要注重繼承中醫內科的特色理論方法,并要將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探究。其次是重視。重視中醫領域傳統的望、聞、問、切的診療方法,并借助和結合現代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使得診斷更加多元化、準確化。第三是把握整體性。這就要求醫師在日常臨床診療中要從整體思維出發,探索并研究出新的、更先進的診療手段和方法。第四是辨證證治。通過對患者整體的把握和診療,得出一定的結論之后要把微觀的辨證證治認真、嚴格的落實到位。第五是臨床應用。根據實踐經驗,要將微觀與宏觀有機的集合,規范病例,并及時、認真的總結和分析,更好的服務于臨床診斷[1]。
中醫內科臨床講究整體性,同樣的疾病根據不同的分型有相應的治療方法。本文僅從感冒的治療來探討筆者跟隨恩師的學習心得。
2.1 風寒感冒風寒感冒通常可以分為表實證、夾濕證以及表虛證。表實證主要臨床癥狀為無汗、發熱、關節疼痛、鼻塞嚴重、咳嗽、喉癢、舌苔白,對于這類癥狀的治療主要采用辛溫解表藥,此類中藥藥性溫熱,能夠發汗,不僅可以發散風寒,也能夠化痰、止咳平喘,常用荊防敗毒散等;夾濕證主要表現為頭疼、口粘、惡寒發熱、頭沉,脈象浮滑,在治療上通常采用具有散風祛寒外加辛溫解表的中藥;表虛證臨床表現為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或是浮弱,治療時主要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類藥物。
2.2 暑濕感冒暑濕感冒可分為暑天感冒風寒證和暑熱感冒夾濕證。暑天感冒風寒證主要癥狀是無汗、頭疼、頭昏、腹脹或是疼痛并伴有嘔吐、脈弦滑,在治療過程中主要用發表散寒、化濕解暑、理氣和中的藥物,比如藿香正氣散;暑熱感冒夾濕證臨床上表現為汗少、身體發熱、頭昏重痛、肢體疼痛酸沉、口中粘膩、小便短赤、舌尖紅、脈濡數,在治療時主要采用清暑祛濕解表的中藥,給藥時要注意控制藥量,以免引起助熱現象。
2.3 體虛感冒體虛感冒細分為氣虛感冒、陽虛感冒、血虛感冒和陰虛感冒。氣虛感冒在治療方面針對其發熱、咳嗽無力、脈浮無力等癥狀通常采用益氣解表的藥物,夾痰兼咳服用參蘇飲、夾痰夾濕服用敗毒散;陽虛感冒表現為熱輕寒重、倦怠嗜睡、面色蒼白、脈不浮反沉而無力,治療時宜用解表散寒、助陽益氣的藥物,嚴重的可服用再造丸,病輕的可服用麻黃細辛附子湯;血虛感冒身熱無汗、面色萎黃、脈浮無力,在治療中采用養血解表的藥物,重者加四物湯,用藥時切忌不能單純發汗而傷陰血;陰虛感冒臨床表現為身熱頭痛、汗少或是無汗、心煩咳嗽、脈細,在臨床治療中可使用滋陰解表的藥物,本病證發表不能太過、滋補也不宜太多,否則不利于祛邪。
2.4 小兒感冒小兒感冒的發病機理與大人的基本一致,但由于小兒臟腑嬌嫩,所以在治療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小兒感冒熱多于寒,在治療時根據實際情況以清熱解表為主;其次是小兒感冒常伴積滯,主要是由于小兒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外邪容易影響其正常的消化功能,治療時要注意消積助運;再次,小兒感冒主要發生在肺衛,經常會出現惡寒發熱、咳嗽、流涕等癥狀,治療時注意宣肺化痰;最后,小兒感冒易夾驚,主要是小兒神氣怯弱,感冒高熱易引風動致驚厥抽搐,在治療上清熱解表之外,宜加祛風除驚之品[2]。
中醫作為我國醫學界對于世界的貢獻,在治病救人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意義極為重大。采用中醫治愈內科的病癥也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中醫內科臨床研究已成為病患治愈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手段。要想更好的發揮中醫內科的作用,就需要在平時的臨床研究和護理中對于病癥引發的機理以及相關的中醫治療原理有深刻的了解,結合實際的臨床經驗辨證施治,以取良效。
[1] 周光輝.淺析中醫內科臨床研究的發展[J].中國中醫藥咨訊, 2012(02):274-274..
[2] 杜兆香.合理選用中成藥治療感冒[J].光明中醫,2003(02).
R254
B
1673-5846(2013)01-0263-02
浙江省建德市中醫院,浙江杭州 3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