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嶺市發展和改革局調研組
清費減負促發展 績效彰顯惠百姓
——溫嶺市清費減負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文/溫嶺市發展和改革局調研組
當前亂收費現象已明顯減少,企業反響最大、反映最突出的是社會中介服務收費過高,部分企業會費、報刊費、中介收費等費負偏重,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清費減負政策、擴大清費減負覆蓋面、規范中介服務收費,切實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為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性收費清費減負政策的針對性、實效性,加強和改進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調研組通過走訪、問卷等形式,抽查了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企業、市場、機械制造等6個不同行業的企業,對2008年以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清費減負政策進行跟蹤評估??傮w來看,溫嶺市各項清費減負政策得到了較好的貫徹落實,社會和企業反響良好。
據統計,自2008年以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取消、免收及停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中,涉及溫嶺市24個部門共244項,其中取消186項、降低9項、免收28項、停收21項。共減收行政事業性收費43432.46萬元,其中2008年12166.04萬元、2009年 31024.91萬元、2010年35.1514萬元、2011年5.0209萬元、2012年201.34萬元。
——清費減負政策的落實,有效促進了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增加。一是改善了投資環境。2008年至2012年,企業注冊登記數逐年增加,從29393家增至62592家,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數量從7446戶增至13046戶。二是為財政總收入長期持續增長積聚正能量。從表面看,清費減負不僅會直接造成財政預算外收入的減少,而且取消或降低標準收費后,為保證部門工作的正常運轉,還需要安排相應的經費,但從深層次看,實施清費減負,可以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充分發揮與減稅政策相同的擴張效應,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增長,其作用要遠遠大于短期減負讓利給財政收入造成的影響。雖然溫嶺行政事業性收費逐年減少(除2010年、2011年因市政配套費大幅增加而增加外),占財政收入比例逐年降低,但財政收入逐年增加,每年增幅均大于財政支出。
——清費減負政策的落實,有效減輕了企業和農民負擔。一是企業負擔有了一定程度減輕。如某批零企業2010年、2011年、2012年繳納各類收費金額分別13.40萬元、15.85萬元、11.64萬元,占當年總支出比例分別0.25%、0.26%、0.17%,主要收費項目為稅務發票工本費、生活垃圾處理費、電子秤檢測費、員工體檢費、車輛通行費、培訓費、年檢費、食品檢測費,三年共繳納408857.47元,占總成本的0.22%,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主要為稅務發票工本費、通行費)占0.18%,今年稅務發票工本費已取消、工商年檢費也免收,企業需繳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已微乎其微,負擔基本不存在。二是惠及廣大農民。特別是涉及農民建房收費項目,農民建房負擔已極大減輕。2008年起,率先在臺州各縣市區暫停收取農民利用集體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的集鎮配套設施建設費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以一戶建房200平方米為例,可免繳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或集鎮配套設施建設費)6000至12000元。據測算,2009-2012年溫嶺市共計免收農民利用集體土地新建、翻建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或集鎮配套設施建設費)達2.9億元。
——清費減負政策的落實,有效刺激了消費增長。清費減負政策的出臺,減輕了群眾負擔,刺激了消費,特別是養路費、公路運輸管理費、養路費附加的取消,極大地刺激了車輛消費。2010年溫嶺新增小型汽車25253輛,2011年新增小型汽車25237輛,2012年新增小型汽車26537輛,每年以17%-25%的幅度上升。截止到2013年6月底,溫嶺市汽車總保有量(不包括掛外地牌號)366232輛,其中小型汽車183176輛。
——義務教育階段免收雜費和農村學校住校生費等政策的出臺,極大地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使困難家庭子女也能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教育公平得到較好體現。據教育部門統計,2008年起溫嶺市義務教育中小學取消雜費、借讀費、免收課本作業本費,減輕學生家長負擔達6777.6萬元;2010年起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住宿費,減輕學生家長負擔達947.65萬元。
