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咬定全年目標不放松
——前三季度浙江經濟形勢分析
文/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穩定增長區間,但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仍不夠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仍不夠強勁,要全力以赴抓項目擴內需、抓產業促轉型、抓改革增活力、抓民生保和諧,為明年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全省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八八戰略”,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堅決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穩定增長區間,呈現出“增長平穩、轉型提速、環境優化、民生改善”的發展格局。但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仍不夠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仍不夠強勁,促進浙江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加快轉型升級的任務仍十分艱巨。要咬定目標不動搖,全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任務,確保實現全省“干好一三五”的良好開局。
今年以來,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均增長8.3%,高于年初的預期目標,呈現“穩開穩走向好”態勢。
——經濟運行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投資保持較高增速,出口總體平穩,消費穩中緩升,金融運行平穩。
——經濟增長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隨著“四大國家戰略舉措”的深入實施,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服務業發展穩中有升,創新驅動戰略成效顯現,財政和企業收入保持增長。
——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的各項改革取得新進展。對省市縣三級審批事項進行全面聯動清理,政府投資項目省級聯合審批制度全面實施,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試點加快推進。舟山群島新區行政體制創新順利實施。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等國家級試點穩步推進。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全面開展,海寧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啟動實施。
——社會民生保障進一步強化。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就業和社會保障形勢較好,社會民生事業發展較快,物價漲幅保持穩定。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尚未有效緩解,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仍需鞏固,增長的內生動力仍需增強,主要表現為“三個壓力不減”。
——市場拓展力度加大,但經濟穩定增長的壓力不減。今年以來,浙江省在穩出口、擴消費上作了較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市場需求仍然不足,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穩固。一是消費短期難以提振;二是出口不確定性依然較大;三是投資的增長后勁面臨考驗。
——企業效益逐步好轉,但實體經濟生產經營的壓力不減。二季度以來,浙江企業效益各月累計增速穩步回升,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態勢,但企業經營困難仍未有效緩解。一是企業家投資意愿有所減弱。二是中小企業盈利能力依然偏弱。三是產成品價格持續下降。
——金融運行總體平穩,但潛在風險隱患防控的壓力不減。今年以來,銀行業運行呈現存款增勢總體向好、信貸投放比較平穩的特征;銀行撥備計提相對充足,盈利能力仍然較強,整體風險可控。但金融運行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仍然較大。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有所加大。部分行業和企業資金鏈、擔保鏈斷裂風險繼續累積,民間借貸風險向銀行傳導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考慮到近歲末年關,企業將面臨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等償債高峰,資金鏈風險尤需高度關注。
從發展趨勢看,浙江經濟發展面臨的積極因素與困難挑戰并存,但總體上仍將以平穩發展為主基調。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擴內需穩增長、抓改革增活力、強創新提質量、優環境促轉型、扶企業強基礎,引導企業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加快轉型升級,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但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培育還有一個過程。當前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局面仍在延續,企業家預期、投資信心也不穩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也正處于“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考慮到去年對比基數逐步走高,預計四季度浙江經濟增勢平穩,工業、出口等指標穩中趨緩。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基礎較好,年初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除個別指標外可望完成和超額完成。
今年是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的開局之年,完成“一”的目標任務至關重要。要緊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咬定全年目標不放松,鼓足干勁、奮力沖刺,全力以赴抓項目擴內需、抓產業促轉型、抓改革增活力、抓民生保和諧,確保如期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明年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抓重點環節,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以赴幫企業,集中精力抓工業,千方百計促消費,攻堅克難抓民資,想方設法促增收。
抓改革創新,著力激發經濟內生動力和活力。鞏固省本級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規范工作成果,加快推進市、縣兩級清理工作。著力提高審批集中度,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著力推進溫州金融改革,積極推進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加快推進海寧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青山湖科技城、未來科技城爭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抓有效投資,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對照“411”重大項目年度計劃和省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目標,強化對投資計劃完成情況等方面的考核。確保全年開工“411”重大項目250個左右、新增省重點項目開工率70%以上。抓緊研究制定培育集聚和推進重大產業項目的優惠政策措施,力爭省級產業集聚區引進更多高質量的大項目。依托國家戰略和省級產業集聚區平臺,謀劃一批標桿式重大產業項目,組織好浙商回歸、央企合作推進等工作。
抓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制定出臺“機器換人”政策意見,全面推進“騰籠換鳥”,加快“電商換市”工程,加快“空間換地”。加快出臺以“培育知名企業、知名品牌、知名企業家”為核心的“三名工程”政策。推進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省服務業重大項目以及省服務業重點企業建設,加快發展區域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切實抓好“兩區”建設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結構調整、農作制度改革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四個結合”。以水源及引調水工程建設為重點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抓平臺建設,不斷拓展轉型升級空間。全力完成年度海洋經濟項目投資2000億元目標,組織實施海洋經濟“822”行動計劃,突出扶持發展現代海洋產業,培育建設海洋特色產業基地,加快推進海洋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破題見效。加快推進組建省級海洋經濟投融資平臺工作。加快舟山新區建設,推進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舟山海洋產業集聚區等功能平臺建設。
抓環境整治,大力推進“美麗浙江”建設。重點抓好浦陽江流域、飲用水源地和平原河網整治。扎實推進“雙清行動”。抓緊制定實施推進“河長制”的意見。貫徹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及早出臺實施計劃。落實“十二五”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要求,加大能源“雙控”力度。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加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結合“四邊三化”等專項行動,加快農村垃圾處理、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全面落實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推進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
抓“十件實事”,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抓好高校畢業生、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工作。總結評估紹興等地大病保險試點,加快全省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加強“菲特”臺風災后市場價格監管工作,認真落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價格補貼機制。加快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完成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中職教育現代化工程,推進民辦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溫州社會資本辦醫改革試點,抓緊出臺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實施意見。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扎實抓好城市治堵、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安全生產等工作,推進平安浙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