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柯 胡高峰 李慧敏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10年5月應用胃腸吻合器吻合行食道賁門癌手術648例,共發生并發癥1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85%,現對有關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組648例中男417例,女231例。年齡38~79歲,平均51.2歲。本組多數患者術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病程1~6個月,合并有返流性食管炎病史者21例,糖尿病16例,入院時空腹血糖9.8~17.2 mmol/L,尿糖(+)~(+++),糖耐量試驗:11.4~19.1 mmol/L,術前使用胰島素血糖控制在 7.25~8.34 mmol/L[1],尿糖(-) ~(±)。病變位于中上段183例,胸下段297例,賁門癌168例。病變長度<3.0 cm73例,3.0~6.0 cm者496例,>6.0 cm者79例。TNM分期0~1期23例,Ⅱa期327例,Ⅱb280例,Ⅲ期18例。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切除,食道胃吻合器吻合術。所有病例均經X線鋇餐檢查和內窺鏡檢查確診,術后病理檢查為:鱗狀細胞癌480例,腺癌168例。
1.2 手術方法 所有病例均經左側前外側切口,長約15 cm,第6肋間進胸。探查確定食管賁門癌可以切除后,游離食道達病變上5 cm,中上段食管癌游離達頸部胸鎖乳頭肌前緣切口,打開膈肌,游離胃,保留胃網膜右動脈和胃右動脈,切割縫合器閉合賁門口,將抵釘座插入食管殘端,切除標本,結扎荷包縫線,在胃前壁切開一小口,置入機身達胃后壁最高點穿出,與抵釘座連接,順時針旋轉調節螺母,當芯軸露出調節螺母缺口時,刻度即開始正確指示待吻合組織的厚度,壓力不能過大,以免擠傷組織,一般在1.5~2.5 mm范圍內,以手感擰緊為限,可從機身尾端讀出刻度值,打開保險鈕,擊發吻合。釘合結束后要常規檢查吻合口內外的釘合情況,最后為了防止發生吻合口瘺,在吻合口周圍行漿肌層包埋3~4針。
應用胃腸吻合器行食道賁門癌手術648例,共發生并發癥1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85%,其中發生吻合口瘺2例,發生率為0.30%,其中1例為為頸部吻合患者,術后第六天,進流質飲食后出現頸部刀口滲液而診為吻合口瘺;1例為弓下吻合,術后第八天,患者出現胸引管引出褐色胃液約300 ml而診為吻合口瘺,上述2例吻合口瘺均經保守治療治愈。吻合口狹窄4例,發生率為0.6%,術后第10~15天進半流質飲食后出現梗咽感,做食道造影示:吻合口狹窄,于術后3月,經口行食道吻合口狹窄球囊擴張術而治愈;乳糜胸1例,發生率為0.15%,術后第2天胸引管引出白色乳糜狀液體約1200 ml,經二次開胸行胸導管結扎術而治愈。胃食道返流5例,發生率為0.75%,術后進食后出現燒心、返胃等不適而明確診斷,經應用胃腸動力藥物而治愈。
食管癌、賁門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居世界首位,目前手術切除、合器吻合仍然是治療食管癌及賁門癌的主要方法,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較高[2],其主要并發癥為: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乳糜胸和胃食道返流等。本組上述并發癥共發生12例,發生率為1.85%。
3.1 吻合口瘺 吻合口瘺為食管賁門癌手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較高,國內報道發生率為0.6% ~27.6%,死亡率為31.6% ~76%[3],文獻報道使用吻合器可以降低吻合口瘺的發生率[4],其發生率為0.7%[5]。本組發生2例,發生率為0.30%。1例為頸部吻合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血糖:11.6~14.8 mmol/L,術后第六天,進流質飲食后出現頸部刀口滲液,在X線下76%泛影葡氨行食道造影示:吻合口外側約0.8 cm瘺口而明確診斷;吻合口瘺口較小,且無胸腔感染積液等,經加強胃腸道營養和刀口換藥而治愈;1例為弓下吻合,為Ⅲ期患者,腫塊較大,病變長度8 cm,術后咳嗽咳痰不佳,術后出現肺不張,包裹性胸腔積液,術后第八天,患者出現低熱,體溫38.0℃,血常規:WBC 18.25×109胸引管引出褐色胃液約300 ml,在X線下76%泛影葡氨行食道造影示:吻合口外側約0.5 cm瘺口,在X線引導下,放置空腸營養管及胃管,經空腸營養管加強營養,胃管減壓,另在左側鎖骨中線第二肋間置胸腔中心靜脈管,經中心靜脈管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持續沖洗胸腔,保持胸引管通暢,充分引流,大量抗生素應用,經上述方法而治愈。吻合口瘺發生的可能原因其發生的可能原因及預防有:①頸部吻合吻合口位置高,胃游離不充分,吻合口張力過大。②頸部吻合空間狹小,吻合器操作不便,易至吻合時漏針所致,主要見于食管殘端過少或荷包縫線針距過大,荷包線下環形切除后,部分食管殘端撕脫或回縮所致,吻合完畢后,應常規檢查上下切割環是否完整,必要時在切割環不完整處加針。③術后血糖控制不滿意,其中1例術后血糖:11.6~14.8 mmol/L,吻合口愈合不佳,術后應定時檢測血糖,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6.0~8.3 mmol/L[6]為宜。④腫塊較大,食道管腔狹窄,術前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上段食道擴張,使用過小吻合器,吻合后食管部分折疊所致吻合口瘺,合并食道梗阻者術前3 d應留置胃管,慶大霉素生理鹽水沖洗食道,加強營養,糾正低蛋白血癥。⑤吻合時周圍有組織嵌入,如肺組織嵌入,肺復張后牽拉吻合口致吻合口痿,吻合時應查看吻合口周圍,防止周圍組織嵌入。⑥術后胸引管不暢,胸水浸泡吻合口,易至吻合口感染、吻合口愈合不良而發生吻合口痿,術后鼓勵早期咳嗽咳痰,保持胸引管通暢,防止發生肺不張和胸腔積液。⑦游離胃時,血管弓破壞過多,胃體供血不佳,致吻合口痿。⑧術后胃管不暢,胃擴張過度致吻合口痿,定時沖洗擠壓胃管,保持胃管通暢。總之吻合口瘺的發生與血運、感染、吻合技術和方式、血糖控制、營養等多種因素有關[7]。目前食管癌多主張頸部吻合,即使發生吻合口瘺,不會發生胸腔嚴重感染,經加強營養,頸部刀口換藥等保守治療多能治愈,死亡率較低。胸腔內吻合口瘺,死亡率較高,對早期胸腔內吻合口瘺,則主張早期二次手術行瘺口修補或吻合口切除再吻合,對瘺口較小的早期胸腔內吻合口瘺,也可保守治愈;對中晚期患者,關鍵在于充分的胸腔引流,有效抗生素及營養支持治療[8]。
