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X線檢查對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臨床早期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
白潔
目的探討HDM的特征性X線表現及其臨床價值。方法結合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以來收治的60例已確診的HMD患兒的臨床資料及X線表現。結果X線胸片示兩肺野透過度減低,呈網格狀、顆粒狀密度增高影和支氣管充氣征為特征性表現。結論HDM的X線影像有特征性表現,且此檢查對本病的臨床早期診斷及治療有極其重要作用。
新生兒透明膜病;X線檢查;臨床價值
新生兒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又稱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 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病情變化快,是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病多發生于早產兒尤其是低體重兒。本文收集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確診的60例HMD患兒的X線影像表現,以探討X線表現及其對臨床早期診斷及治療的價值。
1.1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確診的60例HMD患兒,均為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其中極低體重兒28例,孕周27~37周不等,平均胎齡31周,雙胎兒12例,糖尿病母兒17例,妊高癥8例。所有患兒均攝臥位胸部正位片,均以第一張胸片為基準,根據《實用兒科放射診斷學》[2]診斷標準,將HMD分為4級。所有患兒均有1~4次復查胸片。采用50 mA床旁X線攝片機,條件為40~45 kV,30 mA,0.08 s。
1.2臨床表現患兒出生后不久(一般6~12 h內)出現進行性加重性呼吸困難,伴有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紫紺、呼吸暫停甚至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時可聽到細濕啰音。
60例患兒中,肺野呈網格狀、顆粒狀密度增高影,以兩肺野內中帶為主21例,肺野呈‘毛玻璃’樣改變,并可見空氣支氣管征28例,呈‘白肺’改變的11例,伴有氣胸和縱膈氣腫的5例,新生兒肺炎的47例,缺血缺氧性腦病18例,顱內出血的16例。
3.1HMD病因 HMD多見于早產兒,是由于缺乏Ⅱ型肺泡細胞產生的表面活性物質(PS)所造成,PS在胎齡20~24周時出現,35周后迅速增加,故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PS缺乏的原因有:①早產。②缺氧、酸中毒、低溫。③糖尿病孕婦的胎兒。④剖宮產。⑤通氣失常。⑥肺部感染。
3.2HMD的X線表現 HMD的X線表現根據肺野透亮度的高低、肺內網狀及顆粒狀密度增高影的多少和支氣管充氣的程度將HMD的X線影像分為Ⅳ級[3]。Ⅰ級:僅兩下肺內可見廣泛細小顆粒影;Ⅱ級:肺野內分布網點影,肺野透亮度降低,出現支氣管充氣征;Ⅲ級:肺內較大顆粒影,肺野透亮度明顯下降,支氣管充氣征明顯,心影和橫膈模糊;Ⅳ級:肺野透亮度消失,呈現白肺樣,心影和橫膈模糊,支氣管充氣征明顯或消失。
3.3HMD的鑒別診斷 從X線表現看,HMD需與以下疾病鑒別[4]。①新生兒濕肺?。篨線主要表現為兩肺輕到中度肺氣腫,肺野內有斑點狀陰影,葉間和胸腔可有少量積液,一般沒有充氣支氣管征,且在2~3 d內消失。②新生兒吸入性肺炎:X線表現為兩肺門陰影增粗,肺野內有斑點狀及片狀致密陰影,肺氣腫較明顯,胎糞吸入性肺炎往往以間質性氣腫為主。③新生兒肺出血:按病情輕重程度,X線表現為肺透亮度減低伴小斑點影、片絮狀影和大片狀影,一般支氣管充氣征不明顯,如無大量出血,亦不會出現“白肺”改變,心影早期即可增大。④B群β溶血性鏈球菌(GSB)感染:其X線表現有時和本病相似,但其顆粒粗,無支氣管充氣征,可伴有少量胸腔積液。
對于HMD,肺野細顆粒網狀影及充氣支氣管征是診斷該病的最可靠的影像學表現,X線檢查可以快捷便利的對其進行早期檢查及診斷,并可動態觀察其發展及其并發癥,為臨床治療提供積極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早產兒的死亡率。因此,X線檢查對新生兒透明膜病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價值。
[1]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21-422.
[2] 徐賽英.實用兒科放射診斷學.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2-257.
[3] 李強,祝鳴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X線分析.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4):431-432.
[4] 鮑家啟.兒科急癥影像診斷學.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3.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