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靜 謝銳
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認知水平與行為方式調查分析及干預
江靜 謝銳
高血壓病是社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見于中老年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 版》已將高血壓患者納入社區慢性病管理范疇[1]。為對轄區高血壓內高血壓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筆者于2012年1~6月對武漢市翠微街轄區高血壓患者認知水平及行為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為高血壓社區干預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 從武漢市翠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的1200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的居民中隨機抽取175例患者進行調查。
1.2方法 由經過專門培訓的醫務人員上門問卷調查。詢問內容包括:①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②吸煙、飲酒史及生活飲食習慣等。③高血壓相關健康知識和行為方式。
1.3判斷標準
1.3.1原發性高血壓 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中高血壓標準:即收縮壓≥140 mm Hg或舒張壓≥90 mm 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或惡性高血壓。
1.3.2吸煙飲酒 吸煙定義為煙齡≥1 年,每天至少吸1支煙;飲酒定義為每周飲白酒至少1次,每周總量≥2兩白酒。
1.3.3規律鍛煉 指每周鍛煉3次以上,每次至少20 min。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進行相應統計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一般情況 對175例患者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70份,有效率為97.14%。①性別與年齡:其中男性83例(48.8%),女性87例(51.2%),平均年齡為(59.3±13.2)歲。②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及中專文化居多(65.3%),其次是小學文化(15.9%),文盲(9.4%),大專及以上(9.4%)。③血壓控制情況:血壓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者占70.6%,控制在140~160/90~100 mm Hg者占24.1%,>160/100 mm Hg者占5.3%。
2.2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共設計了6項高血壓相關知識問題,分別為“精神壓力大會不會得高血壓?”、 “肥胖會不會得高血壓?”、“吸煙飲酒會不會得高血壓?”、“嗜食肥厚會不會得高血壓?、“不鍛煉身體會不會得高血壓?”及“高血壓與遺傳有關嗎?”。從表1中看出,很多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都沒有正確的了解,不知道高血壓有遺傳性的人數占到61.2%,且女性多于男性(P<0.01),認為精神壓力大、肥胖、吸煙飲酒、肥厚飲食、不鍛煉身體不會得高血壓的分別占20.6%、21.8%、19.4%、54.1%和40.6%。
2.3高血壓患者相關行為狀況 由表2中看出,高血壓患者中不鍛煉人群比例為28.8%,吸煙、飲酒所占比例均為22.4%,男性高于女性(P<0.01),生活作息無規律、經常熬夜及喜咸食者分別為12.4%和11.8%。

表1 不同性別高血壓患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注:▲不同性別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2 不同性別高血壓患者相關行為形成情況
注:▲不同性別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1開展健康教育 在高血壓相關健康知識方面,認為高血壓與遺傳因素、肥厚飲食及缺乏鍛煉無關的患者仍占較大比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高血壓患者建立個人與家庭的健康檔案,并納入慢性病管理,定期舉辦高血壓相關健康知識講座,大力度宣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的健康生活理念,并無償提供高血壓健康教育資料和健康教育處方。
3.2正確生活方式指導 在高血壓患者相關行為狀況方面,不合理的生活行為方式如不鍛煉、吸煙、飲酒、生活無規律、喜歡咸食依然存在一定比例。要想控制好血壓,就必須提倡戒煙限酒,重點在于男性。根據中醫藥的食療保健特點,在社區開展養生保健、食療藥膳等中醫藥保健指導。如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者,宜食清淡甘寒之品,糖尿病屬素體陰虛、飲食不節、過食甘肥導致腎陰虛損,肺胃燥熱而致,主食宜以雜糧為主,副食適量食用精肉、家禽、蛋、奶及新鮮蔬菜瓜果,少吃動物內臟,減少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
3.3心理護理指導 高血壓患者若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向親人、朋友傾訴,或參加輕松、愉快的文體活動。發怒、緊張、情緒波動等都是導致血壓升高的誘因,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的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焦慮和緊張,從而維持血壓穩定。
[1] 梁麗云,陸興斌,梁麗娟,等.社區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的干預.中國實用醫藥,2012,7(27):239-240.
430050 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