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才
社區精神衛生管理在提高精神衛生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性
石 才
社區精神衛生工作是對社區所有居民經行預防宣傳、家庭醫療、危機干預、康復指導和社會適應的統籌安排和管理。目的是提高該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壓力也在與日俱增,更多的年輕人為了生活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生活壓力,所以在精神上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精神衛生工作在現實生活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社區精神衛生;精神衛生管理;精神壓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為了生計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所以更多的年輕人為了生活迎難而上,不僅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承擔了相當重的壓力。一些承受能力強的人還好,即使無法承受但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消沉之后還會繼續努力,可是對于那些承受能力較差者而言,輕者精神抑郁,重者自殺。所以社區精神衛生管理是一項堅實的任務,良好的社區精神衛生不論是對老年人還是青年人都有著極大的幫助[1]。加強社區精神衛生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語言的魅力是強大的,在眾多的活動中都需要依靠強大的人力資源來進行。在進行社區精神衛生管理時,不論是對家屬還是患者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精神病在現代生活中屢見不鮮,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已經出現了精神病的癥狀而不自知,最后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在進行社區精神衛生建設時要積極指導人們正確認識精神病,及時有效地作出處理。向其宣傳有關精神病的知識,批判舊的認識觀念,減輕精神壓力,配合醫生做好治療及家庭護理[2]。指導家屬如何觀察患者服藥之后的副反應,并為其保管好藥品,預防患者一次吞服大量的精神藥物,導致中毒。指導家屬收藏好家中的危險物品,防止患者自殺、傷人。妥善保管貴重物品,以防患者損害。
由于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的精神每天都處于緊張狀態,為了預防精神病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時刻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工作中要學會自我排遣,多看一些愉快性的電視節目,放松心情,工作之余去參加一些涉外活動,及時呼吸新鮮空氣,這些都是預防精神病積極有效方法[3]。
隨著精神病患者的與日增多,我國針對這一現象做出了積極的防護措施,有的省市和地區在領導的支持下,由所屬衛生行政、公安和民政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多部門的協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統籌安排本地區的精神衛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做到預防與治療相結合,院內與院外相結合,并大力開展精神衛生保健的宣傳教育。以我國大中城市為例,當前社區精神患者的組織管理方法為三級管理制,即市級、區縣級和基層。這是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建立起來的精神衛生保健、群防、群治的組織網絡[4]。它有利于開展精神衛生保健工作,方便患者就近就醫,家庭病床隨訪,促進康復,為患者咨詢及時解決問題等。這是我國精神醫學發展的方向,前景廣闊。
3.1 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職責全面掌握本地人口學基本資料,其中包括戶籍人口數、流動人口數、戶在人不在數、戶在人在數、人在戶不在數等;參加區縣或市里組織的各種學習,及時提高自身醫術;按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實行社區精神患者信息化管理;新發現的患者要及時與家屬取得聯系,及時為患者登記并納入統一管理行列,開設精神科門診,為精神患者就近就醫提供方便條件,為患者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監護到位、康復措施落實。
3.2 與精神患者交往的技巧與精神患者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有安全的逃離通道;避免直接與患者的目光對視,避免給患者過度的刺激,盡量保持開放的身體姿勢;不要隨便打斷患者的談話,尊重、認可患者的感受,予以足夠的個人空間;多做言語的安撫,以減少患者的恐懼,向其表示隨時愿意提供幫助;勸阻患者停止暴力無效時,可予以身體約束,及時與公安或上級衛生部門聯系。
4.1 進一步抑制了精神病患者的病發率由于國家更多部門對精神文明的高度關注,人們對精神文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減少了精神病患者的數量,使人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4.2 使更多的人在快樂、健康的環境下生活更多的認識了精神病,對精神衛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人們不僅學會了如何預防精神病,還學會了如何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使更多的人健康快樂的生活。
4.3 加強人們的防護意識社區精神衛生的大力提倡并實施,使更多的人明白了精神衛生的重要性,增加了人們對精神病的預防與治療意識,為人們的幸福生活上了一道保險。
精神衛生不容小覷,特別是社區精神衛生這個與大家更貼近的群體,所以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并且積極參與,為了將來幸福生活也為了家庭的和睦。社區精神衛生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治療精神疾病,消除癥狀,更重要的是應用精神病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技術在一定區域生活的人群中進行,為國家的安定團結做出了極大貢獻[5]。
[1] 俞婕.淺談精神病社區管理的體會[J].當代醫學,2009(36).
[2] 徐燕,陳勇.醫院-社區一體化精神衛生服務的效果分析[J].上海精神醫學,2008(05).
[3] 姚鯤鵬,張庭輝.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研究綜述[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11).
[4] 張翔,黃凌誼,田峰.心理衛生在殘疾預防中的作用與探索[J].中國民康醫學,2010(19).
[5] 陳文清,龔劭工,李蘭芳,等.精神疾病患者就醫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1(05).
R473
B
1673-5846(2013)01-0319-02
齊齊哈爾醫學院精神衛生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