個別免收項目政策的操作性不強。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物價局2011年出臺的《關于免征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要求企業類型的劃分以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為依據,而出于保護企業秘密的考慮統計部門并未將相關數據對外公布;另一方面統計部門只登記規模以上企業,也很難區別出哪些企業是小微企業。目前有些部門為規避違法收費,要求執行免征政策過程中,相關企業提供由統計部門出具的證明,但部分企業認為辦理相關手續繁瑣而放棄提供證明,造成免征政策難以執行到位,政策效應難以發揮。
清費減負政策的執行時間有困難。有些政策因執行時間在前而發文在后,導致部分規費已收取,給執收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浙江省財政廳、物價局2011年3月24日《轉發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取消部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第二點規定:“各執收單位于2011年2月1日至本通知印發之日期間執收的此次取消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凡繳費人要求退付已繳納資金的,各級各部門應積極予以辦理。”
取消或減免收費項目涉及行業不均。被抽查的多個企業均反映,上級出臺的清費減負政策中,取消稅務發票工本費對各個行業的企業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他項目出臺的收費項目因涉及的行業或環節不同,反映的程度也不同,如一些批發零售企業認為目前行政事業性收費很少,負擔不重,而房地產企業則認為相對重一些,部分企業感受不到清費減負帶來的好處,認為沒有實際意義。
同一類型收費項目取消部門間政策不一致。清費減負政策中,同一類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部門在辦理時取消或免征,而另一部門在辦理時仍可收取,如《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工本費、《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簽注費、《派駐香港澳門身份證明》工本費、因公護照費(含加急費),外事部門不得收費,而公安部門仍可收取。船舶證明簽證費,浙江省政府2008年10月發文取消,但海事部門認為船舶證明簽證費是國家設立的收費項目,國家沒有發文取消,所以一直拒絕執行。
規范性文件與地方性法規不一致。如浙江省物價局于2009年下文取消了農民集體土地新建、翻建的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或集鎮配套設施建設費,而《浙江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第四章第39條規定對在建制鎮新建房屋的,可按規定收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對在集鎮新建房屋的,可以按規定收取一定費用用于集鎮配套設施建設。又如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規定,2012年2月1日起,有關地方仍將營運車輛二級維護檢測收費作為經營服務性收取的,應一律取消。而《浙江省道路運輸條例》(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七十四條規定營運車輛的維護和檢驗是道路運輸和車輛維修企業的強制性安全維護檢測義務,不履行將受到行政處罰等。
從相關企業調查掌握的情況看,亂收費現象明顯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已不是企業負擔的最主要問題。當前企業反響最大、反映最突出的是在社會中介服務收費上,部分企業會費、報刊費、中介收費等費負偏重。如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開發項目報批過程中,部門設立的需中介服務的前置條件較多,收費項目也繁多,有公證費、項目申請報告書、方案施工圖設計費、水土保持費、環評報告費、地質勘探費、氣象審查費、節能審查、放樣、面積預測、圖審、沉降觀測、環境設計、視頻監控、日照分析、交通評審、面積實測、樁基檢測費、測繪費、施工招標代理等20多項,收費金額較大。以一個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左右(不含地下面積)的開發項目為例,僅中介費就需繳納500多萬元。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完善相關清費減負政策,確保政策落實到位。一是完善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物價局《關于免征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等政策,明確免收界限,使執收單位不需借助外單位的證明,僅憑本單位掌握的有關數據或資料就能界定。二是明令取消的收費項目以國務院、省政府名義發文,更有利于價格主管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三是政策執行時間應在發文時間之后,以利于執收單位執行落實。
——擴大清費減負覆蓋面,使企業和群眾均能體會到清費減負的成果。一是清費減負應選擇涉及面廣或收費頻次高、收費金額相對大的收費項目,使多數企業都能享受到政策帶來的成果。二是同一類收費項目部門間取消應一致。
——規范中介服務收費,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目前清費減負已不僅僅是行政事業性收費,而應將重點轉入經營服務性收費。一是建議政府規范部門審批行為,清理部門審批過程中設置的前置條件,對法律法規沒有規定必須要設置中介前置的審批項目,部門不得對企業設置前置條件。二是價格主管部門要對中介收費進行全面清理,切實把收費標準高的項目降下來,真正減輕企業負擔。此外,建議相關部門對各類協會、學會等社會團體會費及報刊費進行清理。
(調研組成員:陳宗明 陳佩章 李美英高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