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善頂
醫用幾丁糖治療鼻內鏡手術后粘連的臨床分析
馮善頂
目的探討醫用幾丁糖凝膠治療鼻內鏡手術后粘連的療效。方法對63例鼻內鏡手術后粘連使用醫用幾丁糖凝膠治療情況進行分析。結果63例患者隨訪6~24個月,治愈62例,未愈1例,有效率98.4%。結論醫用幾丁糖在治療鼻內鏡手術后粘連臨床效果好,無毒副作用,操作簡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醫用幾丁糖凝膠;粘連;鼻內鏡手術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病,隨著鼻內鏡手術技術日趨成熟,鼻竇炎鼻息肉治愈率明顯提高,但術后鼻腔粘連經常發生,粘連后影響了鼻腔的生理功能,使手術和治療的效果明顯降低[1],也是鼻內鏡手術后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作者通過對63例鼻內鏡手術后粘連用醫用幾丁糖凝膠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63例是筆者選擇鼻內鏡手術后粘連較重病例使用醫用幾丁糖凝膠治療。男38例,女25例,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32.5歲。單側55例(左26例,右29例),雙側8例(雙側中鼻甲與外側壁粘連3例,雙側下鼻甲與鼻中隔粘連5例)。41例有不同程度鼻塞,其余無自覺癥狀,63例患者有17例因鼻竇炎復發來診,其他均為術后復查和健康體檢時發現。粘連部位:下鼻甲與鼻中隔粘連28例,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粘連19例,中鼻甲與鼻中隔粘連7例,中鼻甲與下鼻甲篩突粘連9例。
1.2治療方法 鼻竇炎復發者和鼻腔有炎癥者術前行鼻竇冠位CT檢查,并應用抗生素3~5 d,有變態反應癥狀者和鼻息肉復發者術前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1周左右。術前先行鼻內鏡檢查,確定粘連的部位和范圍。再根據鼻竇CT,確定除處理粘連外還需要處理的病變。手術均在局麻和鼻內鏡下進行,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成形術,再分離下鼻甲與鼻中隔粘連,將醫用幾丁糖涂抹在壓薄的一定大小明膠海綿兩側面,再放入粘連處即可,為防止脫落,明膠海綿可折疊2~3層增加厚度。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粘連和中鼻甲與下鼻甲篩突粘連者,先分離粘連,將中鼻甲內移,切除瘢痕組織,開放狹窄或阻塞的鼻竇開口,清除殘余病灶。取醫用幾丁糖凝膠1支(2 ml)用7號長針頭注射到術腔及涂布新鮮創面處,特別是手術開放的鼻竇開口處量應多一些,再用明膠海綿填塞,使中鼻甲與外側壁和下鼻甲完全隔離開。中鼻甲與鼻中隔粘連者,分離后就用單層壓薄的涂有醫用幾丁糖的明膠海綿填塞即可。術后抗感染藥物應用。
本組63例治療后 1周后復查,如有粘連再重復治療一次。隨訪6~24個月,28例下鼻甲與鼻中隔粘連和7例中鼻甲與鼻中隔粘連一次均治愈。9例中鼻甲與下鼻甲篩突粘連一次治愈7例,兩次治愈2例。19例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粘連一次治愈15例,兩次治愈3例,有1例瘢痕體質患者治療3次后仍有一小粘連帶,后來放棄治療。總有效率98.4%。
幾丁糖是由蟹殼提純的高分子化合物幾丁質經脫N-乙酰基再深加工后制成的一種聚氨基葡萄糖,具有無害、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點[2]。臨床上幾丁糖已經用于預防術后腹腔、盆腔的粘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鮮有不良反應的報道[3]。醫用幾丁糖具有選擇性促進上皮細胞生長而抑制成纖維細胞生長的生物學特性,同時具有局部止血作用及抑制血纖維蛋白束形成,減少了因炎性滲出和血腫機化而造成的組織粘連。它還有潤滑作用及生物屏障作用,從而促進組織修復,抑制疤痕形成,減少組織粘連。
隨著鼻內鏡外科技術逐漸提高,鼻竇炎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治愈率逐年上升,但是鼻腔粘連仍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一般發生率在術后2~6周為40%,術后7~8周為20%,術后9~12周為11%[4]。處理鼻腔粘連也是較棘手的問題,我們過去經常采用粘連分離后用油紗條填塞,有時油紗條抽出后又粘連,反復分離反復粘連,尤其粘連較重者,效果更差,成為影響鼻內鏡手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近年來采用醫用幾丁糖治療鼻內鏡術后鼻腔粘連收到很好的效果,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粘度高,吸附性強,能有效的在創面與創面間以及創面與正常粘膜間形成生物屏障,且保持時間長,能有效阻止粘連的發生。
所有鼻腔粘連中危害最大的是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粘連,粘連發生后就可能引起鼻竇炎復發。此種粘連的發生原因大多因為手術時病變切除不徹底和過度牽拉中鼻甲造成中鼻甲飄移引起,如果只分離粘連,往往分離后又發生粘連很難治愈。我們在治療此類粘連時,認真閱讀鼻竇CT,治療時先分離粘連,將中鼻甲骨折內移,徹底切除前次手術復發和殘余病變,充分開放中鼻道,保留健康黏膜。術后創面用幾丁糖涂布,并用浸有幾丁糖的止血海綿填塞中鼻道,術后可填塞一周以上,不需要抽出而讓其自然脫落,有利于創面完全愈合,預防再次發生粘連。
近年來我們還在鼻內鏡下鼻竇手術填塞前應用醫用幾丁糖涂布鼻竇腔創面上,它不但有止血作用,還有促進黏膜生長,防止術后粘連,使黏膜上皮化良好,快速恢復鼻腔黏膜功能。醫用幾丁糖為一種高分子多糖類物質,局部使用,吸收入血較少,大部分降解隨鼻腔分泌物排出體外,使用過程中未發現有明顯的副作用,無不良反應,亦無一例過敏者,因此臨床應用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錢進,孫建軍,郭紅光.鼻內窺鏡術后鼻腔粘連對治療的影響.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 16(5): 215-216.
[2] 方銳,孫敬武,萬光倫,等.幾丁糖預防CO2激光聲帶切除術后聲帶粘連短期觀察的實驗研究.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7):581-585.
[3] 陳建安,張明德,張金成,等.幾丁糖預防術后腸粘連的臨床對照觀察.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07,17:1643-1644.
[4] 韓德民,周兵.鼻內窺鏡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94.
464100 信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