3.2 吻合口狹窄 吻合口狹窄是食管賁門癌使用吻合器的主要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1.9% ~3.9%[9]。本組共發生吻合口狹窄4例,發生率為0.6%,其中1例為頸部吻合,余3例為弓下吻合,于術后第10~15天進半流質飲食后出現梗咽感,做食道造影示:吻合口狹窄,于術后3月,經口行食道吻合口狹窄球囊擴張術而治愈;吻合口狹窄的可那能原因及預防有:①吻合器的管徑過小,易發生吻合口狹窄,根據食道的直徑選用合適管徑的吻合器。②吻合口加針時有可能致吻合口狹窄,若吻合后兩端切割環不完整,加針時不應縫合組織過多,防止發生吻合口狹窄。③食管-胃粘膜對合不整齊,致吻合口狹窄,如釘合后吻合口食管粘膜內外翻,可使食管腔過窄及肉芽過度生長,從而致吻合口狹窄。④吻合口包埋過緊,也可能引起吻合口狹窄。
3.3 乳糜胸 乳糜胸是食管賁門癌術后最嚴重并發癥之一,可導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低蛋白血癥、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環衰竭等[10]。一旦發生,臨床上多主張再次手術結扎胸導管,對胸引量少者也可采取短期保守治療,若無效則行手術治療。有文獻報道發生率為1.25%[11],本組發生乳糜胸1例,發生率為0.15%,術后第2天胸引管引出白色乳糜狀液體約1200 ml,經二次開胸行胸導管結扎術而治愈。乳糜胸發生的可能原因:癌腫位于主動脈弓后弓下,與周圍組織粘連緊密,分離困難,術中損傷胸導管所致;預防:術中仔細操作,認真結扎所有分離組織,創面滲液多,又找不到具體的滲液部位時,預防性低位結扎胸導管是非常必要的。
3.4 胃食道返流 胃食道返流是食管賁門癌術后最常見并發癥之一,本組發生胃食道返流5例,發生率為0.75%,術后進食后出現燒心、返胃等不適而明確診斷,經應用胃腸動力藥物而治愈。胃食道返流發生的可能原因有[12]:①位于胃竇部的異位起步點(pace-maker),擾亂了胃的正常蠕動方向。②術后大部分胃處于負壓的胸腔,減少了胃與十二指腸的壓力梯度,不利于胃的排空。③術后迷走神經切斷,④食管胃吻合術后破壞了抗返流屏障。預防:術中加做部分胃底折疊術、全胃底折疊術、賁門固定術等抗返流手術可有效預防術后胃食道返流[13]。
食道賁門癌手術的相關并發癥主要為: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乳糜胸和胃食道返流等;其中吻合口瘺是食道賁門癌的嚴重并發癥,死亡率較高,吻合器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瘺的發生率,但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相對較高,應選用適當管徑的吻合器,防止發生吻合口瘺和吻合口狹窄。
[1]黎介壽.圍手術期處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323.
[2]Birkmeyer JD,Stukel TA,Siewers AE,et al.Surgeon volume and operative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N Engl J Med,2003,349(22):2117-2127.
[3]張立國,李軍,陸江.食管、賁門癌術后吻合口瘺的防治.河南外科學雜志,2001,7(1):73-74.
[4]張殿堂,張代文,楊續禪,等.應用國產二種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內吻合術的初步評價.腫瘤防治研究,1987,14(4):215-217.
[5]劉陽,孫玉鶚,周乃康.兩種國產消化道吻合器在食道、賁門癌手術中的應用.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0,7(3):209-210.
[6]秦永躍,邊茹.食管、賁門癌伴2型糖尿病64例圍術期處理分析.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0,13(3):392.
[7]Mandel MA.Minimal suture blepharoplasty:closure of incisions with autologous fibrin glue.Aesthetic Plast Surg,1992,16(3):269-272.
[8]陰亮.食管賁門癌術后并發癥的防治.長治醫學院學報,2005,19(3):193-195.
[9]康澧源,孫玉鶚,黃孝邁.應用管狀消化道吻合器的體會.中華外科雜志,1987,25(8):456-457.
[10]董威威.胸腔手術后乳糜胸的診斷與治療.中國保健雜志,2009,11:453.
[11]安富有,王有樂,焦英波,等.食管癌術后乳糜胸診治體會.中華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1995,11(4):213.
[12]王其彰,張長保,李保慶,等.食管癌切除術后雙相胃排空.中華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1999,15(6):335-336.
[13]王其彰,黃國俊.抗胃食管返流外科進展.中華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1999,15(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