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貴州省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實驗中心,貴州六盤水553001)
蠕形螨是一種永久性寄生于人體皮膚毛囊、皮脂腺的小型寄生螨,分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兩種。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膳食結構水平的不斷改善。皮膚蠕型螨感染情況開始受到人們關注。為了解本院學生中蠕形螨感染情況,于2010年~2012年連續三年對本院531名學生進行蠕形螨感染情況調查,并用兩種不同方法,對結果進行對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1 對象:本院2010~2012級醫學系、護理系學生,年齡15~22歲。
1.2 方法
1.2.1 分組:將學生隨機分為兩組,透明膠帶粘貼組344名;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組187名。
1.2.2 檢查方法:透明膠帶粘貼法:將透明膠帶2.3 cm×5 cm,平貼于載玻片上,發給學生每人兩張,囑其晚上睡前用肥皂、溫水洗臉,待水分干后,將貼于載玻片上的透明膠帶撕下,分別貼在前額、鼻尖、鼻溝、鼻翼部過夜,次晨取下貼回載玻片,顯微鏡下觀察。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1]:采用相同大小透明膠帶,粘貼于上述相同部位,用拇指和食指擠壓數次,盡量擠出分泌物,在平壓膠帶數次,取下平貼于載玻片上鏡檢。擬訂調查表,調查學生姓名、性別、年齡。
2.1 兩種方法感染情況調查:本次調查531名學生,共檢出皮膚蠕形螨感染者278例,總感染率52.4%(278/531)。兩種方法對蠕形螨感染的調查結果:透明膠帶粘貼法344名,陽性128例(37.2%),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187名,陽性150例(80.2%)。
2.2 兩種方法在不同年齡組感染情況調查:本次根據年齡分為三組15~17周歲、18~20周歲、21~22周歲調查結果見表1。
2.3 不同性別蠕形螨感染:受檢者中,男233名,女298名,兩種性別的調查結果見表3。

表1 兩種方法及不同年齡組蠕形螨感染情況[例(%)]

表2 不同性別蠕形螨感染情況[例(%)]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透明膠帶粘貼法、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調查結果分別為37.2%、80.2%,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69.4,P<0.005);各年齡組的15~17周歲,18~20周歲,21~22周歲蠕形螨感染率分別為13.7%,33.3%,5.3%,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60.69,P<0.005);女性、男性蠕形螨感染率分別為32%,20.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5,P>0.05)。
以上結果表明,本院學生蠕形螨總感染率為52.4%,明顯低于山東感染率95%[2],而國外人群感染率27%~100%[3]。這可能與六盤水當地的氣溫有關,年平均13~15℃左右,夏季平均也19.8℃,不是蠕形螨繁殖的最佳溫度,人群之中相互感染機會就相應減少,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因在適度的擠壓毛囊過程中,可將分泌物和蠕形螨一起擠壓到皮膚表面,所以蠕形螨檢出率明顯高于透明膠帶粘貼法。各年齡組蠕形螨感染率,大年齡組高于低年齡組,說明隨著年齡增加,感染率是逐漸提高,男性、女性別蠕形螨感染情況無差異。
透明膠帶擠壓粘貼結合法,只是對皮膚適度擠壓,無特殊刺激,被檢者都能接受,特點快速、安全檢出率高,適宜于對人群蠕形螨感染的調查,透明膠帶粘貼法,因透明膠帶粘貼于額部、鼻尖、鼻溝、鼻翼部,被檢者晚上睡眠舒適度下降,難耐受,透明膠帶易脫落,影響檢出率,少數被檢者,還會有粘貼處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
[1] 王愛華.現代預防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47.
[2] 曾慶仁.病原生物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6.
[3] 吳觀陵.人體寄生蟲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